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好利科技跨界案“剧终”:净利润“开倒车”,收购T3出行旗下资产被终止,或源于实控人被立案

好利科技跨界案“劇終”:淨利潤“開倒車”,收購T3出行旗下資產被終止,或源於實控人被立案

鈦媒體 ·  05/20 05:28

5月19日,好利科技(002729.SZ)發佈公告,公司決定終止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的相關事項。

回溯來看,此前公司擬購買南京領行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南京領行”,即T3出行)、上海符英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符英”)及上海嘉合知行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下稱“嘉合知行”)合計持有的上海嘉行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嘉行”)54.48%股權,並擬向不超過35名符合條件的特定對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本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鈦媒體APP注意到,上述交易爲公司上市以來籌劃的首次重大資產重組,也是實控人湯奇青入主以來推動的首次重組。公司之所以終止此次交易,一方面,可能是因爲監管政策持續收緊;另一方面,或是重大資產重組期間,公司實控人被立案調查,重組事項受到影響。

易主一年半後首推重組

湯奇青是資本市場的老玩家,2014年,其參與世紀華通重組天遊軟件,藉此成爲世紀華通重要股東。2016年開始,湯奇青持續減持,到2019年四季度退出前十大股東,最終完成清倉。

2021年4月,湯奇青耗資1.81億元受讓好利科技原控股股東好利來控股所持的5.47%股權。一個月後,湯奇青通過其實施控制的東山投資受讓的旭昇投資100%股權,進而間接控制好利科技24.52%股權,交易作價爲3.7億元。兩次受讓股權,合計耗資5.51億元,湯奇青拿下了公司控制權。

資料顯示,好利科技於2014年登陸資本市場,其主要從事熔斷器、自復保險絲等過電流、過溫電路保護元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擁有衆多專利產品,是全球領先的電路保護器製造商。

或是公司產品結構單一,業績難獲大的突破。據了解,公司主要產品爲熔斷器,佔公司營收85%以上。2019—2022年,公司營收分別爲1.79億元、1.69億元、2.23億元、2.53億元;淨利潤分別爲0.22億元、0.11億元、0.24億元、0.3億元。

2023年,公司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現象,淨利潤甚至“開倒車”。財務數據顯示,2023年公司營收2.69億元,同比增長6.45%;淨利潤0.18億元,同比下降40.34%。

爲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公司籌劃本次跨界收購。2022年11月,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上海嘉行54.4842%股權,暫定交易作價7.57億元,其中現金方式支付2.5億元。同時,公司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

資料顯示,上海嘉行在全國設有100多家分公司,擁有車輛 21000 餘臺,業務延展服務覆蓋全國,其中網約車業務是其重要業務。

重大資產重組告吹

實際上,在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佈後的1年多時間裏,公司陸續發佈18次有關此次收購的進展公告。

雖然公司非常重視,但是依舊難逃被終止命運。對於終止本次交易的原因,好利科技則解釋稱,因本次交易籌劃歷時較長,現階段繼續推進本次交易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風險。

鈦媒體APP發現,公司之所以終止此次收購,一方面,可能受到以定增爲代表的再融資政策持續收緊的影響。2023年8月,證監會發布《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優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收緊IPO與再融資的進程。2023年11月,滬深交易所同步發佈優化再融資監管安排的具體措施,對上市公司再融資從嚴監管。

數據顯示,此前2023年,A股再融資總額7632.12億元,相比2022年下降約四分之一。其中作爲再融資主力軍的定向增發創近十年新低,共有306家上市公司進行326次定增,合計募集資金近5753億元,較2022年同比下降20.42%。

另一方面,抑或受公司實控人被證監會立案所影響。2月27日,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湯奇青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相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湯奇青立案。據了解,上市公司或者實控人一旦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立案調查期間,一般是不得進行重大資產重組。
有律師告訴鈦媒體APP,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期間,以及調查結束後的三年內,重大資產重組活動均可能受限。儘管目前,尚不清楚好利科技實控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具體事項究竟是什麼,但是這張《立案告知書》帶來的後果之一,可能會影響好利科技的資產重組進程。(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翟智超)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