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第一创业:5月9日召开业绩说明会,第一创业2023年年度报告暨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业绩说明会所邀请的分析师、投资者参与

第一創業:5月9日召開業績說明會,第一創業2023年年度報告暨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業績說明會所邀請的分析師、投資者參與

證券之星 ·  05/09 20:06

證券之星消息,2024年5月9日第一創業(002797)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4年5月9日召開業績說明會,第一創業2023年年度報告暨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業績說明會所邀請的分析師、投資者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

問:新“國九條”要求頭部金融機構做大做強,中小金融機構做出特色化差異化,新“國九條”給證券行業和公司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各是怎樣的?公司未來將如何定位自己在證券行業內的角色,主要發力的業務方向是哪些領域?

答:新“國九條”就推動證券基金機構高質量發展,在引導行業機構樹立正確經營理念、推動行業能力建設、培育良好行業文化等方面都提出了綱領性的要求,爲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打開了重大的機遇窗口,提供了科學的行動指南。新“國九條”提升上市標準和加大上市企業抽查力度等要求,將進一步夯實券商作爲“看門人”的責任,監管對於合規風控的要求與標準也將進一步趨嚴。此外,證券行業的併購重組有望加速,行業馬太效應有望更爲凸顯。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和監管導向,中小證券公司將根據自身資源稟賦,打造專業化精品證券公司,深耕細分市場。公司將繼續堅持“成爲有固定收益特色的、以資產管理業務爲核心的證券公司”的戰略目標,保持戰略定力,在特色化和差異化發展上重點部署,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圍繞戰略目標,公司在固定收益領域鞏固現有優勢,將進一步深化交易轉型;在資產管理領域進一步強化投研能力、產品創設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在投資銀行領域大力拓展北交所、債券相關的業務機會;在财富管理領域將聚焦於投顧能力建設。此外,公司將進一步優化協同機制,加強對重點區域和戰略客戶的深度覆蓋,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問:公司第一大股東變更爲北京國管之後,對公司的資源賦能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2023年,公司成立戰略客戶委員會,探索戰略客戶服務體系的構建。公司通過戰略客戶部和主要業務條線的深度協同,加強與北京國管及所屬企業的交流協同,強化對北京市屬和區屬國企的對接服務。在北京國管的支持和公司的不懈努力下,公司在北交所業務、公募REITs業務、機構财富管理業務等多個領域均取得突破。


問:公司以固收爲特色的資管業務將如何賦能實體經濟?未來資管業務的發展思路?資管業務如何帶動公司各項業務發展?

答:公司資產管理業務以固定收益爲特色,通過開展債券等固定收益品種的投資,支持企業通過債券融資獲得穩定的資金來源,來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作爲國內首家加入UNPRI的證券公司,公司建立了ESG城投債數據庫,是首家發行ESG整合策略債券型券商資管產品——“第一創業ESG整合債券”系列的證券公司。公司持續構建ESG整合信用研究能力,實施ESG風險負面清單管理,踐行ESG投資理念,引導實體經濟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將繼續以客戶爲中心,堅持以固定收益爲特色,持續創設“固收+”等多類型產品,以FOF爲權益投資突破口,夯實投研,持續產品創新、優化產品線佈局,提升定製化能力,形成差異化發展,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精品資產管理機構。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與公司财富管理、投行等多項業務協同聯動。通過協同促進更多優質資產的價值發現,精準服務客戶個性化需求,爲客戶提供平台式、一體化的綜合金融服務,實現各業務線協同發展。


問:公司資管業務在產品佈局、渠道開拓等方面有何戰略規劃?如何展望規模變化趨勢?有無申請公募牌照計劃?

答:公司券商資管業務多年深耕“固收+”資產管理體系,積澱了較強的策略配置、內部聯動及外部資源整合能力。券商資管業務將繼續以客戶爲中心,堅持以固定收益爲特色,以FOF爲權益及量化投資突破口,做強投研,優化產品創新、完善產品線佈局,提升定製化能力,形成差異化發展,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精品資產管理機構。渠道方面,公司目前以城農商行爲主,積極拓展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以投研和產品爲驅動拓展客戶和渠道。隨着居民收入的不斷增加,家庭財富的穩步積累,投資者對於财富管理的需求是日益旺盛的,資產管理業務作爲财富管理的重要抓手,依然具備很大的發展空間,公司高度重視資管業務的發展,加速投研團隊建設和制度建設,夯實業務基礎,不斷探索具有差異化競爭力的業務發展道路,爭取實現規模穩定增長。公司目前已“一參一控”兩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將對申請公募基金牌照保持關注和研究。


問:公司債券銷售業務具有特色化優勢,行業競爭加劇下如何展望盈利能力及業務格局變化?

答:隨着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公司於2021年提出固定收益業務向“以交易驅動爲核心”轉型,債券銷售從重量到重質轉型,做大客戶基數,做深客戶服務,拓展多樣化品種的服務能力,以銀行間品種銷售爲主,多品種銷售多線並舉,以多元化的固定收益產品持續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問:一季度債市走勢較好,但近期債市有所波動,公司固收投資策略上有何調整?

答:公司一直重視對固收領域的投資研究工作,通過對宏觀經濟面和微觀市場情況的深入研究,把握市場趨勢變化,運用各類套戥和套保策略,包括但不限於久期策略、利差策略、套戥策略等提升盈利報,並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同時,公司固收業務近年來向“以交易驅動爲核心”進行轉型,通過不斷提升定價能力、交易能力,增厚資本利得。長期以來,公司堅持穩健的投資交易風格,抵禦市場波動的能力不斷增強。公司將繼續堅持交易驅動轉型戰略,構建靈活的交易策略和投資組合,不斷提升市場報價能力和交易管理能力。


問:近三年市場對於券商自營的配置思路經常及去方向化,公司固收投資交易業務方面是否有去方向性的嘗試?具體執行情況及效果如何?

答:公司固收業務的交易驅動轉型戰略,本質就是去方向化,構建中性策略,由傳統的通過投資配置來獲取市場趨勢的收益,轉變爲通過打造投研能力、定價能力和交易能力,爲市場提供流動性,滿足市場各類參與者的需求,利用自身的專業能力、服務能力、交易能力獲取收益。公司向交易驅動轉型戰略實施以來,現券交易量、交易活躍度和影響力、做市交易量穩步提升,客戶服務能力和效率取得明顯進步。


問:公司將如何深化資管業務和固收業務的協同發展?

答:公司堅持“以客戶爲中心”的經營理念,繼續深化協同機制,打造“一個一創”客戶管理與協同服務體系,繼續推動主要業務深化轉型,構建核心競爭力,努力推動做大客戶基數、增加資產規模,做強投研能力,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資產管理業務將進一步強化投研能力和投研體系建設,持續開展“固收+”產品體系搭建,加強風控能力建設,爲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健報。固定收益業務將繼續向“以交易驅動爲核心”轉型,以交易驅動爲引擎,投資、銷售爲兩翼,加強一、二級聯動,強化交易協同,圍繞交易效率、規模進行能力構建;通過打造涵蓋客戶交易全生命週期的服務組織,提升客戶服務能力。


問:公司後續是否會繼續保持較高的分紅水平?是否會考慮增加分紅頻率?

答:公司實行持續、穩定的股利分配政策,公司的股利分配重視對投資者的投資報併兼顧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從廣大股東利益、公司發展及監管要求等綜合因素考慮,公司2023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如下以現有總股本4,202,400,000股爲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32元(含稅),實際分配現金紅利爲134,476,800.00元,佔母公司2023年當年實現的可供分配利潤267,437,517.12元的50.28%,佔2023年度合併報表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的比例爲40.67%。公司重視投資者的合理投資報,將根據當年公司盈利狀況、未來資金使用計劃、兼顧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制定合理的分紅政策。


問:一創投行正在進一步強化北交所業務佈局,公司在人員配置和資源投向的佈局如何?

答:公司全資子公司一創投行將IPO業務作爲核心業務之一,並把北交所業務作爲重點突破方向,將公司前中後臺資源向北交所傾斜,重點把控項目執行質量。同時,通過“區域聚焦、行業聚焦”戰略,不斷加強優質新三板企業的積累,重點關注戰略新興行業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爲進一步強化北交所業務佈局做好項目儲備。


問:我們關注到,公司正致力於升ROE,2024年公司準備從哪幾個維度發力?

答:公司將着力把握經濟暖和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機遇,順應宏觀形勢,做好業務佈局,加大業務的開拓力度和深度。鞏固優勢業務的同時,做好適應競爭格局和市場環境變化的業務模式轉型。繼續提質增效,優化流程、提升效率、控制風險,着力提升經營質量,實現高質量發展。


問:展望公司未來三至五年的發展,綱挈領的關鍵詞是什麼?

答:未來三至五年,公司將繼續在特色化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行穩,就是繼續將穩健經營作爲第一生命力;致遠,就是繼續打造核心競爭力、培養核心能力


第一創業(002797)主營業務:從事證券經紀、財務顧問、證券(不含股票、中小企業私募債券以外的公司債券)承銷、證券自營、證券資產管理以及資本中介等業務,並通過全資子公司從事直投、期貨經紀、金融產品投資和其他另類投資等業務,通過控股子公司從事投資銀行和基金管理業務。

第一創業2024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6.73億元,同比下降2.67%;歸母淨利潤1.43億元,同比上升1.64%;扣非淨利潤1.4億元,同比上升3.37%;負債率65.34%,投資收益2.06億元。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3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1家,增持評級1家,中性評級1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爲6.21。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圖片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淨流入721.96萬,融資餘額增加;融券淨流出1123.2萬,融券餘額減少。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與本站立場無關,如數據存在問題請聯繫我們。本文爲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