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阿里2024财年净利润1575亿元派息300亿!吴泳铭:过去一年业务、组织调整现成效 |直击业绩会

阿里2024財年淨利潤1575億元派息300億!吳泳銘:過去一年業務、組織調整現成效 |直擊業績會

財聯社 ·  05/14 19:08

財聯社5月15日訊(研究員 梁又勻 記者 徐賜豪 黃心怡),5月14日,阿里巴巴發佈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季度報告以及2024財年業績報告(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

全財年來看,阿里巴巴實現年度營收達9411.68億元,同比增長8%;經營利潤1003.51億元,同比增長13%;經調整EBITDA爲1757.1億元,同比增長9%。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數據顯示,本財季內公司實現營收2218.74億元,同比增長7%,市場預期2198億元,增速超預期。然而非公認會計准則下,阿里巴巴本財季淨利潤爲244.18億元,相較2023年同期的淨利潤273.75億元下降11%。

對此,阿里巴巴解釋稱,主要是由於增加了對電商業務的投入及授予菜鳥員工的留任激勵。除了股權激勵外,電商、AI、出海、本地零售等更多領域的投入也成爲影響公司增長的重要因素。

對於阿里的業績,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吳泳銘表示,“本季度業績表明我們的戰略見效,阿里巴巴正在重回增長軌道。”

在業績電話會上,阿里高管回答了業界對電商、AI、出海等多個業務方面質疑。在業績中阿里表示,2024財年,公司已回購125億美元股份,同時董事會已批准2024財年派發股息40億美元。

AI錄得三位數增長,高管談業務目標

業績數據顯示,被阿里巴巴寄予厚望的AI業務在本季度內取得了不錯的增長,相關收入增長加快,並持續錄得三位數的同比增長。

季度內,雲智能集團實現營收255.95億元,同比增長3%。得益於雲智能集團持續積極調整營收結構,逐步降低利潤率較低的項目式合約類收入,整體收入增速雖然並不突出,但公共雲產品(包括彈性計算、數據庫、AI產品等)錄得雙位數同比增長帶動了淨利潤的快速增長。

本財季內,雲智能集團經調整EBITA爲14.32億元,同比增長45%。在2024年4月,阿里巴巴將降價舉措擴大至海外公共雲產品,進一步提升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AI相關收入來自基礎模型公司、互聯網公司,以及如金融服務、汽車等不同行業客戶。

在業績電話會上,阿里高管表示,預計雲業務下半年將恢復到兩位數增長,主要來自於AI新產品的驅動,客戶在AI相關產品的投入,也會帶動傳統公共雲產品。

談及專有云項目制收入的減少,該高管表示,希望未來幾個季度公共雲、AI的收入,能夠抵消低毛利的項目制收入,阿里雲未來主要增長來自於高毛利的產品,比如公共雲和AI相關產品。

日前,阿里雲發佈了通義千問2.5版本。數據顯示,通義大模型通過阿里雲服務企業超過9萬、通過釘釘服務企業超過220萬。

對於人工智能業務的目標,在業績會上阿里高層表示,絕大部分公司追求的方向基本上是是一致的,也就是所謂的AGI通用人工智能,但在這個目標的路徑上,實際上阿里每個公司都會有一些自己的方向選擇,有的選擇通過一些垂直方向的突破。“最終應該是聲音、文本、圖像和視頻都會通過一套體系融合在一起的終極大模型。”

“把大模型作爲主要業務的一個公司,我們覺得在這邊有一個非常大的一個非常大的一個機會。”據阿里高層透露,阿里去做AI 或者做開發開發大模型的主要有三個重要的目標:一是通用人工智能的探索;二是通義大模型與阿里的商業模式天然匹配,把通義大模型與阿里雲的基礎設施進行軟硬件協同優化,來爲中國企業提供大模型推理服務,阿里同時提供雲服務和大模型,這裏面有非常大的機會;三是爲阿里巴巴其他的AI業務提供基礎模型的支撐,比如釘釘、夸克、淘寶能夠擁有一個更好的底層開發平台。

4月底,阿里雲開源了1100億參數模型Qwen1.5-110B。目前通義開源大模型的累計下載量超過了700萬。

“目前,通義的開源模型在中文世界的開發者使用最廣泛,當開發者使用阿里雲的開源模型,需要把應用部署到線上的時候,會自然而然地選用阿里雲的服務。”上述高管稱。

對於阿里雲的未來,吳泳銘表示,相信阿里雲商業化營收在2025財年下半年能重返雙位數增長。

淨利潤下滑?菜鳥激勵、國際業務投入大

今年3月,已數次披露招股書的物流快遞企業菜鳥宣佈撤回上市申請。而阿里巴巴董事長蔡崇信對此解釋稱,當前市場情緒不振,充滿挑戰的IPO環境無法反映菜鳥真正的估值。

菜鳥撤回上市在行業內引發巨大震動的同時,爲安撫內部,阿里巴巴也主動進行了不少投入。

從營收數據上,菜鳥在過去一年以及最新一季度內增長表現出色。2024財年,菜鳥集團收入爲990.2億元,同比增長28%,主要由跨境物流履約服務的收入增長所貢獻。在本財季內,菜鳥集團收入同比增長30%至人民幣245.57億元。

宣佈撤回港股上市後,菜鳥向內部授予了一大筆激勵費用。僅最新的一個季度內,菜鳥經調整EBITA爲虧損人民幣13.42億元,而2023同期爲虧損3.19億元。對比顯示,多出來的約10億元虧損,正是授予菜鳥員工的留任激勵。

除了針對菜鳥的投入,在營收與利潤的平衡中,阿里巴巴在其他業務上的支出也在持續加碼。

在國際出海業務中,本財季分別實現營收274.48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跨境電商業務零售平台整體訂單同比增長20%,包括Trendyol繼續錄得雙位數訂單增長,在保持土耳其領先電商地位,以及Lazada每單虧損同比顯著收窄。

但爲了實現該增長,投入的成本支出也不容忽視。

本財季內,國際數字商業集團經調整EBITA爲虧損人民幣40.85億元,2023年同期爲虧損人民幣21.71億元,虧損同比擴大88%。據透露,虧損同比增加主要是由於對包括速賣通Choice和Trendyol的跨境業務等業務的投入增加,部分被變現率的提升所抵銷。

吳泳銘在業績電話會上表示,撤回了菜鳥的IPO申請,就是希望加強與電商業務協同,集團將繼續支持菜鳥擴大全球物流網絡。

對於阿里國際業務在上季度的虧損,阿里高管在業績會上表示,導致業務投入較大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方面在新興市場尤其是在中東比較激進的投入,另外一方面就是AE Choice商業模式的佔比一直在爬升。“我認爲隨着我們這樣的一個新的模式逐漸的不穩定,我們也會去更更多的關注商業模式的效率。”

同時,此前已有計劃賣出的非主營業務部分仍然在持續消耗集團淨利潤。

本季度內,所有其他分部收入(含高鑫零售、盒馬、阿里健康、銀泰、飛豬、釘釘等)實現營收514.58億元,同比下降3%。主要是由於高鑫零售及阿里健康的收入下降,部分被盒馬的收入增長所抵銷。

高鑫零售的收入下降主要是由於供應鏈業務規模縮小及客單價減少所致。營收下滑的同時該部分淨利潤也在下滑,數據顯示,該部分經調整EBITA虧損達28.18億元,同比2023年的虧損18.55億元擴大了55.31%。阿里巴巴表示,主要是由於盒馬的虧損增加以及靈犀互娛(UC、夸克)盈利水平下滑所致。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今,盒馬鮮生在全國多個城市開出約10家新店,其中4月份就有4家新店開出。此前盒馬方面表示, 今年將在長三角地區加密佈局。

淘寶重回雙位數增長 本地生活持續向好

淘寶天貓業績表現全面超越市場預期,成爲本季阿里業績的重要亮點。

業績顯示,截止的3月31日季度內,淘寶天貓商品交易總額(GMV)、訂單數均取得同比兩位數增長,88VIP會員數量突破3500萬人,同樣保持雙位數增長。

受購買用戶數和交易頻次強勁增長帶動,淘天集團實現營收932.16億元,同比增長4%;經調整EBITA爲385.01億元,同比下滑1.38%。

對此,阿里業績表示,主要是由於用戶體驗(從而提高消費者留存率,並提升購買頻次)以及科技基礎設施的投入增加,部分被客戶管理服務收入增加所抵銷。

值得關注的,本季淘寶天貓GMV取得雙位數增長同時,商家負擔也進一步減輕。數據顯示,淘天集團2024年來已陸續發佈了10款AI經營工具,4月更宣佈包括生意參謀、店小蜜客服機器人、圖片空間等重要經營服務全面免費提供,幫助商家降低經營成本,中小商家受益尤爲明顯。

對於國內電商的GMV增速回到了2位數的水平,阿里高管在業績會表示,阿里最核心的還是在提升總體用戶的電商購物體驗,無外乎是好商品、好價格和好服務,具體到更細的層面,“其實我們覺得在中國的這個商品供給上有不同的模式,我們要用不同的產品去對應不同的模式,來提高產品的價格力以及商品的轉化效率。“

2023年以來,電商的競爭更加激烈,紛紛打出“底價“標籤。對於這一點,有阿里高管表示,電商市場非常激烈,但對於淘寶來說,有一些獨特的戰略路徑選擇,”所謂產品效率就是產品對於消費者的這個轉化率,背後是更多的價格力以及整個好商品的服務。“

此外,面對競爭,阿里方面認爲,現在中國電商市場的競爭環境中,阿里有獨特價值,即提供更高的商品效率來建立在中國電子商務市的競爭優勢。

隨着線下經濟的持續繁榮,疊加本季度春節出行消費需求激增,本地生活集團收入同比增長19%至146.28億元,主要由餓了麼、高德帶動。本季度,受惠於交易用戶及購買頻次提升,餓了麼訂單量同比增長強勁。本季度,高德業務實現迅速增長,受惠於大出行場景和“到目的地”服務所帶動。

在業務規模和效率提升的帶動下,本地生活虧損持續收窄。本季度,該部分經調整EBITA虧損31.98億元,同比收窄21.29%,主要是由於餓了麼的單位經濟效益有所改善,和規模擴大導致“到家”業務的虧損持續收窄所致。

在大文娛領域,儘管本季度該部分營收爲49.45億元,同比下滑1%,但經調整EBITA虧損同比收窄21.7%至虧損8.84億元,主要得益於優酷視頻虧損收窄。

不斷推進回購、派息與調整持倉

在業績中,阿里巴巴還披露了新一輪迴購和派息情況。

本季度內,阿里巴巴已在美股和港股市場以總額48億美元回購總計5.24億股普通股,已考慮員工持股計劃下發行的股份後,流通股淨減少2.6%。而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財年,阿里巴巴以總額125億美元回購總計12.49億股普通股,已考慮員工持股計劃下發行的股份後,流通股淨減少5.1%。

在下一季度中,阿里巴巴將啓動新一輪現金股息派發行動。預計截至2024年6月13日收市時,向美股及港股投資者派發每股普通股0.125美元或每股美國存托股1.00美元;另派發一次性特別現金股息,金額爲每股普通股0.0825美元或每股美國存托股0.66美元。股息總額約爲40億美元。

與業績同時發佈的還有括阿里巴巴最新持倉報告。文件顯示,在本季度內,阿里巴巴新增標的1只,清倉標的4只,減持標的1只。

其中,被阿里巴巴清倉的公司包括嗶哩嗶哩(1000萬股)、摯文集團(843萬股),而此前阿里巴巴已清倉23andme和1stdibs.com股票。被減持的公司則是玩美,持倉環比減少59.08%。

新增的知乎持倉爲此前知乎上市時,阿里巴巴以1億美元認購其股票,如今經轉化爲約170萬股美股存託憑證。

2022年,知乎曾披露,其在2021年上市紐交所時,曾向阿里巴巴發行及出售了5263157股A類普通股,價格爲1億美元。據最新的持股價值披露,該部分投資轉化後當前市值僅爲715萬美元左右。相關投資的虧損,似乎也成爲了影響阿里巴巴淨利潤增長的衆多原因之一。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持有小鵬汽車、微博、百世集團、MariaDB美股股票數量不變。

此外,阿里巴巴還透露表示,公司一直在爲公司在香港主要上市做準備,目前預計於2024年8月底完成轉換。

(財聯社 梁又勻 徐賜豪 黃心怡)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