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玄学投资”要栽?隋广义涉嫌操纵股价,鼎益丰控股忙澄清:他辞职四年了

“玄學投資”要栽?隋廣義涉嫌操縱股價,鼎益豐控股忙澄清:他辭職四年了

時代財經 ·  02/27 18:23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金子莘

號稱精通“玄學投資”的鼎益豐這次可能真的栽了。

2月26日,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下稱“香港證監會”)宣佈,已在原訟法庭對鼎益豐控股集團國際有限公司(鼎益豐控股;00612.HK)前主席兼非執行董事隋廣義及另外20名人士展開法律程序,並尋求向投資者作出賠償。該份文件中提及,以上人士涉嫌在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9月14日期間操縱鼎益豐的股份。

鼎益豐控股2月27日發佈澄清公告回應,稱隋廣義已於四年前辭去其於公司擔任的所有職務,包括非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以及董事會投資者關係委員會成員,均自2020年1月22日營業時間結束起生效,不過,目前隋廣義仍舊是公司主要股東。

鼎益豐控股還表示,公司董事會正就香港證監會新聞稿所述的“傳訊令狀”諮詢其法律顧問,並將於適當時候另行刊發公告。

此次並非監管首度“關注”鼎益豐。2023年2月19日及11月21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曾兩度公開發文,提示鼎益豐的相關投資風險。自2023年8月起,就有多名投資者反饋,此前一度準時兌付的鼎益豐相關理財產品延期兌付。

2024年1月,鼎益豐在投資人微信群發佈“重大利好通知”稱將發行數字期權。對此,財經評論家程大爺告訴時代財經,“所謂的‘數字期權’轉型,引導投資者進行所謂的數字期權合同轉換,或許是穩住投資者的‘緩兵之計’。”

28e46274a3074e72af01b159f9451732.jpeg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高管“甩賣”股份

早在2021年,鼎益豐控股多名高管就已開始密集減持,可以說是“降價大甩賣”。

隋廣義離任後的2020年,鼎益豐控股於3月及10月完成兩次新股配售,分別以2.72港元/股及2.31港元/股配售6636.8萬股及2400萬股,分別募資1.81億港元及0.55億港元。據當時的公告稱,配售事項之所得款項淨額用於投資上市及非上市證券以及用作營運資金。

然而,2021年開始,多名鼎益豐控股高管開始大舉減持。值得關注的是,高管減持的同時,2022年和2023年,鼎益豐控股又曾多次配售新股,募集金額共計4.41億港元。

據Wind數據,最先開始減持的是鼎益豐控股的執行董事張曦,僅2021年9月10日至10月22日一個多月期間減持合計18筆,減持股份數達530萬股,估算金額約爲1708.81萬港元;2022年4月26日~29日,張曦再度減持4筆,合計減持股份77.66萬股,估算金額約290.30萬港元。至此,張曦兩次密集減持合計高達607.66萬股,套現約1999.11萬港元。據鼎益豐控股的公告,張曦減持的股份中,多筆是因行使期權而分配的新股份。

張曦自2013年2月起加入鼎益豐控股,目前還擔任鼎益豐控股的投資總監及薪酬委員會成員。據鼎益豐控股2022年年報,其當年酬金達263.3萬港元。

緊隨其後,陸侃民、張愛民、張強、王夢濤、荊思源、梁家輝(2024年1月離任)等鼎益豐控股董事會成員及高管在2021年至2023年間密集減持,減持時的每股均價一度高至4.45港元/股,至2023年年底跌到0.96港元/股。儘管股價大幅縮水,但高管們減持熱情不減。

香港證監會此次指出,鼎益豐控股隋廣義及另外20名人士涉嫌在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9月14日期間內操縱鼎益豐的股份。據Wind數據統計,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9月14日期間,鼎益豐控股股價暴漲81.93%,期間股價從最低的6.71港元/股最高漲至16.99港元/股。

監管啓動法律程序也讓鼎益豐控股2月27日開盤時一度跌超40%,截至當日收盤,該股跌23.61%,報1.10港元/股。

爆雷後再造新騙局?

在不少投資者反映鼎益豐相關理財產品停止兌付的情況後,2024年1月10日,鼎益豐投資人的多個微信群中流傳了一則《鼎益豐國際資產管理集團全體投資者重大利好通知(2024年第1號)》。

該通知稱,“鼎益豐國際資產管理集團正式申請在國際數字資產交易所上市,以鼎益豐國際資產做爲底層資產進行錨定。按着資產估值在國際數字資產交易所發行的等值‘數字期權’進行全球交易,可以在全球全面體現鼎益豐財團的真正價值,讓廣大投資者都獲得資產大幅度增值。”

最爲詭異的是,該通知中表示,所有投資者自2024年1月10日起到2024年9月10日止一律不能退出,封閉八個月。理由是因爲上市統計股權需要固定,不可股數變動。且通知中提出自2月1日起,所有分紅一律按0.5%/月進行。

一名資本市場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這樣的‘數字期權’還採用分紅模式,真是聞所未聞,一看就知道有問題。”

1月17日,鼎益豐控股發佈澄清公告,稱該利好通知並非由本公司發佈,而鼎益豐國際資產管理集團也並非本公司的附屬公司或聯屬公司。

真真假假,鼎益豐一直是一團迷霧。

此前,不少鼎益豐投資人自稱“老鼎”,且最早的一批客戶確實拿到了穩定的分紅收益,所以對鼎益豐忠誠度很高。2023年2月,時代財經曾到鼎益豐辦公地目睹了其晨會現場,數十人在會議廳內誦讀《道德經》。而2023年以來,鼎益豐的“玄學投資”備受質疑,不少“老鼎”購買的理財產品延期兌付,向理財經理贖回也並未成功。

不僅如此,鼎益豐還製造了奇輪文化等馬甲,宣稱“傳承中華文化,讓藝術點亮生活”等經營理念。該公司公衆號簡介中指出,奇輪文化是近三年來中概股赴美上市成功的唯一一家中國文化產業公司。實際上,奇輪文化僅是於美國OTC市場掛牌。關於奇輪文化,時代週報曾實地探訪,詳見:《鼎益豐陷爆雷風波,“玄學投資”或失效,創始人旗下公司奇輪文化要美股上市?》

對於鼎益豐的系列操作,財經評論家程大爺告訴時代財經,“作爲一家上市公司,鼎益豐的盈利模式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它僅僅憑藉核心人物隋廣義的個人‘魅力’而吸引大量投資者將資金交給他去投資,而隋廣義發明的那一套所謂的‘禪意投資法’雖然講得神神叨叨,卻如空氣般虛無縹緲。”

程大爺表示,“任何市場,投資者教育都任重而道遠,讓投資者相信常識,拒絕被洗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對於已經延期兌付的鼎益豐投資者,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金融理財分析師徐夢婷及律師官招陽向時代財經表示,結合過往辦理金融理財案件的經驗,在公安機關立案之前,投資者可以通過儘快起訴、保全等措施維權;對於存在非法集資嫌疑的,會被移送公安機關立案,投資者可以通過向公安機關提交投資合同、投資付款憑證等資料說明損失情況。

同時,徐夢婷建議投資者在投資理財過程中,要選擇合法合規的渠道購買合法理財產品,重點關注公司有無資質、理財產品是否受到監管、投資者是否有門檻等,務必警惕“原始股轉讓”“積分返現”“養老投資”等爲名的高收益產品,或“保本”“保收益”類似的產品,這類產品是爆雷的高發地帶。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