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港股迎配置良机?央行发声,机构看多,恒指明年或上28000点

港股迎配置良機?央行發聲,機構看多,恆指明年或上28000點

Moomoo News ·  2021/12/11 01:11

當前,港股市場正處在底部區域。央行發聲,機構看多,最好的配置時機或許已經悄然到來。

央行表態: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12月9日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與展望」聯合研討會上發表致辭表示,展望未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機遇與挑戰並存。人民銀行將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易綱表示,我們將持續優化各項金融市場聯通機制,更好地滿足投資者的需求。香港可繼續改善金融市場服務,鞏固在全球金融市場的領先地位。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滬深港通、債券通、跨境理財通等機制為切入點,擴大人民幣計價產品體系,完善風險管理工具。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也表示,會充分發揮香港在全球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優勢,支持香港更好地參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同時,抓住全球金融科技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契機,深化內地與香港在更深層次、更廣泛領域的合作。

中概股「迴流」熱潮或繼續提速

此前,中美對中概股的監管角力,觸發中概股退市憂慮。而轉赴香港上市,或將成為新經濟企業的最佳選擇。

對此,港交所前行政總裁兼全國政協委員李小加認為,短期來説,會對港股產生局部影響,利好既得的機構。李小加表示,長期來説,香港的角色是要讓全世界擁抱中國。這要理解機會是從中國來的,市場上資金的動力都是流向中國,香港的角色是一個平臺,「讓兩邊人高興、都不打架」,才可以發展。

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也表示,環球資金流現仍持續流入與內地經濟相關的資產,未見有外國投資者對中概股問題感到擔心,相信國際資金會續流入。他指出,香港一直都是良好的橋樑,連接內地及國際市場或投資者,在互聯互通方面均有條件擴大及深化,改善跨境理財通的銷售流程,以及推出有助風險管理的產品。

畢馬威近期發佈了《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2021年第四季度回顧》。報告顯示,今年內地A股市場首次公開招股預期涉及495宗交易,集資總額料達5,650億元新高。香港繼續是新股上市的熱門之選。同時預期今年香港錄得約110宗上市交易,集資總額料將達3,560億港元,而總計內地和香港新股上市量遊佔全球25%。

2022年港股迎來「找尋自信式」上漲,恆指有望觸摸30000點

1)貝萊德:現在是建倉中國股市的良機,尤其青睞成長型股票

全球最大資管機構貝萊德(BlackRock)正在削減對印度股市的投資,並因中國股市估值有吸引力而對中國股市更加樂觀。「估值現在是關鍵,」貝萊德亞太區主動投資主管Belinda Boa表示,「相較於印度今年的表現,我們在中國股市中開始獲利,並對中國成長型的股票更加樂觀。」

據悉,貝萊德已經重新調整了其以亞洲為重點的投資組合,對中國股票的持倉頭寸從減持到中性,並縮小了對互聯網服務公司減持的預期。

$華夏精選大中華科技基金(HK0000165453.HK)$

$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LU0056508442.HK)$

2)興業證券:港股2022年「找尋自信式」恢復性上漲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預計,港股2022年「找尋自信式」恢復性上漲,恆指有望觸摸三萬點。

首先,隨着內地房地產風險的緩解,2022年恆指中的內房股和內銀股估值有望修復。

其次,互聯網的產業政策環境改善,配置吸引力提升。互聯網作為港股的中流砥柱,2021年「被規範」,2022年則是「在規範中發展」,短期估值性價比凸顯。

第三,香港和澳門本地的權重股短期受益於「通關」,長期受益於中國財富管理髮展。

$滙添富中港策略基金(HK0000130705.HK)$

3)交銀國際洪灝:港股明年跑贏全球指數機會大,看好三大板塊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洪灝表示,現時估值比去年3月更低,經歷一年半的復甦,認為經濟不會較去年差,若內地和香港通關,對香港經濟有明顯幫助,情況不會比去年差,現時市場很大程度反映市場恐慌,又指「底是最兇險,看得到找不着」,與其撈底,不如將投資視線放長,才能忍受短期波動,看好互聯網、消費及能源股。

$景順環球消費趨勢基金(LU1887442140.HK)$

$百達精選品牌基金(LU0280433847.HK)$

4)中金:港股處在佈局區,靜待催化劑

中金表示,近期美股波動加大、風險已經在釋放,中國穩增長政策可能逐步發力,也使得港股可能逐步具備邊際正面催化劑,我們對未來港股12個月表現持積極態度,關注海外市場及中國穩增長政策進展來逐步佈局。

中金還指出,情緒層面已經極度悲觀。目前市場情緒類似於18年底到19年初的時間段,港股醫藥流動性已經枯竭,IPO發行也遇到了很大壓力,疊加這次中概股帶來的再次大跌,根據歷史經驗來看,已經到了極度悲觀的狀態。

核心標的估值已經進入合理區間。今年以來,經過大幅的下跌,港股醫藥的估值已經進入了合理區間,配置性價比在逐步提升。港股醫藥標的整體比純美股有一定溢價是合理的,因為中國臨牀難度目前依然比美股要低,供給相對稀缺,可以擁有一定溢價。

$惠理醫藥行業基金(IE00BSM8VZ90.HK)$

5)建銀國際:港股有望迎來估值修復的窗口

建銀國際首席策略師趙文利表示,「明年政策的穩定性和可見度預計比今年要好,今年受政策影響比較大的行業,明年在政策的邊際影響上應該比今年要弱化許多。」

港股在經歷過痛苦的一年後,相信明年上半年可見到「曙光」,有望迎來估值修復的窗口,預計全年恆指波動區間在22000~28600點,國指波動區間在7600~10500點,科指波動區間在5800~7500點。

6)瑞銀同樣看好2022年港股走勢,預計回報率在7%-13%,恆指目標27000點

瑞銀預計2022年港股回報率在7%-13%,MSCI香港指數和恆生指數的目標位分別設在12400點和27000點。

瑞銀表示,香港與內地有望恢復通關將推動部分企業盈利復甦,在增長放緩、流動性趨緊和實際收益率上升的情況下,香港銀行股、通關受益股和高股息收益率股票將在2022年跑贏大盤;看好澳門博彩股和香港零售股。

$惠理中華匯聚基金(KYG9317Q1047.HK)$

big

編輯/yabo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