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暗流汹涌!美国科技股扛不住了!

暗流洶湧!美國科技股扛不住了!

智通財經 ·  2021/12/17 19:59

9月以來最大跌幅!

納斯達克100指數週四下跌2.6%,抹去了前一個交易日2.4%的漲幅。

在三大指數中,納斯達克100指數的跌幅最大,該指數近期每一次下跌都是一大跌幅。拋售可能是對鮑威爾關於利率政策的強硬言論的延遲反應,同時該下跌發生在週五「三巫日」(triple witching)之前,其中該指數主要的盈利大公司也收到了這些消息的衝擊。

美股大型科技股全線走低。費城半導體指數也抹去了美聯儲會議之後的漲幅,跌幅超過4%,創下5月份以來的最差表現。

1科技股還是沒能抗住加息前景

交易員指出,軟件製造商公司Adobe(ADBE.US)這家一度令人垂涎的受益居家概念因銷售預期不佳失去了一些光彩。與此同時,蘋果公司開發無線芯片的計劃加劇了人們的擔憂,即在這個本已擁擠的行業,競爭將會加劇。

週四的回落與週三的情況大不相同。美東時間週三,在美聯儲採取了比預期更為強硬的立場,將縮減購債規模速度提高了一倍,並預計明年加息三次後,科技股異常領漲股市。儘管一些投資者認為股市的最初反應證明瞭該行業的實力,但其他人則將週三的上漲歸因於期權交易員削減了股市會很糟糕的對衝頭寸。

圖片

National Securities首席市場策略師Art Hogan在電話中表示:「週三市場出現了平倉。週四的問題是:我們如何在預期利率温和上升的情況下,為明年或下個季度做準備?你不得不認為增長型公司的市盈率較低。」

2屢次美聯儲會議後出現「第二天逆轉」 

到目前為止,美聯儲的三次會議都顯示出了第二天的逆轉。標普500指數在9月美聯儲做出決定後幾乎沒有變動,當時鮑威爾首次就美聯儲的刺激舉措發出強硬信號。第二天,由於投資者更加重視鮑威爾對經濟的樂觀評估,該指數飆升1.2%。

同樣地,債券投資者花了一天時間來消化11月的決定,當時鮑威爾證實美聯儲將開始縮減債券購買規模。在這一鷹派消息的推動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推高至1.6%,然後在第二天逆轉,利率下降了8個基點。

在美聯儲最近16次會議中,標普500指數有10次在會議後頭兩個交易日反轉。

美國銀行財富管理高級副總裁Bill Northey週四表示:「貨幣政策宣佈後出現一些波動並不罕見。但最終,這個問題不會在交易日中得到解決,而是會在未來幾個季度中,隨着美聯儲頒佈這項新政策,通過經濟傳導影響通脹和增長以得到解決。」

3蹺蹺板到底是「彈性」還是隱藏了的疲弱?

omicron的迅速傳播加劇了投資者的擔憂。這在美國國債市場表現得最為明顯,國債收益率持續走低,投資者擔心新的限制措施可能損害經濟。

股市投資者轉而拋售今年大部分時間表現優異的股票,以及那些受明年加息影響面臨借貸成本上升的股票。

Charles Schwab & Co首席投資策略師Liz Ann Sonders稱:「因為該板塊今年一直在大幅漲跌,蹺蹺板式的波動不是個新市場行為的本質。儘管今年人們都在關注「市場的彈性」,但從本質上看,市場表面之下隱藏着更多的動盪和疲弱。」

投機性股票週四跌幅更大,利率上升的前景繼續打壓其估值。一籃子尚未盈利的科技股下跌超過4%。該指數自1月份以來下跌了24%,今年可能是自高盛集團2014年開始跟蹤該指數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年。

4美銀:科技股出現「全面投降式拋售」

曾大舉買入高增長股票的對衝基金,現在正爭相減持科技股。在高盛大宗經紀商數據中,對衝基金持有的軟件和互聯網股相對於基準指數的比例已降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

Cornerstone Macro LLC 期權主管Danny Kirsch表示:「Adobe 缺少收益似乎產生了連鎖效應,也看到成長型/非盈利科技公司恢復了美聯儲會議之前開始的下跌趨勢。這次的不同之處在於蘋果,一些一直橫盤高位的大盤股現在也在走低。」

美銀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在緊縮政策開始之前,作為13年牛市的重心,大型科技股已經出現了「小裂縫」。Hartnett指出,在投資者持倉「顯示出全面投降式拋售」。

圖片

(圖片來源:彭博)

根據Hartnett的説法,通貨膨脹總是先於經濟衰退,「就如非常高的體温,必須經歷緊縮政策或經濟衰退來降低體温,才能使身體恢復正常,並確保未來的健康。」

美銀指出,由於通脹失控,「第一次加息時買入,倒數第二次加息時賣出」(buy the first hike, sell the penultimate rate hike)這句經典名言並不適合於當前的市場環境。

與其他市場不同,標準普爾500指數由科技股和FAANG股主導,如果科技股泡沫被戳破,整個市場就會「崩潰」。

納斯達克指數廣度的惡化也是一個問題,這是自科技股泡沫達到頂峯以來未見的。Crescat Capital的Tavi Costa的數據顯示,65%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成分股低於200天移動均線。

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Albert Edwards表示:「面對目前面臨的一些重大威脅,以某種形式(IT行業)或另一種形式(FAANG)主導了本輪牛市的美國科技板塊似乎堅不可摧。」「但我們以前也見過類似的衰退漩渦,最近一次是在雷曼兄弟破產之前。」

編輯/irisz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