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重要突破!百济神州「重磅炸弹」药物,狂揽91亿

重要突破!百濟神州「重磅炸彈」藥物,狂攬91億

侃見財經 ·  05/13 21:54

創新藥的行業的“寒冬”正在過去,隨着頭部創新藥企業部分產品商業化的成功,企業開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從全球背景來看,人口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和慢性疾病的增多,導致了創新藥的需求持續增長,作爲“三高一長”行業,高研發、週期長是多數創新藥企業普遍的難題,因此在創新藥企業的前期階段,資本市場對創新藥企業的推動力量不容忽視。

進入2017年之後,在資本的推動下,國內的創新藥行業迎來了一波爆發潮,不少醫藥行業影響力人物下海創業,將創新藥的進程推動了一大截。

業界名人的加持加上管線的豐富,在資本的推動下,港股迎來了18A公司上市潮。

然而,行業的發展不會一帆風順,資本加持之下的大部分創新藥公司並沒有交出滿意的答案。進入2021年之後,創新藥行業在加息週期的衝擊下,進行了一波較大的洗牌,不少創新藥企業股價出現了斷崖式下跌。

百家爭鳴,勝者爲王。

對於頭部企業而言,其受到的衝擊顯然要小很多,由於產品研發進程較快,產品管線比較豐富,再加上資金儲備雄厚,因此這類企業很容易穿越週期。

尤其是國內的跨國性創新藥龍頭,一些已經具備了成爲全球性藥企的潛質,其中*典型就是百濟神州。

5月8日晚,百濟神州發佈2024年*季度美股業績報告以及A股業績快報,業績顯示,一季度百濟神州營業總收入達53.59億元,同比增長74.8%。得益於兩款核心自研產品的高速放量,公司全球產品收入實現53.25億元,同比增長89.6%。

百濟神州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歐雷強表示,得益於全球收入的大幅增長,按抗腫瘤藥物總銷售額計算,公司現已躋身全球腫瘤治療創新公司前15強。

此前,百濟神州曾公佈了2023年全年業績,業績顯示,2023年百濟神州營業總收入174.23億元,同比增長82.1%;細分來看,2023年公司產品收入155.04億元。其中,澤布替尼銷售額91.38億元(約合12.64億美元),同比增長138.7%,主要由海外市場貢獻。

衆所周知,在醫藥行業年銷售額是否超過10億美元是一個藥物能否被稱之爲“重磅炸彈藥物”的標準。超過10億美元的藥物,在全球製藥界都備受矚目,不僅意味着企業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商業化成績,也證明了該藥物在疾病治療上帶來了新的變革。

1、百濟神州的“誕生”

百濟神州的誕生,王曉東以及歐雷強都是繞不開的人物。

和一部分創新藥企業一樣,百濟神州的兩位創始人,一位來自於醫藥行業,而另外一個則更加熟悉資本。

上世紀80年代,美籍分子生物學家、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吳瑞發起了CUSBEA項目,主要是選拔生物化學和生物分子學的優秀學生。

作爲當時的大學生,且王曉東英文水平較好,因此考試對他來說並沒有多大的難度,就這樣他獲得了赴美留學的機會。

1991年,王曉東順利的從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畢業,獲得了生物化學博士學位,作爲美國*致力於臨床醫療教育和生物醫學研究的大學,王曉東自然前途無量。此後,他便跟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約瑟夫·戈爾茨坦和邁克爾·布朗從事相關研究。

1995年,已經工作長達十餘年的王曉東自覺已經可以獨當一面,於是在這一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實驗室,開始研究細胞凋亡。

2003年,王曉東應邀回國創辦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次年,憑藉着細胞凋亡領域的成就他成爲了美國國家科學學院的院士,這一年他只有41歲。

與王曉東不同的是,百濟神州的另外一位創始人歐雷強,據悉,他畢業於機械工程專業,後來成爲了麥肯錫的諮詢師。

上世紀90年代,歐雷強作爲麥肯錫的諮詢師,他的不少業務都圍繞中國展開,這讓他能夠提前看到入世之後中國經濟增長潛力。

2005年在創立百濟神州之前,歐雷強已經開始了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業,他所創立的保諾科技是一家從事臨床CRO的醫藥企業。由於他對中國的深刻認知,他將保諾科技的*站設在北京。

當時,歐雷強正在四處尋找來自中國的生物醫藥科學家,來壯大公司隊伍,有不少業內人士就向他推薦了王曉東。陰差陽錯之下,兩人便成爲了好友。

但此時兩人並不知道,未來會攜手做出一家世界級創新藥企業。

2009年,一家舊金山的基金找到了王曉東,想借助他的影響力去做一個生物創新藥公司,並向王曉東打聽合適CEO人選,王曉東推薦了歐雷強。但一番了解之後,歐雷強並不想按照這家基金原有的打算,做出項目後賣給大型藥企,他想做一家“百年老店”。因此他說服王曉東,他認爲,中國才是生物藥創業*的土壤。

2010年,兩人聯手創立了百濟神州。而百濟神州也不負衆望,從它的誕生到如今成爲本土走的最快的Biotech,百濟僅用了十年時間。

2、成爲全球性創新藥企

百濟神州成立後,在沒有任何項目和融資的情況下,王曉東憑藉着個人的影響力很快就招到了一支百人隊伍,其中不乏一些美國生物醫藥人才。

有了團隊,他們很快融到了2000萬美元,對於百濟神州而言,這算得上是一個良好的開局。2011年,百濟神州引進了強生的CNTO-95(抗血管生成)和MTKi-327(多靶點酪氨酸酶抑制劑)兩款藥,但並不順利,由此也引發了百濟神州高層的離職潮。

2013年,歐雷強帶着百濟神州研發負責人去拜訪阿斯利康,以求破局之道,當時如果不能得到阿斯利康的支持,百濟神州很有可能資金鍊就會斷裂,最終歐雷強說服了阿斯利康的負責人,得到支持之後,其同時也吸引到了全球知名藥企默克的關注,最後默克以4.65億美元拿到百濟兩款藥的中國區之外的開發權益。

經此一役,高瓴資本注意到了這家創新藥企,並且主導了其後續一輪又一輪的融資,而百濟神州其後數年也一直是高瓴資本在美股*的持倉。

在高瓴資本的加持之下,百濟神州完全沒有了後顧之憂,隨着自主研發的產品開始陸續進入臨床,百濟神州徹底的站穩了腳跟。

隨着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BTK抑制劑百悅澤以及PD-1產品百澤安的成功,百濟神州步伐更加“激進”,在研發方面百濟神州選擇去“CRO化”,而這也是其研發費用高企的根本原因。

根據其2023年年報顯示,百濟神州已自主開展超過130項臨床試驗,並在約45個國家和地區入組了22000多名受試者。這些臨床試驗包括針對其產品組合所開展的超過40項關鍵性或潛在註冊可用的臨床試驗。

衆所周知,創新藥商業化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難題,據統計,近十年FDA批准的新分子實體藥物中,約有半數藥物上市後銷售額遠低於市場預期值。而百濟神州則不存在這種問題,2018年,百濟神州招來商業化團隊的一號人物吳曉濱,在他的主導下,公司的商業化獲得了完全的成功。

創業是一項天時地利人和的遊戲,衆多因素集齊之後,百濟神州目前除了自研產品管線已上市的爲3款,此外,其獲授權許可在中國市場商業化另外14款已獲批藥物。

5月8日,百濟神州發佈了一季報,業績顯示,公司一季度共計營收53.59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74.8%,其中產品收入爲53.25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89.6%。其中,BTK*澤布替尼全球銷售額總計34.76億元,同比增長140.2%。

具體市場方面,美國市場繼續高歌猛進,銷售額達24.96億元,同比增長162.7%,歐洲市場繼續擴大份額,銷售額4.76億元,同比增長256.8%,中國市場市場持續領跑,銷售4.13億元,同比增長25.5%。

這也意味着,百濟神州境外收入已經高於境內收入,且境外收入增速明顯高於境內,從側面反映藥物出海帶給企業帶來的龐大效益。

作爲國內跨國的創新藥龍頭企業,百濟神州已經階段性的完成了自己的目標,成爲一家全球性創新藥企。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侃見財經授權發佈,本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