國金證券:以BD出海關稅風險小 看好創新藥國際化進程
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前期已經以BD方式出海的藥企公司,或體內有成熟技術平台、未來能夠持續產出創新管線並具備BD潛質的創新藥企。
醫葯主題再次崛起?年內公募業績洗牌,醫葯主題基金最高回報超44%,資金加速流入
①截至4月16日,已有2只醫葯主題基金新進年內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業績TOP10; ②4月以來,多隻醫療ETF被淨申購較多,有醫療ETF的基金份額總額創新高; ③基金經理認爲,醫藥不是局部被低估,是全面被低估,而創新藥的氣質已變。
關稅衝擊印度藥企 恐推升美國醫療成本
券商晨會精華:當前稀土板塊攻守兼備,建議積極關注
在今天的券商晨會上,中信建投提出,當前稀土板塊攻守兼備,建議積極關注;華泰證券表示,AI醫療產業趨勢正在加速;中金公司認爲,2025年電信資本開支總量承壓,關注算力、5G-A等結構性成長機遇。
市場消息:Hutchmed 正在考慮針對血癌藥物的供應鏈期權,以應對美國關稅。
根據《南華早報》週一的報道,Hutchmed(香港股號:0013)正在考慮其血癌藥物tazemetostat的供應鏈期權,受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影響。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禮來攜手信達生物、和黃醫藥加速賦能本土醫藥創新
上海2025年4月15日 /美通社/ -- 第31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首日,禮來攜手本土合作伙伴信達生物、和黃醫藥齊聚上海,共話本土醫藥創新發展,探索加速惠及中國腫瘤患者的新模式。二十載深耕,禮來是中國腫瘤創新發展堅定的參與者與同行者。與信達生物、和黃醫藥等本土創新生物醫藥企業逾十載深度合作,不僅成就了多款具有影響力的突破性創新藥物的問世,更爲中國腫瘤患者帶來了生命希望與福祉,爲"健康中國"建設貢
財通證券:創新藥械仍然是本輪醫藥業牛市中重要的主線
國家在擴大內需方向的鼓勵政策或將加速出臺,利好內需消費邏輯板塊,包括中藥、醫療服務、互聯網醫藥與藥店、醫美等,是健康中國邏輯的延伸。
美國調查藥品和芯片進口,關稅即將到來
特朗普政府正在推進對藥品和半導體進口的調查,引用國家安全擔憂——爲新關稅鋪平道路,旨在減少對關鍵領域外國供應商的依賴。
國金證券:創新藥將是醫藥板塊成長主線 一季報後帶來左側板塊個股投資機會
一季報後景氣度反轉和業績改善也將帶來連鎖藥房、器械、CXO、仿製藥、中藥、醫療服務等左側板塊的個股投資機會,建議加大投資。
券商晨會精華:A股短期底部已經形成,在震盪中尋找結構性機會
在今天的券商晨會上,光大證券認爲,市場或將以結構性行情、熱點輪動爲主;國金證券提出,繼續看好港股和A股創新藥公司成長空間;銀河證券表示,A股短期的底部已經形成,在震盪中尋找結構性機會。
加徵關稅前奏?特朗普政府已對製藥、半導體啓動232調查
①美國政府週一披露,已啓動對進口藥品以及半導體對國家安全影響的調查; ②這被廣泛視爲對處方藥以及半導體徵收關稅的前奏,並有可能令美國掀起的貿易戰進一步升級。
美國對藥品加徵關稅,一場註定自傷的博弈?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等關稅」節節敗退之下,其還威脅將對藥品徵收關稅。然而,4月14日,港股生物醫藥板塊表現十分亮眼。
關稅擾動有限,看好創新藥全球競爭力,恒生醫療ETF早盤大漲超4%
恒生醫療ETF(513060)早盤高開,大漲超4%,成交額近13億元,交投活躍。
廣發策略:港股創新藥風口漸近
爲什麼當前時刻我們建議重視港股創新藥?當前資本市場的關注焦點正悄然從傳統的地產和政策週期轉向更具長期戰略意義的中美科技博弈。
AI替代動物實驗?FDA一則消息讓「養猴人」崩了,專家稱「還遠未到可以實施的地步」
①美國FDA對外宣稱將逐步取代動物測試要求的消息,帶動AI醫藥企業股價上漲,對傳統藥物評價CRO企業造成衝擊; ②有觀點認爲,此舉代表了行業發展的趨勢。但也有觀點認爲,遠未達到可以實施的地步。
對國內醫藥產業影響幾何?多家上市公司回應美國將對藥品徵收關稅
①多數受訪上市藥企並不慌張,有企業稱若是藥品關稅落地,會提價保障產品毛利率; ②還有企業稱,其產品在美很難被替代,密切關注相關動態; ③業內專家稱,若藥品關稅落地,相比較原料藥和仿製藥,創新藥或受衝擊最小。
中信建投:建議重點關注醫藥新增量和行業整合機會
中信建投2025年繼續看好優質創新藥公司,積極關注藥械前沿技術。
和黃醫藥核心產品增長強勁,開啓可持續盈利篇章
6-K:外國發行人報告(業績相關)
華大醫藥發佈2024年年度報告並宣佈混合年度股東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