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三种方法教你如何赚“预期差”的钱

三種方法教你如何賺“預期差”的錢

思想鋼印 ·  2021/11/02 11:57

來源:思想鋼印

追求確定性,一切不輕信

投資新手最大的特點是「聽到什麼信什麼」。

分析師研報説,供需差帶動高景氣,短期產品價格有望維持高位——好好好,買買買。

上市公司財報上説,本季利潤不及預期,系加強銷售網絡建設、投入加大導致,加上研發費用大幅支出,有望提升產品競爭力——好好好,當然選擇原諒他,加倉。

大V説,市場競爭已現放緩,拐點將至,黎明前的黑暗不能被主力騙走籌碼——好好好,做時間的朋友,最後的倉位全部押上。

只有狠狠地吃過幾次大虧,才會明白世道之艱難,大部分公司的美好願景最終無法足額兑現。只有那些少數從來不讓人失望的公司,才擁有投資中最寶貴的東西——確定性。

正是因為幾乎不讓投資者意外,海天味業和愛爾眼科才會有那麼高的估值,而隆基股份、貴州茅臺的某一季財報讓人失望,也不會讓投資者拋棄。

想想以前,年輕不知「確定性」好,錯把「高增速」當成寶,覺得高確定性的公司,增速不性感,估值又貴,很難賺到大錢。

但確定性的投資,賺的就是「業績增長的錢」。

高確定性的公司,持有時間都會很長,估值就算買貴了30%,持股超過五年,攤平下來並不算什麼。而那些確定性一般的公司,持有時間能有一年就不錯了,高估值對盈利的影響是致命的。

理解了投資中確定性的妙處,投資者才算進入了成熟期,才能在各種數據中尋找難以被改變的商業邏輯,包括行業空間、競爭格局、商業模式,等等,具體如何判斷企業的確定性,我的很多文章中都寫了。

當追求確定性牢牢地印在投資者的潛意識中,投資者最大的改變就是——對什麼都不信了。

這個公司怎麼會有這麼高的毛利率,它怎麼維持呢?

快速擴張渠道?那會不會利潤還沒出來,先被成本拖死了?而且管理能力跟得上嗎?

產能擴張一倍?未來的需求有這麼多嗎?

產品供不應求連連漲價?產品到了消費者手裏了嗎?還是都被經銷商囤起來了?

有了這樣的挑剔,你能買的就只有那些人盡皆知的大白馬了,這些公司大部分時間都在高位震盪,有時還會因市場的「確定性偏好」而出現估值泡沫,除非在系統性風險時大膽加倉,否則很難有超額收益。

所以,即使理解了確定性在投資中的重要性,大部分投資者在追求了一段時間的確定性之後,都會忍不住嘗試更有挑戰性的投資方法——預期差。

我們不同於市場的看法是……

有一句話:投資是認知能力的變現。那怎麼變現呢?判斷確定性是一個思路,而找預期差是另一種思路。

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市場普遍的看法,結果就形成了股價,看法的變化形成股價的波動。預期差就是尋找你比市場普遍認知更高明、更準確的地方,看到大部分人看不到的東西,那你就有機會在股價上漲之前買入,下跌之前賣出。

所以,現在很多研報中都有這麼一頁:「市場普遍的擔憂是……」,「而我們不同於市場的看法是……」

這一部分就是在講預期差。預期差的錢之所以難賺,是因為你既要知道市場是如何看待公司的,又要有自己不同的看法。相比之下,賺確定性的錢,只需要研究公司,不需要關心市場。

去年12月以後,寧德時代的股價因為市值空間的問題,陷入半年的高位震盪,有券商在研報中指出:

擔心市場未來需求和公司產能帶來的高增速,並不能持續,無法消化目前高估值,我們認為儲能電池未來的市場空間和公司的領先優勢,足以讓高增速持續更長時間,找開市值空間。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預期差,今年6月和10月的這兩波上漲,都與儲能電池邏輯被市場更多人接受有很大的關係,可以算是預期差部分兑現行情。

預期差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業績預期差,一種是估值預期差,第三種是產業趨勢的預期差。

黑馬是如何誕生的

先看最常見的第一種:業績預期差。

研究員研究一家公司,無論有多少令人拍案叫絕的大邏輯,最終都要產出一個盈利模型,至少要包括兩項:

1、根據各業務下游需求、價格、產能和產能利用率等因素預測今後幾年的營業收入;

2、根據成本、毛利率、費用率等等經驗值,預測今後幾年的利潤。

很多證券資訊軟件根據多家機構預測的平均值,形成市場的一致性預期,直接影響股價。

如果你對公司的基本面有自己的研究,對下游需求進行了調研,對公司的技術、產能等等,請教了專業人士(或者你就是專業人士),最終得到高於一致性預測的業績,就形成了一個基於業績的預期差。

下圖是寧德時代的一致性預測,從去年三季度開始,券商不斷上調業績預測,特別是2022年的業績預測,一年時間上調了122%,而這段時間寧德時代的股價差不多漲了150%,所以看上去漲的是估值的錢,實際上幾乎都是「業績預期差」。如果你去年開始,始終給2022年的業績更高的預測,你就能賺到這筆錢。

能算準預測業績,可以説是一種最靠譜的投資方法,但也非常之困難:以簡單一點的收入預測為例,你需要了解企業未來幾年產能擴張的計劃,還要預測產能利用率,後者需要你對企業的能力有全面認知;你要預測市場的需求,還要預測價格的變化,後者需要你對行業競爭格局洞若觀火。

特別是市場關注度很高的大白馬,都是行業資深研究員(甚至是首席)盯着,跟高管有私人關係,甚至董祕就是前同事,你很難説自己比他們算的更準。

所以容易看到業績預期差,通常是機構無法覆蓋的三線黑馬公司。

比如ST股,由於大公募買不了,研究機構也沒有積極性,一旦基本面發生變化,率先發現的投資者,就能賺到預期差的錢,比如曾經的ST捨得、ST江特、ST撫鋼,都是今年的大牛股。

另一類是大的產業趨勢中的小公司,一旦發生產品或業務的突破,業績很容易出現預期差。

比如今年的大部分N倍牛股,湖北宜化(磷酸鐵鋰)、聯創股份(PVDF)、永太科技(VC)、森特股份(BIPV)、石大勝華(電池溶劑),等等,都有相同的特徵:

1、這幾家公司都因為新能源行業的邊際變化而預期業績暴增

2、因為過去業績太差或行業不性感,大研究機構多年無人覆蓋而反應不足

3、被一些該領域的長期關注者、大V率先發掘

4、預期差引起私募或遊資的買方研究員或基金經理注意,造成股價的第一波上漲,上漲之後,引發眾多研究機構的覆蓋和推介,再引發第二波上漲,業績兑現前後,又引發第三波上漲

小結一下:大白馬的業績預期差,機會少,對投資者要求極高;黑馬的業績預期差非常明顯,但需要對產業趨勢有預判,對行業裏不知名的三線公司的產品非常熟悉。

業績預期差不容易發現,但準確率高,而另一種「估值預期差」則相反,容易發現,但準確率低。

估值預期差

第二種預期差是「估值預期差」,就是你認為市場對公司的商業模式、競爭格局或行業空間有誤解,導致股價被低估或高估了。

「估值預期差」是投資者最容易找到的預期差,隔三差五就有人跟我説,房地產被低估了(最近沒人説了),四大行被低估了,中國建築被低估了。實際上這是對「估值預期差」的誤解。

一家公司,總有人看好,也有人不看好,股價就是市場看法的中性體現,除非你剛好也是中性觀點,否則你不是覺得高估了,就是覺得低估了,這種「估值預期差」,其實只是立場,而非獨到的見解。

真正意義上的「估值預期差」是能被大多數投資者認可但目前還沒有被認可的估值邏輯,通常兑現不會太久——太久就是被證偽了。

比如我去年三月份公眾號文章《為什麼只把茅臺當成高端消費品,市值就被大大低估了?》提出茅臺要按「奢侈品」的40~45倍估值定價的邏輯,當時股價沒有體現,但兩個月之後,就體現了。今年的大跌,剛好跌到去年6月份的估值,説明市場已經認可了茅臺「奢侈品」的估值區間。

還有些投資者認為某票被低估,最終果然漲了,但實際只是產業趨勢來了,或者是業績的提升,而非估值邏輯的變化。這種盈利屬於種豆得瓜,有偶然性,不能形成穩定的投資體系。

預期差比確定性好的地方在於可量化,不管是業績還是估值,都可以量化,不像確定性,總是那麼玄虛。

但預期差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它是時間的敵人——即使你的預期差是正確的,如果長期不兑現,一旦公司本身變了,這個預期差也就不存在了。

這是因為,大部分公司的經營本身就是一個不確定的黑洞,充滿了隱藏的壞賬、複雜的社會關係和管理層的私人慾望。為了迴避這些不確定性,很多投資者開始追求第三種預期差——產業趨勢的預期差。

產業趨勢的預期差

前兩種預期差都是個股從下而上的研究,第三類預期差是行業從上向下的研究,通常是一個產業趨勢剛剛起來時,或者遇到挫折時,你對未來的規模、時間的判斷,與市場主流看法的不同之處。

這一種產業趨勢投資,一般並不看成是預期差,但它跟「預期差」非常相似:你賺的都是你認知超越市場的錢。只是它更注重中觀產業的判斷力,需要同時把握宏觀政策的結構性變化。

比如2019年下半年鋰電池的趨勢剛剛起來,寧德時代還在80元左右,之後股價一路上漲,而業績一直到2020年三季度,整整一年都是負增長,市場始終有懷疑的聲音時,股價估值永遠在大部分人認知之前一步,很多人都在猶猶豫豫中喪失上車的機會。

此外,還有在2018年光伏新政中逆市加倉的興全基金,做的都是產業趨勢的預期差。

這種產業趨勢的預期差跟前兩種有非常大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回歸了確定性投資體系。

預期差是一種「同時注重賠率與勝率」的投資,它需要計算最終的「差」有多少,概率有多大,值不值得一搏,是一種定量的投資。

而確定性是一種「勝率高於賠率」的投資,是一種定性的投資,更看重商業邏輯的演繹,對盈利不需要計算得很準確,講究「模糊的正確」,追求「重劍無鋒」的投資境界。

產業趨勢的前期是確定性,它基於一個判斷:宏觀政策的確定性優於行業的確定性,行業的確定性優於個股的確定性。

為了追求確定性,產業趨勢的預期差還弱化了對當前估值的合理性的判斷,是對可量化原則的背叛,就像有人嘲笑去年中金基於2025年的業績預期「拍」寧德的合理估值一樣,屬於「模糊的正確」。

最終,很多投資高手在經歷了追求「預期差」的階段之後,又回到「確定性」。

見山還是山

比較一下基於「確定性」的投資體系與基於「預期差」的投資體系的差別:

預期差投資期限相對較短,見效快,通過一兩季財報最多三季就可以兑現預期,市場錯了,你賺,市場對了,你認賠出局,因此是一種收益高但勝率一般,且機會數量不確定的投資方法;而確定性投資追求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源源不絕,長期增長帶來的複利。

預期差有一定的博弈色彩,爭的是「你錯我對」,在投資者越來越專業的時代,信息渠道越來越豐富,投資越來越團隊化的時代,預期差的機會必然會越來越少,那些看上去有預期差的機會,基本都是你看錯而已。

而確定性投資靠的是商業經驗和生意洞察,功夫在詩外,投資與經營的界限非常模糊,反而不需要團隊化,不需要專業化(指投資專業)。

很多投資高手在經歷了追求「預期差」的階段之後,又回到「確定性」的投資體系中。他們發現,投資者比市場高明的概率真是太少了,還是應該立足「確定性」,先把沒有預期差的錢老老實實地賺到手,不要動不動就認為市場先生錯了,不要老想着賺估值的錢,不要老想着賺業績超預期的錢。

迴歸確定性,不求戰勝市場,而是用耐心戰勝大部分急於求成的投資者。從「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又回到「見山還是山」,也算是一種投資的「返璞歸真」吧。

編輯/Anita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