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践行金融为民 中国人寿深入探索做好五篇文章

踐行金融爲民 中國人壽深入探索做好五篇文章

金融屆 ·  05/21 22:07

近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佈《關於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對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進行系統部署、提出明確要求,推動銀行業保險業形成多層次、廣覆蓋、多樣化、可持續的“五篇大文章”服務體系。作爲國有大型金融機構,中國人壽充分發揮業務功能作用和綜合金融優勢,在持續開展“金融爲民”的金融保險實踐中,進一步深入探索做好五篇文章,助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察民情 繪就普惠可及的“共富”畫卷

“現在出去吃頓飯花一百多塊錢很平常,所以一百多塊錢買份保險也不貴,就買了。”江蘇南京江寧區退休職工李女士的兒子說道,“沒想到買完保險後,母親很快因爲既往症再次入院手術,保險還給報銷了一部分費用。”這份由中國人壽承保的“江寧幸福保”區域專屬醫療保險,爲李女士報銷了1.98萬元,其中包括賠付醫保範圍外高值耗材超上限部分1.81萬元,彌補了醫保超上限無法報銷的情況。

南京市醫保中心服務大廳醫保綜合業務窗口

中國人壽工作人員正在幫助市民辦理業務

普惠金融要雪中送炭、服務民生,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江寧幸福保”由南京江寧區共同富裕辦牽頭,着力解決城鎮職工與城鄉居民醫保政策差異較大、醫保範圍外用藥支出較大等社會難題。中國人壽壽險江蘇南京分公司從參與老百姓醫療需求調研,到分析歷年醫療費用和大病保險費用支出數據、支撐產品數據模型研究設計,再到提供與基本醫保相銜接的一攬子優質服務及保險保障,支持當地困難群體、普通群體醫療費用減負率分別達46%、33%,有效助力江寧區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共同富裕實現路徑。

“江寧幸福保”爲當地“共同富裕工程”首推專屬醫療保障,是我國具有普惠性質的城市定製型醫療保險的一個縮影。在全國範圍內,中國人壽集團旗下壽險公司、財險公司在辦城市定製型醫療保險項目分別達126個、99個。

解民憂 繪就自在“享老”的幸福畫卷

養老是“家事”,也是“國事”,關係人民群衆美好生活。養老金融要健全體系、增進福祉,積極適應老齡化社會發展要求。中國人壽不斷深化養老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多措並舉滿足人民養老、適老、享老的多元化需求,努力成爲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最可信賴的支柱力量。

在江蘇蘇州,中國人壽壽險江蘇蘇州分公司已主承保蘇州市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項目十餘年,與當地民政局、老齡委緊密配合,項目參保人員年齡從70週歲擴展至60週歲,參保人數從62.8萬人提升至近200萬人,2024年年度覆蓋率達100%,有效緩解了更多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實際困難。不僅如此,基於對相關醫保數據的研究分析,分公司還從風險減量管理着手,創新推進“守護夕陽”免費安裝扶手項目,目前已在試點的蘇州太倉市爲300多戶家庭安裝了扶手,致力於減少老年人在洗漱沐浴或其他日常生活中摔倒或發生其他意外的風險,備受老年家庭歡迎。

國壽嘉園·蘇州雅境養老社區蘇式園林

在蘇州陽澄湖畔的國壽嘉園·蘇州雅境養老社區內,小橋流水,亭臺假山,匾額楹聯……處處可領略江南雅緻韻味。“跟在上海住養老院完全不一樣,舉個例子,在這裏早上起來陽臺上會幹乾淨淨沒有灰,這是我最喜歡的。”70多歲的上海賈阿姨對入住國壽嘉園·蘇州雅境十分滿意,每天的養老生活也安排得豐富多彩:“早上社區安排了八段錦、太極拳,我自己還會在社區裏給大家講腰鼓、非洲鼓的課,下午我會和社區裏新認識的朋友們組樂隊,大家聚在一起練習切磋,晚上自己會再站樁40分鐘左右,一日三餐也不用操心。”目前,國壽嘉園·蘇州雅境已入住長者400餘人。

近年來,中國人壽深耕銀髮經濟,加快養老社區項目佈局,目前已覆蓋北京、天津、蘇州、廈門、成都、青島、杭州、深圳等13個城市,建成和在建養老牀位數超8700張。

暖民心 繪就數字轉型的智能畫卷

在江蘇南京市醫保中心服務大廳,機器人“小愛”會對來訪提問做出回應,並直接彈窗給出“解答”,哪怕是看似和醫保不相關的問題,“小愛”也能幽默回應,吸引不少辦事群衆的目光,也讓辦事群衆從進門那刻起心情便舒暢不少。

南京市醫保中心服務大廳入口處的

醫保服務機器人“小愛”

“什麼問題都能接得住”的醫保服務機器人,正是中國人壽與南京市醫保中心合作打造的全國首款醫保服務機器人,其量身打造的知識庫,既涉及醫保政策待遇,又涉及參保繳費等高頻服務事項,既有圖像、表格,又有二維碼、視頻等多媒體素材,既有語音文字,又有讀卡掃碼端口、軟鍵盤等交互渠道。機器人“小愛”通過自主學習和被動學習等汲取醫保知識,實現5大類場景、12項可在線辦理的醫保服務事項,目前已累計辦理醫保業務超5.6萬件,月均辦理2950件,單日最高辦理量近300件,大大緩解人工窗口辦理壓力。

中國人壽全力提升數字化經營服務能力,持續加強線上線下業務協同聯動,有效提高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和競爭力。“我在中午12點左右將理賠資料上傳完畢,之後1個小時不到就收到了賠款。整個理賠過程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它的便捷、快速讓我有了幸福感的體驗。”江蘇蘇州“一鍵式快賠”客戶家屬沈女士在介紹近期的一段理賠經歷時說道。

蘇州市商業醫療保險“一鍵式快賠”項目是中國人壽以數字金融深入探索理賠模式創新的一個縮影。保險消費者只需進入“蘇周到”APP的“商保理賠一件事”模塊並選擇保險公司和可進行理賠的醫療費用類保單,勾選需要申請的醫保費用診療數據,即可完成理賠申請,無需再提交紙質理賠資料。該理賠模式具備手續簡便、資料簡化和賠付精準的特點,大大提升了廣大客戶,尤其是老年客戶的理賠滿意度。截至2024年4月末,中國人壽壽險江蘇蘇州分公司已成功辦結“一鍵式快賠”項目理賠828件,從理賠資料提交成功到賠款到賬平均用時僅0.71天,較運作之前縮短44.1%。

順民意 繪就高質量發展的奮進畫卷

在科技金融領域,中國人壽積極助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創新,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截至2024年4月末,廣發銀行科技信貸餘額2245億元,通過保障信貸資源、實施優惠內部定價、提高審批效率等措施,推動科技型企業貸款規模持續擴大,持續打造科技金融專屬品牌“科創慧融”綜合服務方案,同時發揮中國人壽集團綜合金融優勢,爲科技企業提供“投貸聯動”綜合服務。例如廣發銀行南京分行爲當地一家從事生物醫藥研發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投貸聯動”綜合服務,一站式解決科技企業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結算服務等各類型需求,不久前這家企業還獲得中國人壽對其的C輪股權投資。中國人壽財險公司擁有“三首”類、知識產權類、網絡安全類、生命科學類、航天類及高新技術企業類保險等8大類,共計40餘款專屬主險產品,已基本形成國壽特色科技保險產品供給體系。

在綠色金融領域,中國人壽圍繞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持續健全綠色制度體系,加強產品服務創新。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集團綠色投資存量規模超4800億元;廣發銀行綠色信貸餘額較年初增長約18%至1800餘億元,持續圍繞綠色信貸、綠色投資、綠色供應鏈、碳金融產品、綠色消費五類產品方向,推進綠色金融服務創新。2024年一季度,中國人壽財險公司提供綠色風險保障較去年同期增長近30%至3.5萬億元,創新開發水污染清理費用保險、發電行業碳超額排放費用損失保險、個人充電樁財產損失保險等,積極佈局環境污染責任險、生物多樣性保護保險、氣候保險、風光保險、綠色建築保險等領域,產品體系已基本覆蓋“雙碳”目標關鍵領域,並在山東、福建、青海三地開展綠色金融特色試驗區試點,探索各具特色的綠色發展模式。

“對於中國人壽而言,五篇文章不是選擇題,是必答題,必須要做好,要回答好。”中國人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白濤表示。未來,中國人壽將繼續緊緊圍繞建設金融強國目標,堅持把“以人民爲中心”的金融保險初心貫穿始終,進一步做好五篇文章,強化頭雁引領,切實發揮國有大型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作用。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