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万兴科技:4月27日召开业绩说明会,EHouse(China)AssetManagement(HK)Limited、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参与

萬興科技:4月27日召開業績說明會,EHouse(China)AssetManagement(HK)Limited、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機構參與

證券之星 ·  04/28 19:15

證券之星消息,2024年4月28日萬興科技(300624)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4年4月27日召開業績說明會,EHouse(China)AssetManagement(HK)Limited劉洋、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周良玖 晉晨曦、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李志勇、方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景柄維、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孫權、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宋婷、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文健、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雷棠棣、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劉熹 伍海量、國華興益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王霆、國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邊廣潔、MARCO POLO PURE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黃晨、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孟燦 李忠宇 陳矣驕、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劉傑、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陳芷婧、國泰君安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俞春梅 伍魏 陳劍鑫、國投瑞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鍾婷霞、國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馬詩文、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賀平鴿、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耿軍軍、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張穎、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楊林、百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黃藝明、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朱之軒、紅杉資本股權投資管理(天津)有限公司閆慧辰、華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李雅鑫、華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盧毅、華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王思 魏徵宇、華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江婧 張庭堅 趙宇陽、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任春陽、匯豐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張恒 劉逸然、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群山 安昊、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楊荔媛、百年保險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馮軼舟、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張婧、江蘇第五公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郭雷雨、交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文昊、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孟棋、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劉雄、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劉洋 唐粵、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付強 黃韋涵、前海開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梁策、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王冠軼 張維璇、瑞銀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丁寧、北京永瑞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武雪原、上海貝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黃穎峯、上海道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陳躍雄、上海玖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孫健、上海坤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焦慶、上海名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王友紅、上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劉俊 方軍平、上海申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朱曉亮、上海湧樂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嶽雄偉、上海世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陳之璩、深圳市德遠投資有限公司陸志琴、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謝澤林、世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範俊雄、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王景宜、萬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夏清瑩 陳達、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侯文生 溫震宇、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盧可欣、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鄧文鑫、新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趙強 張帥、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姜惦非 龐倩倩、興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侯吉冉 景瑩、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廖歡歡 高觀朋、財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楊燁 李宇軒、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仇文妍、興證國際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楊海盟、長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徐小勇、長城財富保險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楊海達、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馮源 萬延燊、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郭堃、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劉雯蜀 葉光亮、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林敏傑、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王之昊 譚哲賢、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孫聰、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黃淨 吳雨萌、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李璐昕、中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陳周飛 高豐臣、中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李寧寧、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徐偉、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聞學臣 王雪晴、中信保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孫浩中、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徐正源 朱珏琦、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朱戰宇、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丁子惠、中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趙勇、東方阿爾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潘登、重慶德睿恒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江昕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

問:公司後續技術和產品的開發節奏?公司是否在儲備其他 AIGC 功能與應用?

答:首先,公司將繼續提升大模型的能力,通過大半年的技術研發、數據積累與訓練,一系列原產品和部分創新產品已開始逐步應用相應原子能力,以推進產品的 I化,並繼續佈局更多創新型生產力產品。

此外,公司還將着力推動資源素材的 I 化生產,以滿足創作者的定製化內容需求。萬興作爲一家用戶驅動型全球軟件與服務提供商,具備豐富的用戶基礎,可通過用戶使用反饋及時獲取市場需求和技術優化建議等信息,反哺公司大模型及相關技術的更新迭代,進一步優化產品質量、效果,利用數據飛輪實現技術、產品相互驅動的正循環。

問:對 B端業務的具體想法和策略?計劃如何拓展政企客戶?

答:公司 B端業務在過去幾年保持穩健增長,其中 2023年同比增長 36%,業務輻射全球。從戰略角度來看,中國市場作爲全球用戶規模最大的市場之一,公司認爲其 B端業務也將有一個巨大的空間。

目前,公司已設置專門的政企團隊,該團隊在全球範圍內開展業務,2023年公司實現中國聯通、中興通訊、一汽集團等企業的復購、增購,新增中國移動、中海油集團、迪拜石油局等全球客戶合作。未來,公司將通過更優質的產品,推動與知名企業合作,持續提升品牌知名度,並通過貼合用戶的素材資源與服務帶動政企業務的穩步提升。

問:公司如何保持產品競爭力和公司業務穩步增長?

答:公司始終堅持以“讓世界更有創意”爲使命,秉承“質量爲本,客戶至上”的經營理念,未來將繼續通過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在夯實已有資源和技術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需求洞察機制,加強技術研發的場景適配能力;借力深厚的技術基礎和快速產品研發運營經驗積累,深入垂類生產力場景,推動新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打造強競爭力、強協同性的數字創意產品矩陣,實現更多創新、智慧功能和玩法,提升公司產品競爭力。

公司也將積極深化與國內外技術廠商、知名企業的合作,以提升通用技術能力與品牌知名度,積極構建 I 生態矩陣,發揮本土化營銷推廣和用戶運營能力,以實現產品綜合競爭力和品牌知名度的持續提升,保障公司營收可持續增長。

問:公司爲什麼要做國內市場,國內市場的經營策略與國際市場有什麼差異?

答:公司進入國內市場並非偶然選擇,而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階段。過去,公司在海外市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隨着時代變化,技術日新月異,需要以全新的思路去管理與運營公司業務,我們必須從過去的營銷思維轉變爲產品思維。而國內市場作爲全球用戶規模最大的市場之一,是我們更緊密、更深入了解用戶需求,更精細、更全面打磨產品的試煉場,因此,我們會在不斷拓展國內業務的同時強化產品力,實現海外市場用戶需求的更好覆蓋。

作爲全球市場的一部分,中國市場對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司一直以來始終堅持全球化戰略,視中國市場爲實現遠大目標的一個關鍵支撐。在推進中國市場時,公司始終堅守產品爲王的原則,注重研發和技術投入。面向用戶提供本土化的產品與服務綜合方案是公司經營國內市場的核心策略,與行業主流廠商和知名公司緊密合作也能有效幫助公司拓展國內市場。

問:公司對 2024年業務發展規劃與展望?

答:我們認爲 2024年將成爲 I視頻創作的元年,對萬興來說今年是充滿機遇的一年。隨着後續公司天幕大模型技術在 Filmora/萬興喵影等產品上的充分落地,有望明顯提升產品智能創作體驗。

當前大模型的成熟能力主要集中在文本、圖片領域,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對公司產品的賦能效果,特別在視頻類產品上的應用有限。自去年年底以來,公司加速了對 Filmora/萬興喵影的重構,後續將重點規劃視頻智能剪輯相關功能,在視頻創作的各個環節爲用戶提供更全面的賦能,支撐用戶從構思、素材生產、粗剪到精剪等各個環節的內容創作提效與優化。視頻創意產品在 2024年仍然會成爲公司的重要增長動力之一。與視頻創意產品不同的是,文檔、繪圖產品如萬興 PDF、億圖腦圖和墨刀等,能更大程度受益於文本大模型成熟帶來的智能化內容生成和智慧編輯等創新能力,有效提升用戶創作效率。隨着視頻大模型的進一步升級,各文本、圖片大模型進一步成熟以及視頻大模型逐步升級,將爲公司的原有用戶帶來更多的商業價值,助力公司業務穩步增長,也爲應用端的爆發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音視頻技術的逐步成熟和發展,也給公司雲端產品快速突破、高頻創新提供了良好的試驗池,有望讓公司基於敏銳洞察、高頻迭代的研發機制快速獲得商業變現機會,以帶動收入增量擴展。總體而言,基於對外部技術發展趨勢,綜合公司多種場景業務發展策略,公司對未來的業務增長充滿信心。

萬興科技(300624)主營業務:主要從事視頻創意、繪圖創意、文檔創意、實用工具類軟件產品與服務的設計、研發、銷售和運營。

萬興科技2024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3.58億元,同比上升0.9%;歸母淨利潤2564.98萬元,同比上升22.99%;扣非淨利潤2276.79萬元,同比上升26.59%;負債率13.94%,投資收益78.81萬元,財務費用-372.96萬元,毛利率94.5%。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14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9家,增持評級5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爲112.78。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圖片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淨流入1.7億,融資餘額增加;融券淨流入0.0,融券餘額增加。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與本站立場無關,如數據存在問題請聯繫我們。本文爲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