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芭田股份:5月24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芭田股份:5月24日召開業績說明會,投資者參與

證券之星 ·  2023/05/25 10:01

2023年5月25日芭田股份(002170)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3年5月24日召開業績說明會。

具體內容如下:

問:公司磷礦實際產出品位是多少?

答:根據公司小高寨磷礦勘探情況,磷礦平均品位為26.7%。因公司磷礦目前處於建設期,所以實際產出的品位波動較大,目前實際開採出的磷礦品位範圍約在 22%—29%,平均品位約為 24%。隨著磷礦建設的逐步完工,預計下半年平均品位將達到 26%。


問:貴公司半個月前因生產不合格化肥被罰款,後續的整改措施有哪些?

答:公司已經關注到相關情況,正在進行整改,持續改進提升產品質量。


問:公司一季度利潤主要由哪些業務貢獻?

答:公司 2023 年 1 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7.94 億元,同比上升11.83%,淨利潤 7185 萬元,同比上升 230%。主要改善原因是公司小高寨磷礦產品實現銷售收入,當季度實現收入6992 萬元,隨著開採建設進度的加快,每季度的銷售收入將持續上升。


問:公司新能源業務進展如何?

答:公司首次踏足新能源電池材料領域,新能源客戶對接和產品認證需要一定的時間週期。


問:請公司有哪些下游磷酸鐵鋰客戶?

答:下游磷酸鐵鋰客戶,正式合作後將予以說明。


問:公司生產磷酸鐵是給下游供應原材料?還是用於公司自己生產磷酸鐵鋰電池成品?

答:公司目前 5 萬噸磷酸鐵生產線,生產磷酸鐵供應給下游磷酸鐵鋰廠商。


問:公司的增發預計落地是什麼時候?增發對象有哪些?

答:增發進度,請關注公司公告,目前正在補充能評報告當中。


問:公司鈉電池研究進展情況如何?

答:鈉電池相關為公司與中科院合作的六氟磷酸鈉中試專案,為鈉電池電解液,目前處於實驗室合成階段,已完成單次小批量合成。


問:截至今天公司總股東人數是多少?

答:截至 2023 年 5 月 19 日,股東人數為 52076 人。


問:新能源專案仍為在建工程,能否貢獻業績呢?

答:新能源專案在 2023 年 1 季度尚未貢獻業績。1 季度業績上升的主要原因來自磷礦石銷售。


問:磷礦石的日產能是多少?公司自用多少?有多少噸磷礦石對外銷售?磷酸鐵和磷酸鐵鋰專案進度如何?

答:目前公司貴州磷礦處於建設期,2023 年進入生產為主、建設為輔階段。磷礦石原礦 2022 年度產量約 19 萬噸,2023 年一季度產量約 17 萬噸,產量在持續上升當中。磷酸鐵和磷酸鐵鋰專案正在根據下游客戶需求調試生產線。


問:截至年報披露,磷酸專案進度 43%,磷酸鐵專案04%,公司實際建設進度如何?是否已經為 2023年貢獻收入和利潤?

答:年度報告專案進度百分比,主要是基於實際投入金額與預算金額比值,金額的實際支付晚於專案建設進度。目前專案建設已經完成,正在根據客戶需求調試生產線。


問:請募投專案“硝酸法生產高純磷酸專案”的節能審查意見是否取得?

答:公司硝酸法生產高純磷酸專案的節能審查報告已經提交,有關部門正在審核中。


問:公司生產的磷酸鐵鋰能否用於儲能電池?

答:公司的磷酸鐵產品可以用於下游的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


問:公司前第二股東減持股票原因。

答:公司前第二大股東減持部分股份,主要基於自身財務需求。


芭田股份(002170)主營業務:為生產、經營多元復合肥和其他肥料;化工原料的購銷(不含易燃易爆品);有機肥料的技術開發與研究(不含限制專案);生產研發和銷售噴灌、微灌、滴灌,農業給水設備。

芭田股份2023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7.94億元,同比上升11.83%;歸母淨利潤7184.71萬元,同比上升230.76%;扣非淨利潤4770.21萬元,同比上升131.34%;負債率53.57%,投資收益-500.48萬元,財務費用612.59萬元,毛利率18.98%。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2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2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8.25。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資訊:

图片

根據近五年財報數據,證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顯示,芭田股份(002170)行業內競爭力的護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較差,營收成長性優秀。財務可能有隱憂,須重點關注的財務指標包括:有息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利潤率。該股好公司指標2.5星,好價格指標2星,綜合指標2星。(指標僅供參考,指標範圍: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資訊整理,由算法生成,與本站立場無關。證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證該資訊(包括但不限於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的準確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如存在問題請聯繫我們。本文為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