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川能动力旗下李家沟项目已试生产 正有序推进尾矿库建设

川能動力旗下李家溝項目已試生產 正有序推進尾礦庫建設

證券時報 ·  05/17 09:41

5月17日,川能動力(000155)召開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市公司董事長何連俊、總經理萬鵬、董事會秘書歐健成等高管出席,另有多位中小投資者參與現場會議。

根據2023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川能動力實現營業收入33.13億元,同比下降12.85%;淨利潤爲7.97億元,同比增長12.35%;扣非後淨利潤爲7.62億元,同比增長15.42%。

進入2024年,川能動力依然保持着穩定增長趨勢,今年一季度,該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爲10.03億元,同比增長7.85%;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分別爲4.16億元、4.11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都在50%左右。

目前,川能動力主要從事新能源發電和鋰電業務,業務條線已經梳理清晰。其中,新能源發電業務爲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建設和運營,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投資運營及環衛一體化;鋰電業務爲碳酸鋰、氫氧化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金川縣李家溝105萬噸/年採選項目建設和部分基建出礦(即井巷工程掘進中產生的副產礦)的銷售。

在股東大會上,川能動力高管表示,公司毛利率較高的風力及光伏發電收入、垃圾發電收入近三年持續增長且收入佔比持續增加,收入結構優化;同時,上市公司財務費用持續降低和其他收益(增值稅即徵即退收益)增加,這是公司2023年淨利潤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至於2023年收入同比下降的情況,這主要系設備銷售收入減少,同時受鋰產品市場行情下行的影響,鋰電業務收入有所減少所致。

在新能源發電業務方面,2023年底,川能動力旗下川能風電已投運風電、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爲110.57萬千瓦,在建項目(淌塘二期12萬千瓦風電項目已於2024年1月建成併網發電,拉咪北7.2萬千瓦風電項目已於2023年7月1日主體開工建設)總裝機容量爲19.2萬千瓦。

2023年,川能動力實現總髮電量33.9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3%;實現售電量33.0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42%。2023年9月,川能動力會東小街一期16萬千瓦風電場已建成併網發電,發電量較上年同期增長。

川能動力上述高管表示,公司風電場主要位於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美姑縣等高海拔地區,風資源優勢明顯,平均利用小時數遠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目前,川能動力已獲取四川省甘孜州、阿壩州110萬千瓦光伏,涼山州70萬千瓦風電,通江縣27萬千瓦風電資源,正在開展項目前期工作。同時,川能動力還將加速佈局四川省外項目,探索多種合作模式,利用併購、合作開發等方式拓展省外資源。

需要指出的是,鋰電行業作爲川能動力的重要業務板塊,主要涵蓋鋰礦採選和鋰鹽製造。

(李家溝礦山項目全景)

在鋰礦採選方面,川能動力旗下李家溝鋰輝石項目備受外界關注,多年的投入是否即將到收穫的季節?

對此,川能動力高管表示,目前,李家溝項目採礦系統已進入試生產階段,生產輔助設施和生活設施已完工。其中,地表採選工程碎磨工業場地、浮選工業場地已完工,正開展設備調試和消缺工作,尾礦庫壩體填築施工進度正常。

上述高管坦言,李家溝項目的確施工較爲困難,公司也一直不停克服這一系列的問題。春季期間,項目上也沒有放假,大家都在搶抓時間施工,已經到了最後衝刺階段。接下來,川能動力將有序推進尾礦庫建設,儘快實現項目整體工程聯動試車,實現規模效益。

在鋰鹽製造方面,川能動力擁有較強的技術研發團隊,先後通過“QEO三體系”、“IATF16949汽車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23年,川能動力鋰鹽製造業務新增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0項,累計取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65項。

據悉,川能動力通過採購鋰精礦以及硫酸、氫氧化鈉等材料,統一調度安排生產成鋰鹽,主要產品爲電池級氫氧化鋰、電池級碳酸鋰、工業級碳酸鋰。2023年末,川能動力所屬鼎盛鋰業在甘眉工業園區已建設投產鋰鹽產能1.5萬噸/年,其中電池級碳酸鋰1萬噸/年,電池級氫氧化鋰5000噸/年,全年以代加工和自產相結合共生產鋰鹽產品1.1萬噸,同比增長27.6%。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