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万科比亚迪“拆CP”:项目合资公司注销,王传福和郁亮曾双双站台

萬科比亞迪“拆CP”:項目合資公司註銷,王傳福和鬱亮曾雙雙站臺

時代週報 ·  05/15 08:50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梁爭譽

隨着合資公司註銷,萬科與比亞迪的“軌道+物業”故事落下帷幕。

根據天眼查信息,萬科旗下公司深圳市萬科雲地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科雲地”)於5月10日被註銷。萬科雲地成立於2017年5月,由比亞迪旗下深圳騰勢汽車有限公司以及萬科A旗下橫琴萬科雲地商務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分別持股72%、28%。

萬科雲地是爲萬科與比亞迪一個合作項目而設立,由於最終沒有獲取到項目,該合資公司按照協議進行註銷。

萬科與比亞迪的合作,始於8年前。2016年12月,萬科與比亞迪在大梅沙萬科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探索“軌道+物業”新模式,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雙雙出席背書。

“比亞迪和萬科走到一起,源於一些共同的基因。”彼時,鬱亮強調,比亞迪是中國製造的代表之一,萬科也一直在提倡精益建造,推動工業化技術,學習工匠精神。

組CP的8年裏,萬科與比亞迪度過了一段熱戀期,它們彼此認同,有過多次互動合作。

2019年10月,萬科出資5億元,聯合比亞迪投資一隻專注於科技、物流等領域的基金;2020年12月,鬱亮在比亞迪提了一臺“漢EV”,王傳福親自向他交車;比亞迪還是萬科泊寓的戰略客戶,承租泊寓逾1700間房間。

鬱亮曾經在集團年會上批評“二傳手文化”,也是受比亞迪啓發。“我參觀比亞迪,王傳福說他除了輪胎跟玻璃不生產,別的都自己生產。他說,‘鬱總,每個部品都有廠家,每個廠家都要賺10%的利潤,拼起來我們怎麼賺錢?’”鬱亮說,所有的工作都假手於人,每個人都要賺10%,萬科肯定沒錢賺,所以要流程再造。

度過蜜月期後,房地產行業環境發生鉅變,萬科和比亞迪的合作隨之生變。眼下,爲了聚焦主業,萬科將瘦身進行到底,“軌道+物業”並不在優先級。

兩次聲勢浩大的合作

過去8年,萬科與比亞迪曾有過兩次聲勢浩大的深度合作。

2016年12月13日,萬科和比亞迪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以開放、共享的理念,通過資源共享,建立多元化合作模式,在國內各城市的軌道交通發展戰略和佈局、各城市工業園區開發以及海外業務開發中,進行深度、全面、整體合作。

big鬱亮、王傳福出席簽約儀式,圖源:萬科週刊

彼時,比亞迪正式投入城市電動輕軌項目研究,進入軌道交通產業,向城市配套服務商轉型的萬科也準備在軌道物業上大幹一場。

在萬科2017年中期業績推介會上,鬱亮表示非常看好“軌道+物業”,但不是萬科單方面想做什麼就能做。“我們在做不同嘗試。第一是地鐵,我們和深圳地鐵本身有合作,600多個項目中有40多個項目跟地鐵相關。第二是高鐵,我們試圖參與高鐵站點開發,這也是一種軌道+物業的模式。第三是輕軌,我們跟輕軌、比亞迪雲軌都有合作。”

王傳福表示,比亞迪推出的雲軌方案致力於解決三、四線城市的擁堵問題,這種軌道交通走在城市綠化帶上空,不佔用城市道路面積,“一定要把交通擁堵和環境問題解決,中國城市化才可能健康可持續,比亞迪這一綠色願景和萬科高度重合。”

萬科方面表示,萬科作爲城市配套服務商,解決城市居住問題,比亞迪通過雲軌解決城市擁堵,而“軌道+物業”是萬科非常看好的解決未來普通人居住、生活、工作的模式,這一次簽約將萬科的物業開發和比亞迪的雲軌相結合,爲城市發展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

雖然雙方都寄予厚望,但萬科與比亞迪的這次合作不算順利。

據界面新聞報道,2017年,廣安、蚌埠、濟寧、衡陽、安陽、桂林等地的雲軌項目相繼開工。但由於政策收緊,前述城市的雲軌項目均不得不暫停。

兩年後,爲配合多元化業務發展,萬科與比亞迪再續前緣。

2019年10月8日,萬科公告稱,聯合比亞迪等斥資11.01億元共同投資一隻基金,旗下子公司萬科(成都)企業有限公司擬與天津榮泰成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橫琴和諧鼎泰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夥),即和諧鼎泰基金。

萬科表示,以自有資金參與投資基金,是基於公司既定的發展戰略,投資有助於加快公司“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戰略定位的落地。

天眼查大數據分析顯示,截至目前,和諧鼎泰基金並無對外投資記錄。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信息,橫琴和諧鼎泰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夥)目前狀態爲“正在運作”。

萬科火速“瘦身健體”

“軌道+物業”曾被萬科視爲潛力業務。

在萬科2017年中期業績推介會上,鬱亮表示,未來幾年全球80%的軌道建設都出現在中國,各地軌道交通帶來的不只是蓋住宅的需求,有些要蓋人才保障房,有些希望加些社區商業,還有希望辦公在那裏,還要地方希望軌道交通孵化一些產業,做產業園區。

“今天萬科無論是住宅開發、物業管理,還是商業、教育、養老,都能夠配合到‘軌道+物業’的需求。我們也希望‘軌道+物業’能夠在萬科未來業務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鬱亮表示。

按照鬱亮的規劃,萬科將用跑馬的方式確定哪個業務能夠領先出來,領先出來之後培養壯大。然而,在行業劇烈調整的當下,萬科選擇“瘦身健體”,剝離非核心業務。

今年,萬科提出聚焦主業、瘦身健體的一攬子方案。鬱亮曾透露,今年的大宗資產交易目標是200億元。

“瘦身”計劃的第一階段是調整融資模式、降低風險,聚焦在綜合住區開發、物業管理和租賃住宅三大主業業務,退出其它業務,清理和轉讓非主業的財務投資,大力度地通過大宗交易和REITs,把商業辦公資產轉讓出去。第二階段是做好、做強、做精主業,打造出行業的產品標杆和服務標杆。在資源聚焦之後,花更多的力氣、更多的工夫,在好產品、好服務、好社區方面保持繼續領先。

今年以來,萬科的瘦身健體工作取得有效進展。今年一季度,萬科實現大宗資產交易回款42億元,其中上海七寶萬科廣場實現50%股權交易,交易金額23.84億元。5月8日,萬科公開轉讓一宗位於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的商業辦公項目,起始價22.35億元。

萬科雲地註銷亦被視爲萬科瘦身的重要舉措。逐漸剝離非核心業務後,萬科將輕裝上陣,集中資源“活下去”。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