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腾讯成立新洛杉矶工作室,加速布局海外游戏

騰訊成立新洛杉磯工作室,加速佈局海外遊戲

競核 ·  2021/06/04 11:59

來源:競核

作者:桂志偉

01.png牛牛敲黑板:

6月5日消息,據gamesindustry報道,騰訊在洛杉磯( Los Angeles)開設了新辦事處,初期規模在150人左右,未來三年內公司遊戲設計、開發和工程部門將增加新職位。

伴隨着近幾年出海熱潮,中國遊戲廠商向海外輸出的不僅有產品,還有資本。

6月5日消息,據gamesindustry報道,騰訊在洛杉磯( Los Angeles)開設了新辦事處,初期規模在150人左右,未來三年內公司遊戲設計、開發和工程部門將增加新職位。

目前,騰訊在美國共設有5個辦事處,分別位於洛杉磯、帕洛阿託(Palo Alto)、爾灣(Irvine)、西雅圖( Seattle)和紐約( New York)。

據悉,騰訊新的洛杉磯辦事處將整合現有洛杉磯辦事處。除了實體擴張,近年來騰訊在海外遊戲領域也進行了多項投資。

過去十多年內,騰訊投資共超過150家遊戲公司。據競核不完全統計,其中騰訊投資的海外遊戲公司約有30家,佔比20%。

競核此前多次報道,2020年騰訊就已洛杉磯成立自研遊戲工作室LightSpeed Studio,該工作室隸屬於騰訊光子工作室羣。2020年騰訊遊戲發佈會上,由該工作室研發的騰訊首款射擊主機大作——《代號:SYN》曝光。

如今,騰訊從資本層面切入海外遊戲市場的戰略,也更為系統化。

十年海外佈局

騰訊高級副總裁馬曉軼曾表示:「我們希望和歐美大廠站在同一高度去競爭。在這個願景下,全世界範圍內有成功希望的內容,我們都希望納入到生態當中來扶持和培育。」

騰訊2021年Q1財報顯示,期內騰訊遊戲業務收入為436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PC端業務收入為119億元,手遊端業務收入為415億元(包括歸屬社交網絡業務的手遊收入)。

圖片

旗下《王者榮耀》(國際版:Honor of Kings)、《和平精英》&《PUBG MOBILE》、《使命召喚手遊》等在全球手遊市場穩居頭部位置。

在手遊領域,騰訊等中國遊戲企業儼然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必須的承認的是,在PC/主機等傳統3A大作內容研發領域,中國廠商的平均水平距離全球一流廠商還有差距。

而從資本角度深耕遊戲領域,顯然成為騰訊最熟悉不過的手段。

過去十多年內,騰訊投資共超過150家遊戲公司。根據企查查統計數據顯示僅在2021年Q1,騰訊共投資至少31家遊戲公司,佔公司Q1各領域共計87筆投資35.6%。

若以量級作為劃分標準,騰訊在遊戲領域第一個個投資高峯期在2014-2015年,彼時正值移動遊戲爆發式增長年代,另一個高峯期則是2020年至2021年第一季度。

聚焦海外遊戲領域,據競核不完全統計,2012年-2021年Q1騰訊投資的海外遊戲公司超過26家,覆蓋了歐美、日韓等多個國家及地區。

圖片

其中,涉及PC/主機遊戲業務的公司佔比近9成,包括Epic Games、動視暴雪、育碧等知名廠商。

除了在全球市場投資潛力廠商外,騰訊也熱衷於在全球市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以及在海外市場挖掘頂尖遊戲人才。

2020年騰訊在海外招攬了12位知名遊戲人才,他們原屬公司/團體包括育碧、拳頭、EA、索尼、漫威等,涉及製作人、創意總監、TA總監等多個職位。    

如此大手筆的人才狩獵行動,表明騰訊已經不想隱瞞自己的意圖——進軍主機遊戲,目標3A。

在此前競核採訪中,馬曉軼透露到,騰訊在海外投資控股了大概10個統意義上的3A遊戲工作室,研發人員超過2700人。未來團隊規模會持續擴大,預計2021年年底至少3500人。

他強調,如果我們要和歐美大廠看齊,就需要針對海外市場設計原生產品。

加速工業化,推動3A發展

不難想象,隨着各大廠商向3A看齊,未來整個遊戲產業結構必然會發生鉅變。

但其中有一個必須考量的問題,即國內遊戲工業化水準還有待提升,這也是影響國產3A遊戲發展進程的重要一環。

而遊戲工業化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生產力,包括生產資料、生產者和成產對象。

競核曾在《70頁深度:中美遊戲工業化進程對比、產業拐點、演化趨勢》(點擊藍字複習全文)報告中提到,對比中美遊戲工業化我們會發現,像EA、動視、R星等海外廠商有着穩定出產「年貨」的能力,例如《FIFA》系列、《俠盜飛車》系列等等。

相比之下,騰訊《王者榮耀》系列、網易《陰陽師》系列等手遊,品質高並且衍生出IP系列產品,但產品連續性不足,且與通常市場所理解的3A大作還有不小差距。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遊戲廠商學習歐美老牌遊戲廠商3A製作經驗是必然過程。這或是近年來,騰訊積極投資海外研發商、招攬頂尖遊戲人才、在海外組建工作室的導向因素。

2021年Q1財報中,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展望未來,由於技術創新及數字解決方案在用户及企業間日益普及,我們所經營的各個垂直領域不斷出現機遇。因此,騰訊將會在高工業化水準遊戲等多個領域擴大投入。

今年2月,騰訊IEG展開戰略架構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騰訊希望組織架構調整,讓項目更閉環地整體運作。

短期來看,組織架構調整能夠降低項目協作熵值。長期來看,要應對未來全球市場的競爭,離不開工業化的能力。

目前對於遊戲工業化並沒有量化的標準,不過在馬曉軼看來,遊戲工業化需要具備幾個特質:

首先是足夠高的基礎品質,比如説遊戲裏的控制鏡頭、場景等等,都能夠達到足夠高的水準。

首先是足夠高的基礎品質,比如説遊戲裏的控制鏡頭、場景等等,都能夠達到足夠高的水準。 

其次是大規模製作且效率足夠高,可能需要上千人的團隊來同時做開發,並且能快速迭代新的內容、功能。

最後是使用足夠專業化工具,比如Epic Games最近推出的MetaHuman虛擬人系統。

具體到開發技術和工具鏈儲備上,中國廠商在技術領域的平均水平與全球一流廠商還有差距,但並不是説全無優勢。

中國廠商最大的優勢在於,我們是原生的網絡遊戲廠商,習慣於用一些體系規則去解決遊戲當中的問題、用玩法來驅動遊戲的內容。而海外3A廠商的優勢在於工業化能力、基礎製作品質,以及在遊戲的表現力上。

其實從騰訊遊戲十年來的投資佈局上,我們也能尋找到一些線索。例如騰訊入股Epic Games等主流引擎廠商,投資拳頭、育碧、動視暴雪等頂級遊戲研發商,以及與微軟、任天堂等在主機遊戲領域達成合作。

在這一過程中,必然會促成一個相互學習的環境。

正如馬曉軼所説,海外3A廠商和中國廠商在工業化方面的優點,最終大家都會需要。就看誰補足短板的速度更快,誰能在新的長板優勢上的探索速度足夠快,誰就有機會摘到皇冠。

眼下,騰訊通過新設立洛杉磯辦事處,進一步整合公司在美國遊戲資源。且不説,短期內能否大幅度提升騰訊3A以及遊戲工業化水準,但從長遠來看,這對騰訊加速海外遊戲業務發展有着重要意義。

編輯/lydia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