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Meta新AI设备紧锣密鼓

Meta新AI設備緊鑼密鼓

投資界 ·  05/15 03:47

隨着多家科技公司尋求開發AI可穿戴設備,Meta也開始了新AI設備的研發工作。據了解,Meta平台正在探索開發帶有攝像頭的人工智能耳機,希望這種設備能用來識別物體和翻譯外語。

產品設計未定 技術、隱私問題尚未解決

內部人士透露,Meta的CEO馬克·扎克伯格已經看過幾種可能的設備設計,但對它們都不滿意。該項目的內部名稱爲Camerabuds,目前還不清楚該產品的最終設計將是入耳式耳機還是頭戴式耳機。

此外,該項目的時間表也不明確。一位內部人士表示,公司領導層原本預計在*季度批准一款設計。但員工發現了該項目的多個潛在問題,包括長髮可能會遮擋耳機上的攝像頭。

同時,將攝像頭和電池放入小型設備可能會使耳機變得笨重,並有可能帶來的發熱會讓用戶感到不舒適。而且,將隱蔽的攝像頭安裝到可穿戴設備上也可能引發隱私問題,正如Google在Google Glass中所遇到的。Meta拒*此發表評論。

科技公司大舉發力AI耳機

目前,幾家其他科技公司也在研發AI可穿戴設備,尋求AI的新用途,希望能像智能手機一樣具有變革性。OpenAI的CEO Sam Altman最近告訴一位合作伙伴,他和前蘋果首席設計師Jony Ive的設計公司LoveFrom已經探索了開發帶攝像頭的耳機設備。

還有媒體報道,蘋果也在探索在其耳機中加入攝像頭和AI。此外,包括Humane的AI Pin和Rabbit的R1口袋設備在內的幾家初創公司,最近也推出了小型AI設備,儘管這些產品都受到了差評。Altman和LoveFrom的發言人未回應置評請求。

Meta內部人士說,包括扎克伯格和首席技術官安德魯·博斯沃斯在內的Meta領導層希望開發AI耳機,因爲他們相信Meta的競爭對手將開發類似的設備。

媒體報道,電子產品公司Ear Micro的Bear Clark表示,科技公司對開發“可聽穿戴設備”的興趣在過去八到十個月裏激增。Clark說,最近有兩家大型科技公司聯繫他,希望開發智能耳機,儘管他拒絕透露這些公司的名稱。當被問及是否與Meta合作時,他拒絕發表評論,理由是保密協議。但他表示,像許多其他科技公司一樣,Meta“對這個領域非常感興趣”。

Clark還說,爲了製造配備攝像頭的耳塞,可以將攝像頭放置在耳塞的圓形外部,目標是捕捉超廣角。他說,來自兩個耳塞的畫面“然後可以拼接在一起”,從而創建一個“完整的360度圖像”。

分析認爲,對於像Meta這樣的公司來說,在耳機中加入攝像頭將使用戶能夠繪製他們的周圍環境。利用AI,該設備可以告訴用戶他們正在查看什麼以及距離辦公室有多遠。

然而,就像圍繞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設備此前的熱潮一樣,尚不清楚消費者對AI可穿戴設備的需求是否會達到行業所炒作的那種水平。

賽道擁擠 Meta已有前車之鑑

據了解,Meta曾在在2019年嘗試開發可識別簡單命令的耳機,例如詢問時間或最近的Facebook帖子是否收到了任何評論以及請求提醒等功能,但最終放棄了該項目,因爲領導層認爲這種產品在已經成熟的耳機市場中很難脫穎而出。

到了2022年,Meta申請了一項入耳式耳塞專利,該耳塞可以繞過耳道直接向鼓膜傳送聲音;該專利於2023年10月獲得批准。這種設備的原型曾在2021年內部演示過,設計使得音頻聽起來就像是穿戴者所在的同一空間中的人在說話一樣。

Meta的一名前員工透露,在OpenAI的ChatGPT大受歡迎後,Meta的領導層開始詢問員工他們能開發哪些以AI爲首的設備。從那時起,Meta加速了將生成式AI引入更多產品的工作,並投入了數十億美元,儘管這樣做的收益回報路徑尚不明確。

此外,Meta還大力投資於音頻和聲學技術,包括在2022年收購了製造聲音識別軟件的Audio Analytic,以及在2023年收購了開發AI啓用助聽系統的Whisper。

不過,Meta過去在開發成功的硬件產品方面遇到了困難。該公司此前放棄了製造智能手錶的計劃,其中*款手錶將包括兩個攝像頭,並允許用戶卸下表盤拍照。Meta還縮減了開發AR眼鏡的計劃,並取消了其Portal智能家居設備系列。

分析認爲,Portal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困境,部分原因是該產品在亞馬遜和谷歌開始銷售智能家居設備並受到消費者歡迎的幾年後才推出。而Meta在耳機市場可能遇到類似的局面,因爲像蘋果和谷歌這樣的競爭對手已經在製造耳機。此外,Meta也沒有製造手機這種與眼鏡和耳機搭配使用的自然產品,這使其在硬件領域處於進一步的劣勢。

Meta股價週一盤中下跌2%,報466.67美元。該公司股價今年迄今已經上漲超過34%。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全天候科技授權發佈,本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