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首钢股份: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逾9倍 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首鋼股份:二季度淨利潤環比增逾9倍 以科技創新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財富通 ·  2023/08/13 19:42

8月11日晚,首鋼股份(000959.SZ)披露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73.68億元,同比減少9.2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4.10億元,同比降低77.14%。其中,二季度利潤總額5.79億元,環比提高4553.8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4.68億元,環比提高906.90%;每股收益0.0623元,環比提高930.67%。總體來看,公司經濟效益在二季度得到明顯提升。

11

首鋼股份2023年中報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談到業績變動的原因,首鋼股份表示,2023年上半年,受國內外市場環境的諸多因素擾動影響,我國鋼材市場需求不足,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在這種背景下,首鋼股份努力克服市場不利影響,2023年以來始終聚焦主責主業,持續挖掘自身潛力,強化市場運作,不斷提升資產質量,降本增效成果顯著,多項生產經營指標創歷史最好水準。

降本增效再上新臺階 成本下行驅動鋼企利潤修復

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首鋼股份積極應對市場變化,不斷挖掘降本措施,在工序降本、技術降本、管理降本、產品結構增效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在工序降本方面,首鋼股份打破工序介面,強化鐵前一體化平臺運行,通過經濟用料、資源協同互備,降低庫存成本,其中遷鋼公司鐵成本同比降低14%,京唐公司鐵成本同比降低12%;在技術降本方面,公司深入開展合金替代,優化產品材料設計,進一步提升產品成材率,其中新能源汽車用無取向電工鋼產品全流程成材率較上年提升4.5%。

在管理降本方面,公司形成產供協同機制,一方面強化供應商談判,將壓力向前端延伸,另一方面從源頭降低成本,通過加強設備費控制,降低備件採購價格;在產品結構增效方面,公司以產品盈利能力為導向,5月份酸洗產品市場需求增加時,公司超計劃增產3萬噸酸洗產品,動態優化產品結構。

開源證券指出,2023上半年鋼材供需結構有望改善,成本下行將驅動鋼企利潤修復。這一點在首鋼股份第二季度的業績中得以體現。與此同時,首鋼股份還深挖產線極致效率,鐵、鋼、材各生產工序二季度環比一季度生產效率得到明顯提升,京唐公司、遷鋼公司多條產線在5、6月份均刷新月產記錄。

報告期內,首鋼股份三大戰略產品電工鋼、汽車板、鍍錫(鉻)板的產量合計為313萬噸,戰略及重點產品合計產量774萬噸,佔公司鋼材總產量的66%,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其中,電工鋼產量84.82萬噸,同比增長約18%,高端產品佔比63%,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首鋼股份制定的一系列降本和提質增效措施的逐步推進,鐵、鋼、材產量均實現目標產量,戰略產品、高端領先產品、熱系重點產品均超計劃完成,實現產品產能和效益“雙升”,同時也為首鋼股份產品結構的進一步優化與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此外,在海外市場拓展方面,首鋼股份也是“火力全開”,高抗硫食品罐產品供貨拉美市場;功能飲料罐用訂單同比增長29%,公司高端品種訂單收入較上年得到進一步提升。

綠色轉型穩發力 打造綠色製造品牌形象

隨著“雙碳”目標的不斷落地推進,社會經濟建設和各行業發展均面臨著歷史性的變革挑戰。製造業作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擔當著實現“雙碳”目標的主力軍角色。

業內人士表示,在環保需求持續提升的背景下,我國的鋼鐵行業以低碳減量為奮鬥目標。在此基礎上,首鋼股份始終堅持走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以其領先的技術和環保理念,賦能新時代鋼鐵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對此,2023年上半年首鋼股份緊緊圍繞國家低碳要求和客戶降碳需求,紮實推進LCA體系建設,完成取向電工鋼、管線鋼、新能源汽車用無取向電工鋼、汽車用熱軋高強度鋼板及鋼帶4類產品入選工信部“綠色設計產品名單”,打造綠色製造品牌形象。

開展低碳管理體系建設,結合公司低碳實踐,制定公司低碳行動規劃與規劃實施方案。報告期內,智新電磁高端取向、無取向電工鋼產品應用於變壓器、新能源汽車、工業電機、家電行業,通過提高能效水準、提升電機效率可降低下游二氧化碳排放約200萬噸。

除此之外,首鋼股份積極推進能源結構清潔化發展,大力佈局綠電使用和光伏建設。旗下子公司智新電磁已建專案2023年上半年實現光伏發電2,594,800kwh,新建智新電磁高端熱處理廠房安裝光伏發電系統專案,並於2023年6月簽訂合同。

同時,首鋼股份還通過低碳工藝流程綠色化升級,把降碳工作納入發展全過程,融入生產經營各環節,實現過程減碳與源頭降碳。中報顯示,首鋼股份子公司冷軋公司秉持綠色發展理念,2023年上半年通過產品結構調整,增加高附加值產品比例,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通過市場採購綠電、光伏發電等措施,碳排放量同比降低5.6%。

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 持續對標世界一流企業

中報顯示,首鋼股份研發投入18.68億元,佔營業收入3.26%。2023年上半年,首鋼股份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堅持效益導向和需求導向,依託“一院多中心”的研發體系,做深技術攻關專案,始終聚焦解決技術難點和技術瓶頸,持續推動國產化專案26項,上半年形成供貨近4萬噸。

其中,報告期內首鋼股份新研發的兩款取向電工鋼產品滿足了電力行業複雜工況下大容量、高能效、高安全、低噪音的要求,為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直流匯集新技術提供了關鍵核心材料。

首鋼股份科技創新結果豐碩,報告期內獲得專利授權330項,其中發明專利137項,實用新型專利192項,外觀設計1項,組織申報河北省科技獎3項和冶金行業科技獎2項,目前已陸續通過了形式審查和網路評審和評委會評審階段。

同時,首鋼股份還積極牽頭參與制定鋼鐵行業各級標準60項設計標準,其中牽頭制定24項,將先進技術指標和精益求精的理念融入行業標準,樹立標準化行業標桿。

業內人士指出,首鋼股份從上市初期僅擁有400萬噸精品棒線材的生產企業,成功轉型至成為擁有2170萬噸高端板材產能的綠色低碳科技公司,除了自身具備強大的研發實力外,還離不開數位化轉型和智慧製造。

通過跨地域、多基地、一貫制的產銷一體化協同管理平臺,首鋼股份在智慧製造領域的投入動作頻出。報告期內,公司圍繞“鐵前一體化”“順冷燈塔工廠建設”推進數位化轉型及智慧製造,完成“鐵前一體化管理資訊系統”專案建設,實現球團、燒結及高爐區域的基礎數據監控、採集、分析,為有效降低鐵成本、提升鐵前區域一體化協同管控提供重要支撐。據瞭解,公司生產設備數位化率超過90%,“一鍵式控制”工序達到50個,應用129臺套“工業機器人”,建有無人化智慧庫區15個。

首鋼股份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堅定“綠色製造、智慧製造、精品製造、精益製造、精準服務”戰略定力,堅持“精品+服務”的發展方向,提升“製造+服務”的能力,持續優化產品結構、產線結構和客戶結構,大力推進以電工鋼、汽車板、鍍錫板為重點的高端產品研發,加速以科技創新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打造行業新優勢,穩步提升公司經營產業的盈利水準。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