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功效护肤第一股”贝泰妮阿里系收入缩水,顶流主播带火的薇诺娜也遇到了瓶颈

“功效護膚第一股”貝泰妮阿里系收入縮水,頂流主播帶火的薇諾娜也遇到了瓶頸

時代週報 ·  05/10 08:09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葉曼至

big圖源:圖蟲創意

敏感肌護膚賽道火了,曾經的領跑者卻放緩了增長步伐。

日前,“功效護膚第一股”貝泰妮(300957.SZ)發佈2023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5.22億元,“百億目標”進度條過半;同比增長約10.14%,爲上市以來新低。

2023年6月,貝泰妮董事長、總經理郭振宇提出未來三年營收規模要“翻一番”,到了2025年,要實現超100億元的營收目標。

但貝泰妮的百億之路,並非坦途。2023年,貝泰妮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28.02%,這也是其在2021年上市以來,首次“增收不增利”。

在這背後,貝泰妮線上渠道優勢式微,且王牌產品薇諾娜營收增速逐年放緩。此外,貝泰妮擅長的敏感肌賽道規模相對較小,近年來入局者增加,競爭愈發激烈。

對於百億目標的進程,5月8日,郭振宇在2023年度業績線上說明會上回復時代週報記者提問時表示,2023年,公司內部進行了組織架構重組,在品類上進行了梳理聚焦等動作。

“2024年,貝泰妮將繼續‘聚焦主品牌、拓展子品牌’統籌安排資源、做好品牌矩陣;此外公司還將不斷豐富線下渠道,探索下沉市場,開拓海外業務並在產品研發創新上持續投入。”郭振宇透露道。

貝泰妮線上生意沒那麼好做了

貝泰妮曾是首批吃到流量紅利的護膚品牌之一。早在2013年,郭振宇便在貝泰妮設立電商事業部,僅在兩年後,貝泰妮線上銷售額便破億。

“過去十年,是國內電商發展的黃金時代。只要搭上電商這班車,就等於坐在電梯裏向上走,無非我們跳得更高一些。”2023年7月,郭振宇在第二十五屆世界皮膚科大會上曾公開表示。

如今,線上電商仍是貝泰妮實現營收的關鍵渠道。2023年,貝泰妮線上渠道銷售合計35.52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達64.57%。

伴隨互聯網流量紅利減弱、線上消費場景豐富、國際美妝品牌加碼線上等變化,2023年7月,郭振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直言:“電商紅利已經消失了”。對於在流量上依賴阿里系會帶來的風險,貝泰妮在業績中也多次提及。

而在線上渠道中,在貝泰妮體系內盤根多年的阿里系佔比最大。2023年,阿里系平台實現收入17.62億元,佔比32.03%。

從業績來看,貝泰妮在阿里系平台的收入有所“跳水”。業績顯示,2023年,其阿里系平台實現收入同比下降14.46%。其中,薇諾娜在天貓旗艦店的收入爲15.27億元,同比減少17.59%;薇諾娜天貓旗艦店佔貝泰妮線上渠道收入比重也有所下滑,從2022年的46.01%減少至43%。

另一方面,貝泰妮長期與頭部主播合作緊密。

據莫尼塔研究所數據,2022年1~4月,無李佳琦帶貨,薇諾娜在天貓銷售額約爲1.27億元/月;而僅在2022年“618”預售當天,薇諾娜在李佳琦直播間的銷售額便達1.66億元。

青眼及聚美麗數據顯示,2023年,薇諾娜“雙11”預售首日天貓排名美妝行業第六名,較2022年排名下降兩位。

據業績,2023年第四季度,貝泰妮營收較上年同期微降1.31%至20.91億元,佔比進一步下滑至37.87%,歸母淨利潤僅爲1.78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34億元大幅減少3.56億元,同比下降66.74%。

“雙十一”表現欠佳,影響貝泰妮全年淨利潤。針對“增收不增利”現象,貝泰妮在業績中表示,美妝行業2023年“雙11”等線上大促活動銷售普遍不如預期,公司未達成“雙11”預期銷售目標;公司主要線上自營店鋪平均獲客成本上升,線上渠道銷售業績受到一定程度影響等。

面對挑戰,貝泰妮將如何調整線上渠道?郭振宇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公司緊跟電子商務發展的趨勢,快速拓展線上銷售渠道,與天貓、抖音、唯品會、京東、快手等知名電商平台進行深度合作。因不同平台的活動規則、消費者畫像不同,公司會在綜合考慮多因素後,在多平台有側重地佈局。同時,公司重視線下市場的拓展,始終堅持以線下渠道爲基礎、線上渠道爲主導的全渠道銷售模式。

敏感肌賽道難以百億夢

貝泰妮專注於功效型護膚領域,這一賽道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貝泰妮的發展。

敏感肌的品牌定位,一度讓薇諾娜在國貨護膚品牌中突圍而出,其背後的貝泰妮更是吃到紅利。

2021年3月,貝泰妮正式登陸深交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價格爲47.33元,當日收盤價則漲至爲162.82元,漲幅高達244.01%。僅在一個月後,貝泰妮市值便突破千億元。

然而,敏感肌僅爲皮膚學級賽道的細分領域,後者市場規模持續保持增速,但體量仍然較小。據Euromonitor 的統計數據,2023年,我國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規模約爲333.40億元,薇諾娜在該品賽道市場份額約20.40%,位居第一。

但從近幾年的業績情況來看,薇諾娜營收增速有所放緩。據業績,2021年~2023年,薇諾娜同比增速分別爲50.2%、24.6%、6.28%。

此外,隨着多家品牌入局,敏感肌賽道競爭也日漸走向白熱化階段,進一步蠶食薇諾娜的蛋糕。

2023年發佈的《敏感肌護膚品牌消費者偏好排行榜》顯示,品牌價值前20名的國產品牌佔比35%,其中前三甲爲希思黎(Sisley)、璦爾博士和科顏氏,薇諾娜排行第12名。據悉,品牌價值的衡量重要指標爲品牌識別、品牌聯想、品牌黏性。

對於競爭的加劇,郭振宇在說明會上表示,公司一直在積極引領行業發展,儘管外部競爭環境在發生變化,但公司主品牌目標沒有發生變化。 2023年,公司品牌矩陣已基本形成,品牌梯隊已構建,品牌優勢已逐步建立。旗下主品牌“薇諾娜(Winona)”收入穩健,“薇諾娜寶貝(WinonaBaby)”“璦科縵(AOXMED)”“貝芙汀(Beforteen)”等子品牌新秀髮力。

郭振宇進一步表示,未來,貝泰妮會根據整體戰略規劃,持續優化和調整子公司的業務結構和經營模式,最大程度提高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貝泰妮正以收併購的形式邁出舒適區,走向大衆美護市場。

2023年,貝泰妮戰略併購悅江集團,旗下Za姬芮、泊美等產品,正是瞄準大衆市場美護需求。

貝泰妮在部署多品牌矩陣上,是否還將有收併購計劃?郭振宇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2024年,公司將持續‘聚焦主品牌、拓展子品牌’統籌安排資源、做好品牌矩陣。展望後市,公司也將繼續積極謹慎通過少數股權投資、併購、合資JV、授權License、內部孵化等途徑不斷完善戰略版圖。”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