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信达证券:功率半导体价格持续磨底 部分厂商已开启涨价

信達證券:功率半導體價格持續磨底 部分廠商已開啓漲價

智通財經 ·  01/17 03:14

如何看待功率半導體的價格趨勢

智通財經APP獲悉,信達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當前功率半導體行業仍處於供過於求階段,上游庫存還處於去化過程,短期看價格未出現全面上漲的信號,部分漲價行爲僅是成本壓力或價格超跌後回調至合理水平。當前階段,驅動功率半導體板塊的主要因素仍是庫存,伴隨下游需求逐漸回暖,景氣度較高的下游客戶或開啓補庫拉貨,這將有助於上游功率廠商去庫存節奏提速。因此建議關注兩個方向: 一是前期受益消費電子需求回暖,去庫存較早的細分領域,如二極管、三極管、中低壓 MOSFET等,關注新潔能(605111.SH)等;二是後期需求或超預期增長的領域,如光伏等,去庫節奏有望提速,關注斯達半導(603290.SH)等。

▍信達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功率半導體價格持續磨底,部分廠商已開啓漲價。

由於下游需求疲軟,廠商庫存持續走高,同時國內功率半導體行業參與者較多,競爭較爲激烈, 2022 年以來功率價格持續走低,且中低壓產品承壓更大。 今年1 月初以來,已有部分廠商開啓漲價,根據集微網,揚州晶新、藍彩電子、三聯盛、深微半導體等本土功率半導體廠商已向客戶發送漲價函,價格上調幅度處於 5%-25%區間。

產能端, 近年國內功率半導體擴產幅度較大,爲提升產線稼動率,需求下行階段廠商或採取低價策略,因而當需求有所回暖時,價格或恢復至相對合理水平。

2022 年下游需求疲軟,在國內產能大幅釋放背景下,行業面臨供過於求境況,產線稼動率下降,部分廠商爲提升新產線稼動率或採取低價策略擴大銷售規模,短期承受虧損。當前需求回暖階段,前期承壓較大的公司或開啓漲價至合理水平。後續廠商擴產進度受到供求關係影響或有所放緩。

成本端, 材料&人工成本增加,利潤空間進一步擠壓,短期小廠漲價意願更強。

由於上游原材料價格和人工成本上漲,在前期價格已大幅下修的情況下,盈利能力較差的產品所承受的壓力更大。小規模廠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產品,短期若無法承受虧損則更有意願進行調價,而大廠的產品結構更爲完善,且具有規模效應,承壓較小。從利潤端來看,部分廠商或已度過了最低點, 盈利能力逐漸修復。

庫存端, 客戶和渠道庫存恢復至正常水位,原廠庫存仍在去化,關注下游補庫動作及原廠庫存去化節奏。

從原廠庫存水位來看, 3Q23 多數廠商存貨規模仍有提升。 4Q23 需求回暖趨勢下,客戶和渠道庫存逐漸恢復至正常水位,景氣度較高的領域伴隨着補庫需求。根據富昌電子,功率分立器件平均貨期進一步縮短,下游拉貨節奏漸趨正常化,而產品價格大多趨於穩定。

原廠庫存有望持續去化,當原廠庫存接近正常水位時,功率半導體價格或將出現大規模回調,因此價格拐點需關注下游渠道和客戶的補庫動作和原廠的庫存去化節奏。

需求端, 消費電子景氣度回暖,工控、汽車、光儲總體平穩,中低壓功率產品率先受益。

目前本土廠商在消費電子/家電領域的功率產品替代率較高, 2023 年下半年以來消費電子逐漸回暖,上游功率半導體相關中低壓產品受益。而在工控、光儲、汽車等領域,國內尚存在較大的替代空間,這部分需求受週期影響相對較弱,因而相關高壓功率產品去庫存節奏有所滯後。工控/光儲/汽車應用長期是國內功率企業增長的主驅動力,短期或仍存在去庫存壓力。

風險因素:

需求恢復進展不及預期;公司去庫存節奏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風險。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