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国泰君安证券:智能汽车上中下游齐发力 一体化压铸拓展汽车“轻量化”潜力空间

國泰君安證券:智能汽車上中下游齊發力 一體化壓鑄拓展汽車“輕量化”潛力空間

智通財經 ·  05/20 01:49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泰君安證券發佈研報點評智能汽車一體化技術產業。該團隊認爲,通過一體化技術實現“輕量化”是智能汽車提續航、降能耗的重要技術發展方向。“車身重量”是影響汽車能效的重要指標,通過“輕量化”技術降低車重可以滿足智能汽車增加續航的迫切需求。此外,一體化電池將助力整車“輕量化”與更好經濟性。

整車車身輕量化的主要實現途徑包括材料、結構、工藝三個方向。一體化壓鑄作爲三種技術方向的綜合應用,大幅降低車身重量,縮短製造流程,成爲當前整車製造端實現輕量化的重要技術方向。一體化電池發力於三電系統降重,形成提高續航、量產能力、降低製造成本的明確優勢。

產業上中下游齊發力,一體化壓鑄拓展汽車“輕量化”潛力空間。一體化壓鑄由特斯拉首先提出,國內整車廠自2022年開始大規模落地應用。一體化壓鑄以高壓壓鑄爲基礎,將多個分散的零部件高度集成,通過大型壓鑄機一次壓鑄成型,存在大型壓鑄機、免熱處理材料、壓鑄模具和壓鑄工藝方法共四個主要技術壁壘。與傳統壓鑄相比,一體化壓鑄取代傳統車身製造過程中的衝壓和焊接環節,減少車身製造所需要的零部件數量,同時提高零部件複用性,降低製造人員和場地面積需求,使車身集成度更高,進而帶來更輕量化與更安全的車身、更高的規模量產效率和更低製造成本。

當前產業鏈上中下游合作研發,整車廠自研與採購模式並行。上游免熱處理材料、壓鑄機與模具供應商之間合作與競爭並存,與中游壓鑄商和下游整車廠聯繫日益密切。中游壓鑄廠商向上遊延伸佈局,向下遊合作拓展,深化上下游戰略協同體系。下游整車廠陸續佈局一體化壓鑄技術,目前已拓展向前機艙、中地板和下車體總成研究。一體化壓鑄應用考驗製造端工藝研發和量產把握能力、材料研發能力以及資源能力,來自供應鏈、設備投入和材料研發上的優勢將不斷推動一體化壓鑄技術在國內深入應用。

電池廠與整車廠殊途同歸,一體化電池助力整車“輕量化”與更好經濟性。動力電池歷經標準化模組的1.0時代、CTP大模組的2.0時代與最新CTC的3.0時代,以提升空間利用率爲出發點,結合安全性與經濟性的核心需求,在電池包精簡一體化、集成化方向上層層深入,當下主要的一體化電池技術有CTP、CTC和CTB。

CTP技術將電芯直接組成模組集成於電池包,隨產品迭代逐步走入成熟應用階段。以寧德時代CTP產品系列和比亞迪刀片電池爲代表,電池廠與整車廠雙端發力。CTB技術將車身底板面板與電池包上殼合二爲一,爲電芯車身一體化技術。CTC技術將電芯一體衝壓成型於車架底盤,爲電芯底盤一體化技術。CTC與CTB技術作爲CTP電池進一步發展的不同方向,由整車廠引領自研設計,在技術創新與量產能力進步下將培育產業鏈的增量空間和新的商業機遇。

風險提示:智能汽車市場整體發展不及預期、一體化技術進步與量產落地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