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期權個股詳情

CNYA240621P22000 

添加自選
  • 0.05
  • 0.000.00%
延時15分鐘行情收盤價 06/14 15:44 (美東)
0.00最高價0.00最低價
分時
  • 5日
  • 日K

評論

    1.在監管環境中,阿里巴巴削減股權以籌集現金
    -阿里巴巴計劃出售 二千五百萬 興鵬股份有限公司股份, 募集 三億九千一百萬元,將其股權從 10.2% 降低至 7.5%.
    -它還可以修剪 GOGOX 股權 400 萬股,將阿里巴巴的股權減至 百分之十四十四點四
    -中國國務院宣布對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嚴格規定,自 2024 年 5 月 1 日起生效。
    -監管不確定性可能會延遲 Ant Group 的分配。
    $阿里巴巴-SW(09988.HK)$ $阿里巴巴(BABA.US)$ $小鵬汽車(XPEV.US)$ $小鵬汽車-W(09868.HK)$ $快狗打車(02246.HK)$
    ...
    已翻譯
    1.葉倫在經濟緊張局勢中推動美中穩定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計劃她第二次前往中國, 強調在氣候和洗錢等非敏感領域的合作。 同時, 美國財政部對中國太陽能板和電動汽車電池採用清潔能源製造補貼規則的目標。
    $小鵬汽車-W(09868.HK)$ $小鵬汽車(XPEV.US)$ $蔚來-SW(09866.HK)$ $蔚來(NIO.US)$ $蔚來(NIO.SG)$ $晶科能源(JKS.US)$ $比亞迪股份(01211.HK)$ $BYD Co.(BYDDF.US)$ $特斯拉(TSLA.US)$
    ...
    已翻譯
    1
    $滬深300(000300.SH)$ $iShares MSCI China A ETF(CNYA.US)$
    大華銀行 KH 報告。
    MSCI 中國現在以未排名的 12 個月遠期 PE 交易價格為 10.2 倍,或是新興亞洲新興亞洲的折扣 37.0%。這種大幅折扣是不合理的,他們預計價值將在二十三年上半年正常化,並獲得額外的政策支持的支持。然而,只有在信貸增長增長時才可能合理的重新調整;一般而言,他們的指數目標目標目前為 74 點,意味著目標 PE 12.0 倍。他們更喜歡接觸汽車,公司...
    已翻譯
    1
    陰謀論,不需要證據,也不缺乏聽衆。我這裏也就是隨便說說,就當是寫小說了。
    話題:美國的經濟到底要不要軟着陸?
    先說陰謀論的答案:美國根本不想軟着陸,只是想找人墊背。
    美國目前的對手盡人皆知:熊貓與毛熊。
    先說毛熊,和烏鴉打了快一年了,竟然也沒分出勝負,可見毛熊的實力也沒有那麼強。而美國不斷給烏鴉輸血,讓毛熊的處境越來越艱難。目前美國要做的事情,就是釜底抽薪,斷了毛熊的糧。
    毛熊靠什麼吃飯?大家都知道,是能源和大宗商品。主要是油氣,想要給毛熊斷糧,首先要把原油的價格搞下來。搞下油價,基本上只有兩種策略:
    1. 增加供給,讓毛熊大量出口。毛熊爲了軍火錢,必須大量出口石油。如果美歐取消了一切限制毛熊油氣出口的政策,毛熊就要增產創收,而中東土豪們爲了應對毛熊增產,很可能也會增產,開始價格戰,不斷壓低油價。但顯然,美歐並沒有打算這麼做,反而是反其道而行,給毛熊設立了一個“價格上限”,那明顯就是給中東土豪們的價格下限好嗎,千萬別低於這個價格賣啊親
    2. 消滅需求,讓全球經濟蕭條。這個才是真正讓油價崩盤的手段。美帝早就在暗戳戳的搞這個,現在已經擺在明面上了。那美帝還要軟着陸個毛線啊?...
    已翻譯
    2
    我重倉中國股市,還是槓桿etf。昨天猜到美股要跌,卻忘記了祖國股票誰跌都跟的尿性,基本沒怎麼減倉 今天回吐了一些利潤,但還是要忍痛減倉。目前做多中國倉位剩餘約爲15%。tqqq只剩5%,明天如果反抽就清倉。ery我大幅減倉了,調到了fngd和soxs,原因之前說過。目前淡仓將近50%,不能再多了。多頭20%,tlt 20%。
    此外我還把401k養老金從money market fund換成了債券(8月時從標普換成了money market)那邊就不算倉位了。
    國內疫情進展有點迅猛,我是真麼想到這麼快。疫情大爆發,是個利空消息,資金找個藉口撤了,這波反彈就差不多要轉向了。之前我也提到過,這波肯定是熊市反彈,不是反轉。中國股市想要逆勢反轉,估計要再次探底,不跌破。屆時疫情利空也該出盡了。
    止盈的錢我先攥着,沒有全部買入tlt。先看看吧,tlt沒準會回調。但我覺得肯定不會跌破前低。之前一片文章我也提到過tlt的投資邏輯,就算跌,風險也比股市小多了。
    $20+年以上美國國債ETF-iShares(TLT.US)$
    中國那邊,等大盤...
    已翻譯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