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近40家企业“披星戴帽”,上市两年次新股也在其中!*ST导航业绩大变脸,中金公司曾收保荐承销费1.63亿元

近40家企業“披星戴帽”,上市兩年次新股也在其中!*ST導航業績大變臉,中金公司曾收保薦承銷費1.63億元

金融屆 ·  05/06 20:56

近日,A股2023年年報披露季收官,五千餘家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展現在公衆面前。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些企業營利雙收,二級市場表現強勢。有的卻淨利潤、市值大跌,拉響了退市警報。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近40家上市公司在發佈2023年年報、2024年一季報後,公司股票“披星戴帽”;而截至4月30日,今年已有9家公司完成退市,15家公司鎖定退市。隨着退市制度改革的深化,“應退盡退、及時出清”的常態化退市格局正逐步建立。

年報季後超30家公司“披星戴帽”

5月6日即“五一假期”後的首個交易日,19家上市公司復牌且股票代碼被冠以*ST。拉長時間來看,今年年報公佈後,36家上市公司股票“披星戴帽”。其中既包括上市2、3年的公司,也包括上市二十餘載的老牌企業。

理工導航和恒宇信通這兩家企業格外引人注目。公開資料顯示,理工導航2022年3月18日科創板上市。上市僅兩年有餘,理工導航是如何落到“披星戴帽”的境地?

理工導航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主要系財務原因。該公司2023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175.04萬元,同比下滑89.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54.94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後的淨利潤爲-4416.12萬元。

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第12.4.2條第一款第(一)項“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前或者之後的淨利潤爲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或者追溯重述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前或者之後的淨利潤爲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的規定,上交所對理工導航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值得一提的是,理工導航上市前營收和淨利潤均呈現增長趨勢,但在2022年上市後卻出現下滑。具體來看,該公司營收在2021年達到3.18億元的峯值後即下降,2022年上市當年的營收就已降至2.05億元。

與此同時,理工導航的淨利潤也是在2021年達到7307.28萬元的峯值後下滑。據了解,理工導航的首發上市保薦機構爲中金公司,保薦及承銷費用達1.63億元。

恒宇信通同樣因財務問題股票被冠以“*ST”,該公司2023年實現扣除後的營業收入爲-8292.18萬元,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1.76億元,而該公司上市保薦機構爲中航證券。

就上述“披星戴帽”的企業而言,若財務等狀況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其上市地位恐將不保。

2024年以來“披星戴帽”企業:

“1元退市”成主要退出渠道

2024年以來,A股已有9家公司退市,包括*ST華儀、*ST柏龍、*ST泛海、*ST愛迪等,其中7家爲交易類退市,2家爲重大違法類退市。

今年4月26日除牌的ST星源就是“1元退市”代表之一。ST星源前身是“深原野A”,1990年12月就登陸深交所,爲深市主板上市的“老五股”。不過在4月中旬,該公司股票因連續二十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觸及了深交所相關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新海退與上述面值退市的企業不同,該公司爲2024年首例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案例。據了解,因新海退通過參與專網通信虛假自循環業務,虛增銷售收入、利潤,導致2014年至2019年年度報告及2019年半年度報告虛假記載。深交所決定終止其上市,該公司已於4月18日除牌。

除ST星源、退市博天、新海退、ST貴人等9家已退市企業外,還有15家企業因觸及交易類或財務類退市指標鎖定退市。

例如,*ST民控股票收盤價已連續20個交易日;*ST左江營收低於1億元且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了非標準審計意見;*ST美尚已連續18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股,即使後續連續漲停也將觸及退市指標。

2024年來退市企業:

2024年鎖定退市企業:

新“國九條”的發佈後,資本市場進入了強監管週期。針對退市問題,“國九條”提到要加大退市監管力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應退盡退、及時出清的常態化退市格局。近日,滬深交易所還同時發佈公告,對股票發行上市審核等規則進行了修訂,嚴格強制退市標準,堅決出清不合格上市公司。

此外,針對退市規則,滬深交易所均擴大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適用範圍,收緊財務退市指標,新增三項規範類退市情形,如新增控股股東大額資金佔用且不整改退市、新增多年內控非標意見退市、新增控制權無序爭奪退市等。

隨着上市准入機制的持續優化、上市公司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以及退市監管的嚴格實施,我國資本市場正邁向更加成熟、穩健的發展階段。這些環節的日益完善不僅提升了市場的整體質量,也將爲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公平、透明的投資環境,提高投資者回報。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