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第七届阿斯利康中国生态圈大会举行,"造一艘船"助中国创新企业出海!

Securities Times ·  May 11 23:43

5月10-11日,第七届阿斯利康中国生态圈大会在江苏无锡举行。证券时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届大会以“创新质·融生态”为主题,吸引汇聚了近千名海内外生命健康领域的顶尖专家、重磅嘉宾、高成长性企业、技术专家及专业投资人等行业伙伴参加。

阿斯利康中国生态圈大会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至今已走过6年的时光。作为2024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平行论坛,此次大会开设1场主峰会及10场分论坛,聚焦最新政策风向、国际交流合作、创新赋能临床、数字化慢病管理、罕见病创新诊疗、肿瘤精准诊断、患者赋能等前沿话题,持续拓宽生态圈合作。会上,阿斯利康携手海内外伙伴达成多项重要生态圈合作成果,覆盖肿瘤创新诊疗、慢病管理、国际出海合作、人才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

作为投资中国的外资企业代表,阿斯利康已深耕中国市场逾30年,不仅为中国患者带来覆盖9大疾病领域的40多款创新药物,还不断深化在华布局,持续携手多方打造医疗健康创新生态圈,发挥自身在行业领域的领先优势与先进经验,加速本土研发向国际接轨,推动中国创新出海。

成果丰硕,生态圈扩容再升级

“为什么我们要持续打造生态圈?因为阿斯利康作为药物研发公司,在疾病领域还有很多无法实现的想法,需要和在座的各位一起加强合作,共同造福患者。”在本次大会的主峰会上,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在致辞时表示。他同时透露,阿斯利康已经为2030年制定了宏伟的愿景——继续为患者带来20款创新药,而这个愿景的实现有赖于阿斯利康生态圈伙伴的共同努力。

多年来,阿斯利康携手政、产、学、研、医、投等多方资源,形成了以中国智慧健康创新中心、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和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为支柱的医疗健康创新生态“三驾马车”,构建多元化的国际创新健康生态圈。阿斯利康中国生态圈大会已经成为海内外医疗健康伙伴寻求合作、本土创新链接全球的重要平台。

今年大会上,一系列生态圈成果重磅发布。阿斯利康与本土企业达成了多项重要合作:与中康科技将展开合作,通过iMDT平台赋能三期肺癌标准临床诊疗方案;与江苏海莱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建立临床研究合作,积极推进电场治疗与药物联合治疗在多项实体瘤中的应用;与勤浩医药达成临床研究合作,共同探索SHP2抑制剂GH21联合甲磺酸奥希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力;与海吉亚医疗控股有限公司就拓展产品供应渠道以及致力于创新项目合作等领域达成战略合作;与腾讯健康合作,共建消费者一体化解决方案。

除此以外,无锡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健康产业科创人才分会在大会上正式揭牌成立。据了解,这一分会由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发起,主要由医疗健康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代表组成,涵盖医药研发、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旨在丰富医疗健康产业科创人才活动载体,搭建交流平台,为无锡招才引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本次大会还举行了国际生命科学园创新园入驻企业签约仪式。这一由无锡市政府、高新区政府与阿斯利康联合打造的全国创新孵化平台已经完成二期建设并投入使用。据了解,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iCampus)、代谢产业园(MCampus)持续扩容,又吸引了包括聆数医疗、飞康生物、泰莱生物等9家创新企业入驻,这为创新园持续深入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生命科学孵化平台再添动力。

中西合璧,助力中国创新出海

“药物和患者是没有国界的,我们希望自己的产品不仅能够让中国患者受益,同时也能够对全球的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在本次大会的圆桌讨论中,奕拓医药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朱继东说道。他进一步表示,阿斯利康为中国创新企业搭建了一艘出海的船,奕拓医药也希望搭乘这艘大船一起扬帆远航,将项目与产品推广到全世界。

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正积极发挥国际桥梁作用,通过助力本土创新出海,赋能中国创新企业、创新模式、创新成果惠及全球更广大患者。据介绍,阿斯利康积极推动国际健康创新生态圈双向交流合作,链接全球市场机遇。2023年以来,阿斯利康已携手超过130家中国创新企业“组团出海”。

“未来的十年,是中国创新弯道超车的十年。”王磊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一些领域已经看到弯道超车的迹象,比如细胞治疗、基因编辑、医疗设备器械等领域。但是,海外市场对很多国内企业来说还比较陌生,而且药品具有强监管的特点,各国的监管机构都会有要求,存在一些技术壁垒。而阿斯利康作为一个跨国企业,能够通过与本土企业合作,帮助和赋能中国创新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本次大会,无锡生物医药创新企业2024合作出海计划正式发布。这一计划由阿斯利康与包括泛生子、观合医药、零氪医疗等在内的5家无锡本土创新企业共同发布,彰显了阿斯利康持续推动中国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出海的决心。阿斯利康与基汇资本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也在本次大会中举行,双方将携手探索在香港地区共同建立先进疗法制品临床中心的机遇。

此外,阿斯利康与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国际医学研究中心在本次大会上举行了中沙医疗健康合作发布仪式,进一步推动中沙两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合作。一方面以中国医疗创新的经验带动沙特生命科学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速中国本土创新企业通过沙特开拓中东市场。此举将使创新生态圈的力量向海外扩延,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国际产业的双向赋能,为中国医疗创新走向国际搭建赋能平台,助力中国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全球患者。

加码中国,持续扩大投资布局

今年,商务部持续开展“投资中国”品牌活动。作为中国的老朋友、好伙伴,自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阿斯利康用实实在在的项目和真金白银的投资,践行着深耕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数据可以为此提供坚实的支撑与生动的诠释:阿斯利康中国营业额在过去的十年中,由约15亿美元增长至近5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4%。作为进入中国的首站,阿斯利康在无锡已累计投资超10亿美元,贡献税收超45亿美元,在无锡打造的“三驾马车”更是持续吸引了一大批优质项目和创新团队入驻无锡,为无锡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近年来,阿斯利康在中国的投资布局更是动作频频。记者了解到,2023年,阿斯利康在青岛建设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项目总投资达7亿美元;同年,设立了“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香港分中心”。2024年初,阿斯利康在泰州增资1.9亿人民币进一步建立安达释新产线,在无锡再投资4.75亿美元建立小分子药物工厂,并将上海升级为阿斯利康全球第五大战略中心。一系列投资动作,彰显了阿斯利康坚定加码中国市场,看好中国创新的广阔潜力。

在阿斯利康的整个业务板块中,慢病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阿斯利康中国生物制药业务总经理、呼吸吸入和生物制剂事业部负责人、香港及澳门地区负责人林骁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慢病市场基数仍然很庞大,患者人群数量众多,未被满足的需求仍然持续存在。“未来我们会持续加码整个中国市场的布局,从生态上,在三高和三慢中持续推动和迭代我们的生态圈。”林骁表示。

据了解,阿斯利康参与支持打造了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和咳喘管理中心(CWMC)创新诊疗方案。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850家医院加入MMC,超过1350家已开始治疗患者,管理着全国220万糖尿病患者;CWMC数字科室目前服务超过2.7万人次,并计划未来在全国建立1000 家CWMC中心,惠及更广大的呼吸慢病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阿斯利康加码投资中国市场的方式正朝着更多元、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和本土企业的合作形式也呈现百花齐放的特征。“我们看到中国的创新发展起来了,有的企业和我们合作打造诊疗一体化方案,有的企业我们邀请他们加入创新园,也有的企业我们通过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参股赋能。”王磊表示。

据了解,2020年有阿斯利康和中金资本联合发起的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目前聚焦生物医药、数字医疗、诊断服务、医疗器械这4大医疗领域已投资近20家创新企业。在过去的一年里,阿斯利康用60亿美元与中国本土创新企业达成7项全球授权协议,包括收购亘喜生物,以及和诚益生物达成口服GLP-1授权许可。

“对于外资企业来说,除了加速引进新产品,造福中国患者,还要思考怎么跟中国创新结合得更好,把生态圈做得更好,和中国的资本结合得更好,这正是阿斯利康在努力做的事。”王磊说。

Disclaimer: This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and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 recommendation or endorsement of any specific investment or investment strategy. Read more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