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体系化提升患者营养水平,盈康生命旗下医院推进营养诊疗抗癌

體系化提升患者營養水平,盈康生命旗下醫院推進營養診療抗癌

金融屆 ·  05/16 06:12

在門診,不僅可以拿到治療處方,還能拿到定製的營養處方。近日,正在乳腺癌康復期的李女士(化名)輾轉來到盈康生命旗下四川友誼醫院進行營養治療。“我一直在進行營養治療,可以加快康復,但就是有營養門診的醫院不多。”在這次就診後,爲了方便後續治療,她果斷將大病門診轉到了四川友誼醫院。

爲打造腫瘤預診治康全週期服務,醫院以腫瘤營養示範病房爲切入,開展腫瘤營養標準化治療,住院患者營養治療的接受度和認可度不斷提升,助力腫瘤患者康復。

“補營養”成腫瘤治療重要部分

與李女士主動來就診不同,很多患者都是抱着試試看的心態。近期,在醫院接受治療的食管癌患者王先生(化名)在入院之初營養狀況不佳,但出於節省在院花費的目的,不但不接受醫生建議的營養診療,還有意識地簡單飲食。

“爲了保證後續的順利治療,我們反覆跟患者分析補充營養的重要性,建議他試一下。”四川友誼醫院腫瘤內科三病區副主任醫師蔣林君介紹,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陸續出現一些不太理性的狀態,最終半信半疑的開始嘗試營養治療,後來就一直積極接受營養治療。

何爲營養治療?蔣林君介紹,在臨床治療階段,醫院會給腫瘤患者優先使用符合其代謝需求的營養製劑。營養製劑富含優質脂肪、蛋白質以及omega-3等各種能補充腫瘤患者所亟需的營養素,“這些營養素無法通過日常飲食攝入,營養製劑是一種液體形態,病人像喝牛奶一樣口服,簡單、有效。”蔣林君表示,此類具有個性化定製的營養製劑對患者更適用。

“只有底子打好了才能更好的對抗和治療腫瘤。”蔣林君說,以接受放療的腫瘤患者爲例,通常情況下,放療治療共計40天左右,如果營養好的話,40天左右即可完成治療,但如果營養不良,治療便會中斷、延長。對腫瘤患者而言,每多一天治療,治療效果就會大大折扣,會影響到患者的生存質量。

蔣林君表示,隨着科普教育和患者認知提升,目前營養診療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腫瘤患者營養普及率正在不斷上升,營養治療已切實成爲腫瘤患者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打通全鏈條 提升患者營養水平

據蔣林君介紹,2023年,四川友誼醫院腫瘤營養病房開科,與臨床科室共同致力於爲患者提供營養治療服務:依託涵蓋營養篩查、評估、治療等在內的完整管理體系,提供“腫瘤營養標準化治療方案”。比如,入院24小時內患者需接受營養風險篩查評估;如果營養風險低,則只需要做定期篩查;對營養風險高的患者,科室會立即組織營養科會診,爲患者制定符合個體代謝需求的營養處方。

《中國常見惡性腫瘤患者營養現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腫瘤患者中重度營養不良者達26.1%,在諸如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腫瘤中,中重度營養不良的發生率高達90%以上。要很快改變這種局面並非易事,除了腫瘤患者及家屬對此認知程度不高或者存在誤解,還有一大難題:當病人出院,營養診療即面臨中斷。

爲解決這一問題,四川友誼醫院打通了患者住院期間和出院後康復階段在內的全鏈條服務,有效提升患者營養水平。對於出院病人,則有另一套“保障”機制。

據介紹,依託互聯網醫院平台,可以實現從醫院到家庭100%患者全覆蓋的精細化隨訪和康復管理服務。“通過對追蹤隨訪,掌握患者營養髮展情況。有了互聯網醫院,患者在家康復我們也能有效干預,監控患者可能遭遇的營養風險,從而保障營養水平。”蔣林君表示,醫院自2023年啓動“CSCO全國腫瘤患者營養指導中心建設項目省市級指導中心啓”建設工作,未來醫院將持續貫徹營養治療的核心理念,落實到每個患者從入院評估到出院隨訪的全過程,推動腫瘤患者營養診治普及化、規範化。

四川友誼醫院作爲一家腫瘤特色的三甲綜合醫院,致力於爲腫瘤患者提供預診治康全週期全病程的醫療服務,並探索從醫院到家庭的“家康”模式。除了營養治療,醫院還從腫瘤中晚期患者需求切入,提供無嘔、無痛、營養相結合的差異化醫療服務,助力腫瘤患者康復和生活質量提升。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