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自嘲“不会卖车”的魏建军,意欲“重铸”长城|钛度车库

自嘲“不會賣車”的魏建軍,意欲“重鑄”長城|鈦度車庫

鈦媒體 ·  05/13 00:26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

2024年,長城汽車的轉變從直播開始。

3月26日,60歲的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首次更新了已經註冊許久的個人微博,開始分享工作日常。4月15日,魏建軍首次開啓直播,親身測試長城汽車全場景NOA(領航輔助駕駛技術)。4月18日,魏建軍現身抖音平台,與小米汽車創始人雷軍連線互動。

緊接着,5月10日,長城汽車在總部保定召開2024年股東大會,不僅長城汽車高管悉數到場,還一改往常閉門會的形式,通過多個渠道進行線上同步直播。

長城汽車高管團隊出席2024年股東大會

客觀來說,魏建軍一直堅持“過度研發投入”,長城汽車也掌握了很多硬核的技術,但在新能源時代,光悶頭做技術還不行。長城汽車和魏建軍本人也不得不循着造車新勢力們的營銷方法論,嘗試通過直播改變過去的形象。

魏建軍在股東大會上坦言,“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連媒體都比較少見。但這是一個互聯網時代,要有互聯網思維。”“我在做表率,我一定比他們(員工)做得好,我有優勢,因爲我是老闆。”

在長達120分鐘的交流中,不管是一反嚴肅形象的自我調侃,還是“搶麥”談純電越野的短板,魏建軍都在身體力行地向外界傳達長城汽車將要發生的變化。他說,長城是一家非常簡單的公司,除了上市公司規定不能說的,其他一切都能說。

“持續虧損難以支持企業發展”

這次股東大會高調召開,除了長城汽車在嘗試營銷渠道的改變之外,還有一個背景就是:長城汽車剛剛交出了一份史上最佳的季度業績。

4月25日,長城汽車披露了2024年的一季報。數據顯示,營收428.6億元,同比增長47.6%;淨利潤32.28億元,同比增長1752.55%;銷售新車27.53萬輛,同比增長25.11%。

當然,長城汽車一季度淨利潤暴增的一個主要原因也是去年的基數太低。魏建軍曾坦言,2022年深蹲是爲了2023年更好地起跳。不過,長城汽車在2023年並沒有如願“跳”起來。2023年一季度,長城汽車淨利潤僅有1.74億元。

不過,長城汽車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的成績主要是來源於銷售規模增長、銷售結構優化和單車收入提升。

事實上,長城汽車第一季度業績的成績之所以受到外界關注,一方面是從長城汽車本身的增長來說,另一方面也是從近日交出2024年一季度成績單的車企橫向對比來看,競爭愈演愈烈,生存環境愈發艱難,增長自然難能可貴。

經過鈦媒體App的梳理發現,比亞迪、長城汽車、賽力斯三家企業實現了營收、淨利的雙增長。但近七成車企一季度利潤下滑,比如長安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北汽藍谷、衆泰汽車、海馬汽車等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股東大會上,魏建軍也判斷說,從2024年到2026年的三年間,汽車行業的競爭強度不會減小。

那麼,在競爭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長城汽車要如何生存呢?魏建軍表示,汽車行業普遍遭遇較大虧損,而長城汽車不僅要迎難而上,更要“有所爲有所不爲”,針對虧損特別嚴重的產品,就會適度地少銷售,發揮自己的長板,不虧或者是微虧或者是利潤比較高的,就大力推廣。

這話聽起來似乎並不怎麼“長期主義”,但在魏建軍看來,長期主義並不是單純站在價格戰的對立面。他解釋說,長期主義本身是企業要創造社會價值。假如都是虧損的狀態,長期看是堅持不住的。因此必須有自己的造血能力,要建立長期主義,以更加長遠的眼光去看待問題。

“長城目前的問題還是在於不太會賣車”

目前,長城汽車旗下有哈弗、坦克、魏牌、長城炮、歐拉五個子品牌。由於長城汽車以哈弗爲代表的SUV和皮卡起步,並逐步打開市場形成規模化的行業細分領域,因此哈弗和皮卡也是長城汽車的銷量主力。

根據長城汽車發佈產銷快報,哈弗品牌3月銷量爲54055輛,同比增長13.99%,1至3月銷量爲157889輛,同比增長25.53%。長城皮卡3月銷量爲17569輛,1至3月銷量爲43495輛。

針對主打女性市場且盈利能力相對較弱的歐拉品牌,魏建軍表示,雖然歐拉品牌小衆,量小,但虧損少。

WEY作爲長城汽車以魏建軍姓氏命名推出的衝擊高端市場的品牌,一直以來都被魏建軍本人十分看重,但由於品牌定位不夠清晰,這一主打高端市場的品牌銷量一度低迷。

魏建軍也在現場表示,魏牌的產品力其實一直不差,尤其是去年依託混動與智能化資源,魏牌目前在同級市場中的競爭力屬於一流水平。

根據長城汽車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WEY銷量爲9608輛,儘管絕對數量不高,好在同比增長182.34%,是長城汽車旗下品牌中增速最快的一個。

但魏建軍也直言不諱地分析說,長城目前的問題還是在於不太會賣車,長城過去的經銷商也缺乏跟更高檔次的消費用戶打交道的經驗。

針對魏牌等品牌在終端面臨的服務等問題,長城汽車在內部成立了“長城智選”直營門店品牌,試水直營模式。截止到今年五一,長城智選已經佈局了19城33個店,而魏建軍本人“每天都看戰報。”五一假期,魏建軍還花費6個多小時,開車從保定前往鄭州正弘城直營店探訪。

據介紹,今年第三季度新藍山會批量上市,高山的改款也會在第四季度投向市場。

針對坦克品牌,魏建軍還補充道,越野車在傳統意義上和場景的需要上和功能上,追求的是慢。慢才有更好的控制力,國際上純越野車最慢可以做到2.7公里/小時,在慢的過程中才有巨大的扭矩輸出,這是純電動車實現不了的功能。電動機一慢就沒扭矩,用戶看到的電動車能爬上坡,是輪胎在打滑撓上去的,不是真正爬上去的,Hi4-T追求的是低速扭矩,是適應越野場景的新能源汽車技術。

魏建軍還呼籲將越野品類劃分爲“高強度純越野,泛越野,城市四輪驅動”三類。在他看來,“方盒子”僅代表造型趨勢,但並不能單純地代表越野車。

除汽車之外,長城汽車還在打造摩托車。魏建軍表示:“實話實說,(對摩托車)確實有情懷,但也會盡可能地做到情懷與賺錢兼顧。”

在此前的2024北京車展上,長城汽車展臺首次亮相了一款8缸發動機摩托車動力總成SOUO H8。據悉,這款8缸發動機摩托車將很快在北京國際摩托車展覽會上亮相。 

“海外市場的佈局價值大於短期的經營價值”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極度內卷的當下,諸多車企將2024年的戰略重點放在了出海上,長城也不例外。

事實上,長城汽車的出海起步相對較早。在魏建軍看來,出海同樣是長城的長板所在。

他在股東大會上表示,“新能源是中國戰略,不是他國戰略,實際上最近澳洲、泰國、巴西等國家在新能源政策上都有些退坡。”

也正是由於多數海外市場對於新能源的發展態度遠不如中國堅決,在他看來,目前長城涵蓋皮卡、SUV、HEV的多品類在海外市場仍具備優勢,長城的測試標準也足以應對全球各國的考驗,未來進駐更多海外市場時,長城只需做簡單的適應性開發即可進入。

對於車企一窩蜂出海競爭會不會影響到長城汽車在海外市場的利潤,長城汽車副總裁、海外業務負責人史青科表示,競爭一定是必然存在的,沒有辦法迴避。但提升海外的細分市場基盤與市佔率,是長城在強化海外建設時的原則。

至於如何保證利潤?他進一步解釋說,第一要聚焦ONE GWM(一個長城)的戰略。第二要開源,除了對拉美、中東、東南亞等主銷市場的新車型導入外,也在積極研究歐洲、北美、日韓等地區的政策與產品策略。第三則是在海外經營的過程中要堅持佈局價值大於短期的經營價值。

業績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長城汽車海外銷量同比增長78.51%,達9.28萬輛,佔其第一季度總銷量的33.7%。

在海外市場,長城汽車今年將挑戰50萬輛的銷量目標。其中,哈弗品牌將挑戰30萬輛,皮卡6萬輛,坦克5萬~6萬輛,魏牌和歐拉品牌將在海外重點市場推進。按照規劃,長城汽車預計到2030年其在海外市場的單年銷量將超過百萬輛。

在燃油車時代,長城汽車曾憑藉大單品戰略成爲自主品牌中的領頭羊,但在近年面對電動化與智能化期間一度遭遇市場推廣的困境,外界對於長城汽車的評價也褒貶不一。如今,智能電動車的“下半場”勝負難料,而長城汽車也在努力改變,比如重新聚焦,頻頻調整煥新的管理層,以及持續發力的海外戰略......

拉齊與互聯網企業的營銷思維,讓外界看到長城汽車轉變,自然是一件好事。但魏建軍究竟能否藉此機會“重鑄”長城,最終的考驗仍然是一個月一個月擺在檯面上的銷量數字。

今年,長城汽車給自己的目標是190萬輛,這也就意味着每個月平均要銷售15.8萬輛。但目前來看,今年1-4月份,長城汽車累計銷量爲370129輛,平均月銷量不足10萬輛。在接下來的8個月時間裏,想要達成全年銷量目標,並不輕鬆。

(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韓敬嫺,編輯|張敏)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