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高通的下一代芯片,靠”苹果”打败苹果?

高通的下一代芯片,靠”蘋果”打敗蘋果?

華爾街見聞 ·  05/22 23:34

本文作者:張逸凡

編輯:申思琦

來源:硬AI

在科技巨頭們的角力賽中,芯片性能的較量向來是焦點。就在人們認爲蘋果在移動芯片領域已經遙遙領先時,高通卻帶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就是那個在過去五六年間,在性能上屢屢落後於蘋果的高通,這次在下一代驍龍8 gen4上可能趕上甚至超越蘋果。

爲什麼?這是一個靠蘋果追趕蘋果的故事。

衆所周知,高通和蘋果雖然都採用ARM架構,但在芯片開發路線上卻有着明顯不同。

ARM芯片有兩種授權方式:一種是直接使用ARM設計的CPU架構,俗稱公版;另一種是獲取ARM的架構許可證,獨立開發。

蘋果選擇了基於ARM架構自研芯片,強調性能至上,從A5開始自研芯片,得益於自研,蘋果開啓了手機高端芯片的統治時代。

而高通則長期以來直接採購ARM的公版設計,導致旗下產品性能始終難以望蘋果項背。

這就造成了,儘管兩家公司在高端手機SoC市場上佔據了大部分份額,但高通在性能上始終落後於蘋果,這直接導致了安卓在性能上長時間被壓制。

就在業界對高通能否縮小與蘋果差距感到悲觀時,NUVIA團隊的加入,爲高通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而NUVIA的締造者,正是蘋果多塊核心芯片工程師Gerard Williams。

1、出自蘋果的CPU內核架構設計公司NUVIA

2021年初,高通斥資14億美元收購了CPU內核架構設計公司NUVIA。

這一收購旨在實現高通基於ARM架構自研芯片的目標。

回想當初,蘋果正是因爲基於ARM自研了A6芯片,開啓了其在高端芯片領域的統治時代。隨後,蘋果逐步擴展了自家芯片的應用範圍,從iPhone到Mac再到服務器。大家熟知的M1芯片,就是蘋果在從手機到電腦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這些芯片領域的突破,讓蘋果的一些工程師有了更大的期待。

2019年,蘋果的核心芯片工程師Gerard Williams離開了公司,創立了NUVIA,爲了與蘋果產品做區隔,當時對外的說法是致力於研發基於ARM的服務器CPU。

Gerard Williams的履歷相當輝煌,從2010年開始,他便在蘋果公司進行芯片研發工作,參與了從A4到M1的整個過程,是Apple CPU和SoC開發背後的核心架構師之一。

NUVIA的另外兩位創始人也有着豐富的蘋果芯片開發經驗。Manu Gulati於2009年加入蘋果,擔任SoC架構師,參與了從A5X到A12X的項目,直到2017年離開。John Bruno則在2012年至2017年間擔任系統架構師。此外,公開數據顯示,大多數NUVIA員工均有蘋果和ARM的工作背景。

NUVIA成立後不久,就在2020年推出了自研Phoenix架構。該架構在不增加功耗的情況下,速度比AMD、Intel、蘋果和高通的CPU芯片提升一倍。

此時,故事的轉折出現了。

原來, NUVIA 的創始人 Gerard Williams 當初懷揣着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要把這套革命性的芯片架構賣回給自己的老東家蘋果,讓蘋果爲自己的'叛逃'埋單。這個計劃看似精明,但在蘋果看來,無異於是'跳槽'員工拿着從公司學到的本領另起爐竈,再把產品高價賣回來。雖然 NUVIA 的技術的確誘人,但蘋果高層斷然拒絕了這樁看似划算的交易。

一方面,蘋果對 NUVIA 開出的天價難以接受;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蘋果不能接受員工利用在公司開發的技術對外創業,再把公司當做提款機的做法。這樣的先例一開,無疑會給企業管理帶來不可預估的隱患。

Gerard Williams 精心策劃的'賣身'計劃泡湯了,但他手中的技術,註定會在芯片界掀起一場風暴...”高通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他們敏銳地察覺到,NUVIA這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可能就是打破芯片研發僵局的金鑰匙。於是,在2021年,高通果斷出手,將NUVIA收入麾下。

而隨之而來的驍龍X Elite的發佈,更是讓業界爲之震驚。

驍龍X Elite的問世,不僅是高通在PC市場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其技術實力的集中展示。NPU、CPU、GPU的完美結合,使其整體AI算力高達驚人的75 Tops,在業界傲視群雄。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NUVIA團隊的加盟。

有意思的是,高通此舉等於是請來了蘋果的”內部人士”,來與蘋果正面較量。

NUVIA團隊對蘋果芯片的瞭如指掌,再加上他們的技術積累,使得高通不僅有望在性能和效率上趕超蘋果的M系列芯片,甚至還有可能將其甩在身後。當我們看到驍龍X Elite逆天的4.26GHz主頻時,一切似乎都不再令人意外。

二、搭載NUVIA的Phoenix架構重新設計的驍龍8 gen4或將發佈

高通芯片界的”重磅炸彈”即將引爆!據知情人士@jasonwill101透露,高通正在爲王者歸來做最後的準備。

他們的祕密武器,正是採用NUVIA的Phoenix架構正在重新設計的驍龍8 Gen4處理器。

而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其驚人的4.26GHz目標頻率。要知道,上一代驍龍8gen3頻率僅3.3GHz,遠低於蘋果A17 pro的3.77GHz。而這次的4.26GHz,不僅較上一代驍龍8 Gen3提升了近30%,更是把蘋果最新的A17 Pro甩開了13%的距離。高通芯片一直被詬病的單核性能,似乎終於迎來了質的飛躍。

然而,讓人不禁疑惑的是,這樣的突破,竟然只用了區區半年多的時間。難道,傳說中的NUVIA團隊,已經在Gen4中留下了他們的印記?難道,下一代高通芯片,真的能比蘋果更絲滑?

業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高通身上。一場芯片界的”神仙打架”,似乎已經拉開了帷幕。

三、高通面臨ARM時代的新混戰

高通雖然手握NUVIA這張王牌,但要登上高端芯片的巔峯,仍需跨越重重障礙。訴訟、生態和競爭,正如三座大山,阻擋在高通前進的道路上。

1)訴訟

由於NUVIA使用了ARM的指令集,高通在收購NUVIA後,與ARM產生了專利糾紛。ARM認爲,NUVIA的許可證在2022年3月被終止,但高通繼續使用基於這些協議的設計。而高通這邊也反訴稱,ARM之前指控高通違反授權協議和商標並無合法依據。

雖然憑藉高通強大的法務能力和作爲ARM大客戶的身份,官司最終或許能達成和解。但很顯然,在正式推出驍龍X Elite 以及 驍龍8 gen4之前,訴訟事項需要得到妥善處理。

2)生態

與掌握硬件和iOS生態的蘋果不同,高通只有硬件,而缺乏配套的軟件生態。微軟的Windows on Arm計劃,雖與高通簽訂了獨家合同,但由於生態支持不足,一直難有起色。Wintel生態正在瓦解,但在Windows系統中,Arm CPU仍是小衆玩家。NUVIA的架構固然出色,但沒有微軟的生態支持,其潛力能否充分釋放,仍是未知數。微軟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Windows on Arm(WoA)的概念,與高通也簽訂 Snapdragonx系列的獨家合同,但由於缺乏配套生態的支持,一直難有起色,而這一獨家協議也將於2024年到期。

ARM的出現,使得Wintel生態加速瓦解。但在微軟的Windows生態系統中,Arm的CPU仍然是一個小衆玩家。

NUVIA的架構固然出色,但沒有微軟的生態支持,其潛力能否充分釋放,仍是未知數。

3)競爭

目前Intel仍穩坐PC市場頭把交椅,佔據筆記本電腦CPU市場72%的市場份額。爲了應對AI的需求,推出了Meteor Lake系列芯片。

AMD的Ryzen芯片虎視眈眈,後又有聯發科通過與英偉達合作開發面向Windows PC的Arm架構處理器。

從X86到ARM架構的轉變,讓多位行業重磅選手加入爭奪AI PC市場的戰局,依靠台積電的先進製程,大家此前的差距被迅速縮小,高通的壓力也可想而知。

但對於用戶來說,可能最好的方式就是準備好錢包迎接AI PC時代。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