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频频参与定增 基金积极布局“专精特新”标的

頻頻參與定增 基金積極佈局“專精特新”標的

證券時報APP ·  2021/11/14 19:58

在北交所即將開市的背景下,除了直接在二級市場買入相關標的,參與“專精特新”中小市值公司定增項目成為多家基金管理人佈局相關投資機會的重要策略。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下半年以來有884只公募基金動用267.7億元參與了74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項目。其中,小市值公司尤其受到青睞,上述74家上市公司中有50家公司市值在200億元以下,佔比超過三分之二。

從行業分佈來看,上述公司以計算機應用、專用設備、通信設備居多。此外,天和防務、愛樂達等航空裝備類,瑞普生物、金河生物等動物疫苗類,以及長高集團、神馬電力等高低壓設備類公司的定增項目受到了多隻基金的青睞。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定增項目中還頻頻閃現明星基金經理的身影。比如楊鋭文管理的景順長城創新成長、景順長城環保優勢等5只基金,董晗管理的景順長城景氣成長,以及過鈞管理的博時新收益、博時信用債券,合計以3.5億元參與士蘭微定增項目。張城源管理的華夏磐利一年定開、李俊管理的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合計以9500萬元參與中際旭創定增項目。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精選成長、楊棟管理的富國均衡優選等4只基金、畢天宇管理的富國高端製造行業等2只基金、孫彬管理的富國滬深300基本面精選、樑辰管理的財通內需增長12個月定開,合計以2742萬元參與航天電器定增項目。

楊鋭文在基金三季報中提及了對“專精特新”的看法。他表示,從更長視角來看,優質的科技龍頭白馬股以及具有“專精特新”特徵的中小市值龍頭股充滿投資機會。中國製造業在升級,規模不再是首要目標,而是要在高附加值產品上形成突破,這就需要湧現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隱形冠軍”。

滙添富科技創新混合基金經理劉江也在基金三季報中表示,隨着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科技型中小企業未來充滿發展機遇。

“我們有一套投資中小企業的方法論:在有變革機遇的行業內,挑選前景好的產業環節,尋找可靠的團隊,選擇合適時點以合理的估值投資,在較長的持股期內,對產業和公司進行定期跟蹤,適時動態調整。”劉江説。

具體到行業選擇,上投摩根領先優選混合基金經理王麗軍表示,將充分挖掘生物醫藥、光伏、新能源汽車、軍工、半導體、機械、化工領域有核心技術門檻、具有“專精特新”特徵的細分行業龍頭公司。

國泰金鑫股票基金經理申坤認為,中證500指數和中證1000指數的成分股中有大量具有“專精特新”特徵的公司,結合當前景氣度,主要看好新能源、儲能、半導體、新材料、信息化等領域的中小市值公司。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