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奥联电子被“打假”,玩转钙钛矿没那么简单丨见智研究

奧聯電子被“打假”,玩轉鈣鈦礦沒那麼簡單丨見智研究

華爾街見聞 ·  2023/02/21 03:06

新勢力鈣鈦礦大咖奧聯電子履歷被“打假”引起一片嘩然。鈣鈦礦並不是新故事,但關注度這麼高一是因為GW預期,二是因為效率在不斷突破,近期又創造了轉換效率44.72%的記錄。但見智研究認為,鈣鈦礦由於其目前的穩定性和大麵積效率提升方面仍存在許多困難,技術路線也在多樣化摸索,走向量產至少要3-5年,並非一朝一夕的事。

01新勢力“急不可耐”入局鈣鈦礦,是福是禍?

目前光伏電池技術處在更替的結點,也是產業重新洗牌的好時機。比如HJT因為要上新產線,所以老玩家們更願意選擇在原有設備上可以迭代的TOPCon,誠然,光伏原有龍頭們都多技術路線佈局,但新勢力沒有原有設備的成本負擔,更願意選擇上HJT。

而鈣鈦礦相比HJT,技術要更新,更遠期,效率更高,想像空間更大。且一線龍頭如協鑫光電、纖納光電等企業還沒上市;上市的設備企業龍頭只有京山輕機,所以說鈣鈦礦的機會明顯更吸引人。

比如鈣鈦礦的新勢力奧聯電子近期可以說處在風口浪尖,涉嫌資訊造假的漩渦中,我們不探討奧聯電子的真相如何,只是從側面反映鈣鈦礦現在吸引人的程度已遠超晶硅,新勢力渴望通過下一次光伏技術變革,使自己能在未來光伏的星辰大海中搶先佔有一席之地。

火熱的背後,真相究竟如何?見智研究認為,鈣鈦礦雖然前景好,且今年因為有望跨越GW時代給市場很大的期待。但是冷靜下來,市場的真實情況是,像龍頭企業如協鑫光電、纖納光電、極電光能等企業產能到2023年大部分業都是百兆瓦級別,最快也要在2023年底達到滿產。且GW級別是擴產現在由於不同企業技術路線的不同,落地還遙遙無期,更多的是融資需求。目前在鈣鈦礦產業化早期階段,新勢力如果非理性盲目入局,禍福難說。

02穩定性和效率兼顧是大難題

鈣鈦礦的優點多多,不僅效率高,生產成本還低。見智研究此前在“市場期待的鈣鈦礦中試產線,是光伏下一輪技術革命的開始嗎?丨見智研究”一文中全面講解了鈣鈦礦。但是缺點也十分明顯,就是穩定性差,量產尚需時日。

那量產到底還需多久?見智研究認為至少還要3-5年的時間。因為現在雖然產業規劃GW級產能,但也只是規劃,因為鈣鈦礦沒有電池概念,所以同樣晶硅電池在實驗室的效率,量產後損耗的不會特別多,但鈣鈦礦實驗室的效率和最終量產的效率可能差異很大,雖然實驗室理論效率,加上疊層等等動輒40-50%聽起來相當誘人,但真正量產做出來元件效率損耗的真實情況,其實還是未知數,所以未來能把量產效率提升上來,才是鈣鈦礦落地可期之日。

穩定性方面,業內也都知道,穩定性是制約鈣鈦礦的核心因素。影響穩定性的環節是電極環節,金屬電極由於銅電子的移動,會導致穩定性下降,但如果不用金屬電極會損耗部分效率,所以兩者有矛盾的地方。如何保證既穩定又能在大麵積下實現效率的提升是目前的難點所在,也是目前鈣鈦礦不成熟所在,也是各路企業在重點研發的方向。

見智研究觀點不變,仍非常看好鈣鈦礦的前景,但也不得不承認的現狀是技術困難仍有很多,而且不同龍頭企業的產線工藝都沒確定,還在摸索試錯優化中,現在一些規劃包括產能或者技術路線,後期更改的概率很大,所以還是要理性看待。

e33da399-cc64-410f-88ae-5273ce3e5f80.jpeg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