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京东卷入300亿诈骗案,一审判决京东无责

京東捲入300億詐騙案,一審判決京東無責

電商報 ·  05/09 19:34

1.諾亞起訴京東一案最新進展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幾年前轟動一時的“承興系”300億詐騙案?

去年,“刻倆蘿蔔章騙了300億”的話題還衝上熱搜,再度引發市場對“承興系”詐騙案的關注。近日,該案件引發的民事訴訟,迎來了最新進展。

據界面新聞獨家消息,近日,上海金融法院開庭審理諾亞財富旗下上海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自言汽車租賃服務有限公司訴京東貿易、“承興系”公司及蘇州晟雋等公司保理合同糾紛案,並作出一審判決。

針對一審判決,5月8日, 諾亞控股 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4年5月6日收到承興民事案件判決,該判決判令承興一方向上海歌斐支付承興應收賬款的未償還金額人民幣34億元,以及上海歌斐產生的相關法律費用及開支人民幣約360萬元。此外,承興還被判令承擔上海金融法院產生的費用及開支人民幣約1710萬元。上海歌斐針對共同被告人提出的其他索償被上海金融法院駁回。

公告中提到“上海歌斐針對共同被告人提出的其他索償被上海金融法院駁回”,這意味着,在此次判決中,京東並無賠償責任。

諾亞控股表示,上海金融法院的判決將於上訴期結束後生效。因此,目前,這兩起案件的一審判決還處於上訴期,判決結果暫未生效。

2.“承興系”300億詐騙案

那麼諾亞財富爲何把京東告上法庭?這裏,我們可能需要回顧一下幾年前的“承興系”詐騙案。

這起詐騙案的始作俑者是“承興系”公司的創始人——羅靜。在事件爆發之前,羅靜是市場公認的女商人精英,作爲國內商界女性領袖俱樂部木蘭匯的成員,她還有着“商界木蘭”之稱。

只不過,表面繁榮的背後其實暗流湧動。2019年6月20日,羅靜因涉嫌欺詐活動被中國警方刑事拘留。就這樣,羅靜當初精心編織的騙局被曝光,真相漸漸浮出水面。

具體來看,2015年2月-2019年6月,羅靜利用承興系與京東、蘇寧開展采購業務的供應鏈貿易背景,以應收賬款債權轉讓及回購等方式進行融資。

承興系與京東、蘇寧的合作,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承興系先墊錢替京東、蘇寧採購,然後京東、蘇寧銷售後再跟承興結賬。這個模式,承興就是以中間商的身份賺差價。

不過,京東和蘇寧都有結算賬期,這就產生了很多應收賬款。這些應收賬款還是具備現金價值,可以抵押貸款。羅靜就在這裏動起了腦筋,僞造合同和虛假業務,虛構了大量的應收賬款,開啓“空手套白狼”,賺到錢再還回去。

爲此,第一步,羅靜先是私刻了兩個假章,分別是京東和蘇寧的,用來僞造應收帳單、供貨清單和相關貿易數據。虛構的應收賬款有了,那麼這錢找誰貸?

羅靜找到了諾亞財富的創始人汪靜波。公開資料顯示,諾亞財富是中國內地首家在美國上市的獨立财富管理機構。當時,汪靜波和羅靜同是木蘭匯的成員。

爲了讓諾亞相信應收賬款的真實性,羅靜的第二步是先後指派了多名公司員工,佩戴假的京東工牌,通過訪客申請,在京東公司裏“冒充”京東員工接待諾亞的背調。

不僅如此,羅靜甚至還租來 服務器 ,虛擬數據庫,僞造了京東的官網和對公賬戶。

第三步,到了書面確認環節,在諾亞發函與京東確認事件真僞時,羅靜派人截留了他們寄給京東的應收賬單確認函,並蓋上自己私刻的“蘿蔔章”。與此同時,羅靜還向諾亞財富及歌斐資產的相關人員行賄,高達300萬港幣,在業務對接、金額回訪盡調等方面爲承興公司造假提供了便利。

當然,除了諾亞,羅靜還找了 其他金融 機構。經過這一番操作,羅靜接連騙了歌斐公司、雲南信託等多家金融機構,詐騙金額超過300億,實際造成損失約80億元。

不過,紙終究包不住火,這場騙局最終還是因爲資金鍊斷裂而露出了馬腳。至於資金斷裂,羅靜拿着這些錢進軍A股投資,想要錢生錢,但情況並不樂觀。其中,羅靜拿下的上市公司博信股份,控股之後就沒賺過錢,可以說投得越多,虧得越多。最終,危機暴露,羅靜的資金鍊徹底斷裂,隨後東窗事發。

羅靜被捕後,2019年7月,諾亞財富宣佈“踩雷”承興國際控股。公告稱,諾亞財富旗下的歌斐資產爲承興國際相關方提供了共34億元的供應鏈融資,承興國際控股實際控制人羅靜因涉嫌欺詐活動被警方刑拘。

在相關說明中,諾亞控股表示,“承興國際相關方爲京東供應商,雙方存在大量長期交易”,並且“歌斐已經就該供應鏈融資對承興和京東提起司法訴訟”。據了解,諾亞旗下歌斐資管及自言租賃兩家公司同時對京東提起了訴訟,分別要求京東償還損失34.15億元、8500萬元及對應訴訟費用。

2023年11月24日,諾亞財富對承興和京東提起的訴訟在上海市金融法院開庭審理,讓這起詐騙案件重回大衆視野,引發熱烈討論。

12月4日,京東發佈《關於諾亞財富惡意起訴京東、誤導投資人和公衆的聲明》,稱京東作爲“承興案”中毫不知情的受害者,被捲入歷時四年的惡意訴訟,公司的聲譽和權益遭受重大損失。對於諾亞財富近期反而對京東發起訴訟,京東表示“匪夷所思”,認爲諾亞財富在一審宣判後發起對京東的惡意訴訟完全是混淆視聽,推卸和轉嫁責任,繼續誤導投資人和廣大公衆來爲自己尋找“替罪羊”。

很快,歌斐資產也發佈聲明稱,稱該案件發生於四年前,並於近期開庭審理,在此司法審理的關鍵時刻,對京東集團突然發出該份情緒激烈的聲明表示不解。同時呼籲,京東集團可以將自己“100%躺槍”的具體證據以合法合規的方式遞呈法院。

本案耗時近五年時間,其實,之前就有法律專業人士指出,諾亞財富方面對京東的債務訴求很難成立。到了今年5月,這起訴訟有了最新進展。一審判決顯示,京東無需承擔賠償責任,承興系相關公司則需進行賠償。

至於羅靜,2022年11月,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羅靜案作出一審判決,羅靜因犯合同詐騙罪、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並處罰金2010萬元。

判決後,羅靜提起了上訴。2024年1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對羅靜案作出二審判決,駁回羅靜等人上訴,維持原判。其中,羅靜獲無期徒刑,她的妹妹羅嵐獲刑十七年六個月。同時,判決書也顯示,“承興案”造假過程,京東等公司並無工作人員參與或知情,發生在京東公司內的相關詐騙行爲,也均系“承興系”人員通過全程造假方式所爲。

事情到這裏暫時告一段落,但離結束還有一定距離。至於後續有何發展,我們將持續進行關注。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