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凯联资本袁振波:“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还是不是伪命题?

凱聯資本袁振波:“雙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車還是不是偽命題?

投資界原創 ·  2021/11/08 22:10

2021年11月3日,由寧波市鄞州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清科創新中心舉辦的“2021寧波綠色經濟產業投資論壇暨節能環保項目投融資路演”圓滿舉行。本次活動是2021年第三屆“萬有鄞力”大會的專題活動之一。

會上:凱聯資本投資總監發表了《“雙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車行業黃金拐點到來》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凱聯資本的投資總監袁振波,主要負責凱聯在汽車和新能源領域的投資。汽車領域是凱聯重點佈局方向,我們投了中國最大的汽車設計公司阿爾特、汽車電子龍頭公司經緯恆潤等公司,有一個項目和寧波關係比較大,就是投了中車新能源,主要是做超級電容和儲能的。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雙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車行業黃金拐點到來。新能源汽車説了很長時間但滲透率一直不高,尤其是在2018年到2020年一直維持在5%左右,很多人説新能源汽車是不是一個偽命題?從目前發展來看,我們確定新能源汽車這一塊,不是一個偽命題,而是快速發展、潛力巨大,未來幾十年是機會比較大的領域。

我的分享分三個方面,第一是在雙碳背景下,不存在偽命題;第二是新能源汽車行業黃金拐點到來,分析一下新能源汽車現狀;第三是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加速成熟。

第一個,整個雙碳的路徑是2030年實現碳達峯,2060年實現碳中和,也就是碳排放和碳吸收要達到平衡。整個碳排放的來源大約分為三個方面,能源活動、工業過程、農業,重點在於能源活動,它佔了碳排放的85.5%。其中又分為兩塊,一個是能源生產,再一個是終端能源消費。在能源生產方面,真正的碳排放是化石能源,太陽能、風能、水能等非化石能源是沒有碳排放的。二次能源的話,氫能和電力是清潔能源,最終要通過交通、鋼鐵、水泥等進行消耗。可以看到整個碳排放過程汽車佔了非常重要的比例,所以要實現“雙碳”目標,汽車產業升級非常重要。

汽車產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什麼地位?汽車產業整個產業鏈非常長,包括了前端的設計,中端的製造,後端的銷售等。整個汽車產業對於中國貢獻非常大,比如税收佔了13%,拉動就業4000多萬,GDP超過了8.5%。再看一下汽車銷量情況,中國的汽車銷量連續11年全球位列第一。2018-2020年出現下滑,2021年上半年的數據非常好,預計今年達到2018年的水平。新能源汽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整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到2021年上半年達到了7.8%,我們預計全年會超過10%以上的滲透率。

為什麼我們國家要發展新能源汽車?從兩個角度分析,從能源角度來看,中國72%的石油是通過國際通道,一旦發生石油危機對於整個國家的經濟活動,生活影響巨大。無論是石油還是煤炭,這一塊其實是非可再生能源,再過幾十年以後可能這個能源就不存在了,這是我們的劣勢。優勢方面,煤炭資源非常豐富,可以用煤炭進行發電,用稀土製造電機,用鋰製造電池,不受制於人。另外可以進行多種發電方式,包括新能源發電,工業副產氫也可以供400多萬輛氫燃料汽車使用;從技術角度來看,之前國家想用市場換國外的發動機、變速器的技術,但是效果不理想,所以國家提出了彎道超車,因為我國在電池、電機、電控這塊技術國際領先,產業鏈也很成熟。氫燃料汽車這塊與國外巴拉德、豐田等有差距,預計要經過5-10年能趕上,經過這幾年的快速發展,可能比預計要快。

20182020年,有很多人聊新能源汽車,之前是靠補貼,他們覺得這個是”偽命題“。到今年周圍的人沒有再提過“偽命題”這個事情,綜合來看,新能源汽車已經從有部分人質疑的“偽命題”變成了一個真確定的事情。

接下來講一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情況和發展階段。新能源汽車這一塊,國家已經把它提升為一個戰略性的高度,在宏觀政策、財税、技術、管理體系方面頒佈了很多政策。整個新能源可以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2011到2013年是導入期,就像現在氫能燃料,幾千輛的狀態,整個導入期國家要傾入比較大的精力。

從2014-2017年這個階段是爆發期,國家的補貼政策也非常明確,湧現了一批新能源車企。到2017年,有將近80萬輛的銷量。2018-2020年這個階段銷量基本維持不變,因為前幾年技術不成熟,把控不嚴的車企進入,從而導致了補貼產生下的亂象,通過幾年消化,優勝劣汰了一批企業,促進優質的企業成長快速。2021年是逐步成長期,這個階段像比亞迪、蔚來、小鵬汽車等質量比較高的車企快速成長。

整個國家規劃是到2020年滲透率是5%,到2025年滲透率要達到20%,根據上半年的數據,整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已經接近於去年的銷量。預計今年可能達到240萬輛,2025年滲透率達到20%,這個目標是比較容易實現的。

從月度數據看就比較明顯,20182020年是一個波動的過程,到2020年下半年至今是滲透率逐步提高的過程,2021年六七月份滲透率達到了15%,十月份,可能這個數據已經達到了20%,我們預計全年的滲透率大概率超過10%。同時,也可以看到,新能源車企的股價升高,特斯拉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新能源車企,28美元多漲到了1000多美元,比亞迪去年年中的時候在36元,今年漲到了300多元,蔚來汽車也是從2019年底的低谷快速反彈。

最後看一下新能源汽車整個產業鏈的情況,可以看到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不同,燃油車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換成了現在的電機、電控和電池,之前變速箱和發動機基本上是佔整車25%的成本比例,到了新能源汽車這一塊,“三電”已經佔整車成本的將近50%,尤其是電池這一塊,就佔了3.8%,一二級市場也非常關注電池產業鏈的發展階段。

所以我們後面主要講電池的情況。看一下動力電池產業鏈,從上游的材料到中游的電池組裝,再到下游的消費。上游有正負級材料,隔膜、電解液等,其中正極材料佔電池成本最大,中游是一些電芯、電池包等,下游消費端主要是汽車用電池、儲能電池。為什麼説現在電化學儲能發展迅速,因為新能源汽車發展使得整個電池產業鏈快速成熟,成本降低,完全有經濟性了,疊加電池不受地域的限制等優勢,整個儲能產業的產業發展。

再看一下各種類型動力電池的出貨情況,三元和磷酸鐵鋰出貨量佔99%以上,鈦酸鋰和錳酸鋰佔比很小。未來35年還是三元和磷酸鐵鋰佔據絕對主流。從20182021年上半年整個電池行業出貨量情況可以看出,這3年半的時間裏面,電池企業排名基本上變化比較小,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一直是佔到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寧德時代2018年市場佔有率在40%左右,20192021年上半年基本上維持在50%,市場佔有率非常高。

我們投了中航鋰電,2018年的排名是第九,市場佔有率為1.27%,2019年上升到第六,市場佔有率達到了2.39%,在2020年市場佔有率達到了5.58%,2021年上半年排名已經上升到第四的位置了,市場佔有率超過6.9%,是動力電池行業的一匹黑馬。

我們在第二季度花了大量的力氣做了一張圖表,這個圖表是這些電池企業和主機廠的配套關係圖,寧德時代幾乎和所有的國內外主機廠包括新勢力都有合作,比亞迪還是供自己使用比較多一點,和長安、北京汽車等也有合作,中航鋰電已經拿到了長安、廣汽的一供位置。

寧德時代發展非常快,對全產業鏈進行了積極佈局。上游資源端,境內參股了天宜鋰業和騰遠鈷業,國外也參股了眾多的鋰資源和鎳資源公司;中游加工製造端,重點佈局正極材料和鋰電池製造設備以及深度綁定主機廠成立合資公司;下游積極參股儲檢充領域公司。另外,寧德時代在其他汽車相關領域也進行了佈局,在芯片領域參股了地平線,在自動駕駛領域參股了贏徹科技,在換電、專車服務等細分領域也有它的身影。正是因為有動力電池業務快速發展及全產業鏈的佈局,才支撐起了寧德時代1.6萬億的市值。

我們分析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迎來更加快速的發展,在“雙碳”背景下,確定性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迎來黃金拐點。創業企業會繼續加入,我們投資機構也會持續佈局。

未來,很有可能汽車這一塊完全實現電動化,國家規劃在2025年滲透率達到20%,現在這種發展速度完全可以達到30%,甚至是更多。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了,謝謝大家!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