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美联储看跌期权”面临考验!美银警告:这时候千万别抄底

“美聯儲看跌期權”面臨考驗!美銀警告:這時候千萬別抄底

市場資訊 ·  2021/10/15 08:00

“美聯儲看跌期權”面臨考驗!美銀警告:這時候千萬別抄底

來源:華爾街見聞

美股前景不明,投資者正對逢低買入失去信心。這一次,可能美聯儲也不幫忙。

美銀衍生品團隊一週前觀察到,“美股投資者對逢低買入失去信心”,並警告稱,在經歷“最近幾周的重大挫折”之後,前景似乎還遠未明朗。

該行指出最近美股市場脆弱性加劇,短短7個交易日內出現兩次3個標準差以上的日拋售,這是自1928年以來,標普第24次在10個交易日內經歷兩次或以上3個標準差的震盪。

一週後,美銀衍生品團隊發出了更悲觀的警告——市場從最近的低迷中反彈的難度越來越大,標普已經有27個交易日沒有創下歷史新高,這是自2020年9月以來最長的一段時間。

他們指出,今年秋季的勢頭正在減弱,“市場橫盤整理持續的時間越長,可能投資者對逢低買入的信心就會持續減弱。”

美股利空重重

由於缺乏積極的買家——例如最近散户投資者拒絕入市,加上股票回購因為即將到來的財報季而處於禁售期,“市場可能出現自疫情暴跌後的首次衝擊,而美聯儲是否會在下一次拋售後救市也未知, ”美銀警告説。

美聯儲週三公佈的會議紀要顯示,如果11月會議決定開始縮減購債(taper),可能會在11月中或12月中開始行動。

當然,有觀點認為“taper並不是緊縮”,並認為“縮減資產購買對經濟的影響比加息要小,因此威脅不如之前的加息週期。”

作為迴應,美銀分析師反駁稱,投資者“不僅應該關注縮減和加息將如何改變基本經濟狀況,還應該關注它們在當前環境下對投資者情緒的影響。例如,標普指數在2017年的3次加息中表現強勁,但在2018年加息時表現低迷,這次的縮減週期可能會像之前的加息週期一樣給股市帶來痛苦。”

在詳細闡述這一點時,美銀從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開始,即“史無前例的貨幣政策促使疫情後股市實現了歷史性回報和估值。

如今隨着taper臨近,加上今年秋季市場動能減弱,“市場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壞消息,才能讓美聯儲站在自己一邊,或者回到更有吸引力的估值水平。”

儘管可以肯定的是,一旦taper開始,美聯儲為了支持股市會在加息時點上“做文章”,這是美聯儲扭轉股市下跌的常用方法。

例如,2015 年,在股市再次疲軟的背景下,時任美聯儲主席耶倫在9月FOMC會議前後推遲了人們普遍預期的加息計劃,之後又將下一次加息推遲了整整一年。

但美銀警告稱,“美聯儲推遲加息並不能排除一段更大的波動期”,因為:

1、我們還沒有看到市場對taper的實際反應。

2、“美聯儲看跌期權”可能需要經受考驗。

3、通脹上升過快可能會限制美聯儲像上一次縮減週期那樣輕鬆拯救股市的能力。

“美聯儲看跌期權”面臨考驗

市場往往傾向於將股市的恐慌情緒視為美聯儲救市的信號,然而,美銀認為,美聯儲態度的重大轉變往往是鑑於美債市場“不同意”美聯儲的加息計劃。

例如,到目前為止,最讓美債市場感受到縮減恐慌的是2013年,當時,美債波動性指數(MOVE index)大幅走高,美聯儲2014年退出QE,但直到2015年12月首次加息,期間美國5年盈虧平衡通脹率(5Y Breakeven Inflation Rate)大幅下降,歐洲美元期貨隱含利率(Eurodollar futures implied rates)保持相對低位。

更明顯的是2019年,隨着鮑威爾在2018年底進行年內第4次加息,美國5年盈虧平衡通脹率與歐洲美元期貨隱含利率(Eurodollar futures implied rates)均大幅下降,這與未來加息走勢並不一致,對應的是美聯儲政策“180度大轉彎”,分別在2019年7月、9月和10月連續3次降息。

如今情況恰恰相反,歐洲美元期貨隱含利率和盈虧平衡通脹率正在上升,後者遠高於過去緊縮週期的水平,這與未來不間斷的加息週期走勢一致,而最近的美債利率波動在長期收益率上升過程中保持平穩(不像2021年一季度的美債拋售),從而提高了美聯儲拯救風險資產的門檻。

因此美銀認為,美債市場沒有“反對”美聯儲的縮減QE聲明,這對美股而言可能是一種雙重打擊。

美銀策略分析師普拉薩德(Riddhi Prasad)警告稱,

美聯儲可能不太願意像上個週期那樣輕易地偏離縮減計劃並拯救市場,從而進一步增加美股風險。”

換句話説:又一場危機即將到來。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