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观点 | 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不变的是对确定性的追求

觀點 | 從格雷厄姆到巴菲特,不變的是對確定性的追求

少數派投資 ·  2021/10/20 11:57

格雷厄姆偏愛「菸蒂股」,正是因為他對確定性的看重。基於對客觀事實和嚴密邏輯的苛刻要求,格雷厄姆對股票的成長前景始終抱以審慎態度。

與其説格雷厄姆是「華爾街教父」,倒不如説他是「菸蒂股投資」的代名詞。

多數人眼中,這位「股神」的老師、《證券分析》的作者,是個只會撿便宜貨、過時了的老傢伙。而巴菲特發展了他理論,使得「以合理價格買入優秀公司」成為價值投資的最佳方式。

就這樣,預設的共識將我們裹挾:

既然有更先進的理論,何必再看陳舊、「落伍」的東西?

於是,價值投資被等同於基本面分析,「買入好公司、陪伴其成長」成為很多人的圭臬。

對此,我們不妨多想一步:

格雷厄姆這位華爾街教父,為什麼意識不到好公司的價值,卻更願意買一些便宜的垃圾呢?僅僅是因為時代侷限、個人能力不足嗎?

本文將結合《證券分析》,帶大家重温經典,剖析那個被多數人誤解了的格雷厄姆。

內在價值:敢於與多數人不同

格雷厄姆的投資理念以「內在價值」為基礎。

多數人的眼中,這不過是個數值的概念。不少專業人士會用現金流折現算出一隻股票的價值,然後據此判斷股價的高低。

然而,《證券分析》中根本就沒有提過,「內在價值」該如何計算,甚至直言臆測內在價值是一個極大的錯誤。格雷厄姆給出的定義是「事實證明合理的價值」。

他還特別強調:

「分析師沒有必要精確估計出每股的實際價值便可得出結論」。

連具體算法都沒有,意義何在?

關鍵就在於對「市場先生」的否定。

市場價格是多數參與者一致預期的體現。而格雷厄姆卻認為,還應存在一個與之不同、且被事實證明更加合理的「內在價值」。這是獨立思考的意識:對已有共識持懷疑態度,敢於與多數人不同。

他將市場,比作一位情緒不穩定、犯各種錯誤的先生,正是這位先生非理性的行為為我們創造了良好的投資機會。

投資應以可靠基礎為支撐

我們也是市場參與者之一,憑什麼説多數人是非理性的?

在格雷厄姆看來,敢於否定市場先生的底氣在於「全面、徹底的分析」,他明確區分了投資與投機,並將「有據可依」作為投資的必然特徵。

他認為:

「只要你的數據和推理是正確的,你就是對的」

對此巴菲特闡述為:

「只要你的前提正確,事實正確,邏輯正確,你最後就是正確的」。

格雷厄姆這樣描述一個「合理的推薦」:

「它不僅必須要在市場上表現良好,還必須有合理的推理過程作基礎……證券分析的專業標準要求所有的推薦者必須清楚註明推薦的類型,並形成推薦結果的分析推理過程。」

從而區分,到底是因為做了正確的工作,還是運氣好。

這樣做出的投資判斷,才具備可重複性,能夠在長期持續。

對「實力強勁公司」的投機

基於對客觀事實和嚴密邏輯的苛刻要求,格雷厄姆對股票的成長前景始終抱以審慎態度。他對「好股票就是好投資」的觀點提出了明確批判:

「將之稱為‘對實力強勁公司的投機’也許更符合邏輯且有助於理解,這種‘投資’的結果與過去的那些投機行為並無二致,除了可能沒有安全保障以外。」

對於市場上大家普遍看好的優秀公司,格雷厄姆看到其中「重複計算」的傾向:

「股價反映了一個良好的管理層帶來的收益,也反映了‘良好管理’所帶來的增益,這就導致了‘對同一個項目重複計入’,從而出現估值過高的情況。」

他認為證券分析主要是關注能以事實確定的價值,而非那些依賴對未來預期的價值。他將某一證券相關的重要事實分類列出,並用一種連貫一致且易於表達的方式表達出來。

這些重要的事實包括證券條款、行業特徵、公司運營記錄(資本、負債、利潤、股利等及其管理層)、法律法規等,而不應該僅僅基於過去,簡單外推業績趨勢將會延續。

他更加看重被人們忽視的投資,如拋棄的股票或債券、清算、破產、套利等。

不變的是對「確定性」的追求

格雷厄姆偏愛「菸蒂股」,正是因為他對確定性的看重。

未來難以預測,我們無法獲得預判一家高成長公司未來經營情況的充分信息,分析過程中的邏輯鏈條斷點、乃至思維跳躍無法避免。

如果我們沒有找到明確的依據説明「多數人樂觀程度遠遠不夠」,那麼與其説是投資,不如以下注來形容更為貼切。這是格雷厄姆竭力規避的。

巴菲特發展了老師的理論,但他仍以確定性為根基。

他將投資的「可把握度」延伸到了未來,這不是盲目的過度自信,而是通過能力圈的構建,在個別領域獲得了超越市場多數人的理解能力,嚴格意義上,他不是傳統二級市場基金經理,而已成為控制、經營多家企業的「產業資本家」。

這與多數人想當然地買入好公司有着天壤之別,也是我們學習巴菲特時,不應忽視的類比前提。

從格雷厄姆到巴菲特,變化的是投資的表面形式,不變的是對確定性的追求。

編輯/Viola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