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站在新一轮MSCI指数调仓窗口,看汇通达网络(09878.HK)的价值

站在新一輪MSCI指數調倉窗口,看匯通達網絡(09878.HK)的價值

格隆匯 ·  05/16 21:34

新一輪MSCI指數調整結果顯示,匯通達網絡首次獲納入MSCI全球小盤股指數,相關調整將於2024年5月31日盤後正式生效。

一般來說,MSCI指數根據流動性、自由流通市值、行業地位等要素進行綜合檢討,能夠被納入MSCI指數即意味着公司價值得到市場認可。

同時,MSCI指數作爲全球最廣泛使用的基準之一,牽動着全球資本市場的神經,尤其不少長線被動資金會直接根據相關指數調整佈局;半年度檢討(5月/11月)因調整幅度更大、範圍更廣,事件效應也更強,對於相應個股的影響可能強於常規季度。

在此時間窗口,值得再度梳理匯通達網絡的價值邏輯。

一、模式創新升級,以賦能打開成長

匯通達網絡首創“平台+會員店”商業模式,利用數字化技術和供應鏈能力賦能服務鄉鎮夫妻店,真正錨定用戶剛需、痛點。在此底層框架上,匯通達網絡亦不斷推動其模式創新升級,爲產業鏈提供出一攬子解決方案。

從終端夫妻店角度來看,在農村電商逐步發展的情況下,夫妻店長期生存的根本是物美價廉,滿足消費者對優質產品和合理價格的期待,同時維持一定的盈利空間,並且需要逐步補齊數字化技術、各鏈路信息數據缺失的短板。這僅依靠店主自身經驗較難實現,必然需要藉助供應鏈體系強大的平台企業。

匯通達網絡則創新打造出獨特的供應鏈體系,實現線上線下全鏈路賦能,尤其大大降低供應鏈成本,將利潤更多地留鄉鎮夫妻店中。

從上游品牌廠商角度來看,在匯通達網絡的“橋樑”作用下,大大促進了品牌廠商與下沉消費者的供需匹配,同樣有助於其經營。

這背後,匯通達網絡持續加強與各產業頭部品牌的合作,同時加碼b2F反向供應鏈模式、產銷一體化模式,以及煥新SaaS+產品智能化水平、推動會員店活動升級落地等,推動產業鏈降本增效。

b2F反向供應鏈模式來看,其最大的特點是需求驅動,通過集合採購、以銷定產等幫助夫妻店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向上遊採購。在實際運用中,匯通達網絡還對現有模式進行創新改進,參與到產品研發製造端,進一步提升賦能力。

如2023年,匯通達網絡與江西共青城青創集團、榮電集團達成合作,在精準適配下沉市場對產品、價格等方面的需求下推出“中滙達”品牌空調。該產品庫存週轉天數僅20-30天,展現出非常高的運營效率。匯通達網絡也由此吸引了其他10餘個空調品牌加入合作,加速家電行業板塊升級。

在賦能過程中,匯通達網絡自身的成長空間也逐步打開。例如有望持續增強雙邊網絡效應,吸引更多的夫妻店、品牌廠商等進入生態,從而不斷擴大業務規模和效益,鞏固市場領導地位。

二、業績持續兌現,商業潛力仍待釋放

同時,模式創新升級爲匯通達網絡帶來了業績持續兌現。業績兌現也是當前市場重視的要素之一。

2024年以來,中國經濟趨向於復甦,也爲資本市場的“基本面驅動”提供一定支撐。參考機構觀點,國泰君安(香港)表示,經濟回暖有助整體港股市場盈利預期改善;東吳證券表示,僅是估值“便宜”並不能成爲資金加倉的理由,港股的上漲還隱含了國內基本面或者基本面預期的向好。

微觀層面,從最新披露的業績看,多家知名港股互聯網盈利增速高於預期,業績進入上升通道,板塊投資焦點有望回歸業績增長這一核心主線上。

聚焦匯通達網絡的業績表現,2023年,匯通達網絡實現營收824.3億元,同比增長0.4%;淨利潤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大增25.0%、41.7%;經營性現金流達4.7億,再次驗證其商業模式的盈利能力與質量。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在匯通達網絡持續增長的基礎上實現的,2020年以來其業績保持向好趨勢。

運營數據方面,匯通達網絡更是迎來全面增長。其會員店總數超過23萬家,新增會員店數量同比增長15%;SaaS+訂閱用戶數量達13.2萬家,同比增長15.6%,其中付費用戶數量達4.8萬家,同比增長61.4%;會員店的單店平均採購額,從上一年度的25萬元提至35萬元。

從中也可以看到,匯通達網絡的付費用戶增長更快,同步提升用戶規模與單個用戶價值,商業潛力逐步釋放。這意味着其後續的業績兌現同樣具有支撐。

綜合前文,匯通達網絡既有規模擴張能力,又有較強的盈利能力,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價值進階只是時間問題。恰逢獲納入MSCI全球小盤股指數的時間窗口,其價值再次得到驗證,後續表現值得期待。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