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国海证券:数据交易政策不断落地 交易所、数据基建、数据要素运营商将先后受益

國海證券:數據交易政策不斷落地 交易所、數據基建、數據要素運營商將先後受益

智通財經 ·  2023/11/28 01:20

在後續政策不斷落地過程中,數據交易所、數據基建、數據要素運營商將先後受益。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海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數據是未來的關鍵資源,我國數據體量大且數據產品需求旺盛,具備數據交易需要的關鍵條件。國家先後通過發佈“數據二十條”、成立國家數據局,明確監管標準、監管單位。該行認爲,在後續政策不斷落地過程中,數據交易所、數據基建、數據要素運營商將先後受益。首予行業“推薦”評級。

國海證券觀點如下:

數據要素:數據要素市場由數據的採集、存儲、加工、分析、交易、安全等環節構成,我國數據體量大,配合政府主導的交易機制,有望在全球數據交易領域取得先發優勢。雖然數據交易需求明顯,但因監管、基建尚未完善,目前仍以場外交易爲主。

是什麼:政府、企業、個人產生的數據,經資源化、產品化、資產化後,成爲具備交易價值的數據資產,參與生產經營,形成生產要素的價格、體系。

爲什麼:我國數據交易需求旺盛、數據供給有優勢。1)供給側:根據IDC統計,2022年我國數據量佔全球的25%,手握稀缺資源,數據要素髮展已具備先發優勢;2)需求側:數據交易需求不斷提高,以金融行業爲例,根據上海數據交易所統計,2019-2021年數據採購項目數量CAGR達到40%,年交易量在百億級別;3)有望參照土地交易模式,爲財政增收:土地開發、數據資產化後交易,均爲財政帶來直接銷售收入、增量稅收收入。

難在哪:1)國內外數據交易市場均由場外交易主導:由於監管難識別、難介入、難覈查,我國2022年場外交易金額佔總交易金額比超過95%、海外2020-2021年僅Agartha一家場外交易市場35周的收入就達到了9160萬美元;2)數字化基建尚未完善:根據IDC統計,我國數據量佔全球比例約19%-25%,但2019年數據安全市場規模佔全球比例僅爲3%,數據安全建設有待提高;3)監管空白:行業發展初期,誰來管、怎麼管尚未明確。

關鍵拐點:國家高度重視下,無法可依、無人監管現狀得到改變。1)監管依據:2022年12月“數據二十條”發佈,明確數據持有、使用、經營三權分置,解決數據交易確權問題;2)監管單位:2023年10月國家數據局正式掛牌成立,監管主體得到明確。

市場規模及構成:2021年我國數據要素市場整體規模815億,該行預計2023-2025年數據交易將維持超過50%的CAGR,推動數據分析、生態保障環節以約30%增速增長,市場整體規模將在2025年超過2000億。2026-2030年,數據交易、分析作爲核心環節,預計仍有40%-45%的YoY。

數據交易:2022年僅20%的數據釋放用於交易成爲數據產品、5%數據產品選擇在場內交易成爲數據標的、35%的數據標的正常上市,長期來看數據交易規模仍有數十倍空間。在政府積極釋放公共數據、場內交易機制不斷完善、合規方法持續優化等切實催化下,場內交易規模、比例高速增長,我國政府主導的交易機制模式得到驗證。該行認爲交易規模空間將持續釋放,2024、2025年場內交易金額仍有高速增長可能。

生態保障:數據交易規模高速增長將帶動交易機制、數字化基建的需求。除交易所提供交易生態外,數據安全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但目前相比全球,我國數據安全市場規模與數據量比例失衡、數據安全意識有待提高。按照我國數據量、數據安全市場規模在全球佔比分別爲19%-25%、3%推算,相比2019年,數據安全市場仍有6-9倍空間。若考慮數據交易場景下新增的安全需求,數據安全市場或有十餘倍空間。

數據要素運營:數據資產交易,是數據要素市場最具價值的環節。隨着公共數據逐漸開放,數據分析市場預計2026-2030年CAGR將達到45%。

其他數據服務:數據採集、數據存儲雖需求量大,但分別因產品已覆蓋絕大部分企業、運維成本高的影響,增長空間有限;數據加工技術含量較低,將在上下游企業延伸自有能力的過程中逐漸被替代,如數據分析企業自身具備數據加工能力,無需第三方數據加工服務。

投資建議:產業鏈企業中,受益於場內交易規模的高速增長,交易所、生態基建、數據分析等相關企業利好將加速釋放。

數據交易所:國資入股、政府指導,交易所建設是場內數據交易的根本。目前因數據服務商能力參差不齊,交易所仍提供數商服務,在交易規模擴大、增值服務未完全剝離的階段收益明顯。國資背景、持股大型交易所的企業有浙數文化(600633.SH)、安恒信息(688023.SH)、廣電運通(002152.SZ)。

收入模式:目前交易所收入=佣金+會員費+增值服務費。參照上海數交所,佣金費率爲2.5%、會員費約萬元,增值服務費跨度大,2-20萬不等。

所商分離:“數據二十條”明確提出所商分離的場內數據交易體系,即加工、分析等增值服務,不再由數據交易所提供,轉由數據服務商提供。交易機制完善、交易所剝離增值服務後,服務商價值凸顯。

數據服務商:目前業務內容較爲分散,僅部分優質企業實現初步整合;長期來看,將逐漸整合成爲複合型全能數商,價值在所商分離完成後充分釋放。

數據採集、加工:因依賴人力,傳統模式增長空間有限。

需求有待滿足的細分行業:我國數據量大,2022年佔全球比約25%,但數據安全市場規模小,僅佔全球3%,遠低於數據量佔比。數據安全、存儲等市場潛力均未完全釋放。1)數據安全方面,伴隨雲計算、數據交易的發展,安全措施方案、安全意識均有所轉變,重視研發、積極佈局新技術的相關企業有格爾軟件、安恒信息;2)數據存儲方面,存儲比例(存儲量/生產量)不足9%,大量數據未得到儲存。雖需求旺盛,但傳統數據中心運維成本高、收入波動大,轉型必不可免,積極轉型並具備新技術能力的企業有易華錄(300212.SZ)、星環科技(688031.SH)等。

數據要素運營商:政府、金融、醫療行業相關數據分析共佔總市場規模44%份額,該行預計市場佔比高、擁有大量優質數據、重視研發、有數據分析能力的服務商,將在交易機制完善後加速增長,相關公司有國新健康(000503.SZ)、中科江南(301153.SZ)、久遠銀海(002777.SZ)、深桑達A(000032.SZ)等。

風險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預期風險;場內交易增長不及預期風險;數據確權標準制定不及預期風險;數據要素市場發展不及預期風險;數據合規建設不及預期風險;數據交易機制建設不及預期風險;數據基礎建設與數據交易不匹配風險;測算與實際存在差異風險。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