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苏州银行净利润连续三年高增,11家上市行拟一年两次分红,五大行助阵

蘇州銀行淨利潤連續三年高增,11家上市行擬一年兩次分紅,五大行助陣

時代週報 ·  04/30 00:43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黃宇昆

文|記者黃宇昆

A股上市銀行均已披露年報,蘇州銀行(002966.SZ)的資產規模、營收和淨利潤均實現增長,歸母淨利潤更是連續三年保持了雙位數增速。包括蘇州銀行在內的11家上市銀行紛紛亮出中期分紅方案,醞釀一年多次分紅。

近日,蘇州銀行公佈2023年年報及2024年一季報。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蘇州銀行資產總額已突破6400億元。今年一季度,在去年營收、利潤雙增的背景下,該行盈利能力繼續穩步提升,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2.25億元,同比增長2.11%;實現歸母淨利潤14.55億元,同比增長12.29%。

良好的業績表現是上市公司分紅的底氣,根據蘇州銀行2023年度利潤分配方案,該行擬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3.9元,現金分紅率超過30%。此外,蘇州銀行董事會近期還審議通過了一項關於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決定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方案的議案。

4月29日晚間,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五家國有大行相繼發佈公告,宣佈將於2024年實施中期分紅。

據時代週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新“國九條”發佈以來,爲增強投資者獲得感,多家上市銀行籌劃一年兩次分紅,包括上述幾家銀行在內,目前至少有11家A股上市銀行中期分紅被提上議程,而這11家銀行2023年度現金分紅比例均高於30%。

big圖源:圖蟲創意

資產規模突破6000億元,歸母淨利潤增速靠前

近年來,蘇州銀行規模保持較快的擴張速度。截至2023年末,蘇州銀行資產總額爲6018.4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74%;各項存款3638.2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01%;各項貸款2934.0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06%,存貸款增量均創歷史新高。

今年一季度末,蘇州銀行資產規模已達6482.01億元,較年初增長7.70%。

業績方面,2023年,蘇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18.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3億元,增幅0.88%;實現歸母淨利潤46.0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82億元,增幅17.41%,歸母淨利潤增速在目前披露年報的A股上市銀行中排名前五。

記者注意到,自2021年以來,蘇州銀行的歸母淨利潤已經連續三年實現雙位數增長。

蘇州銀行相關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2023年,該行制定新三年發展戰略規劃,提出打造公司業務、零售業務、金融市場三大業務板塊的核心驅動力。其中金融市場板塊聚焦核心能力建設,不斷強化投資交易能力、資產配置能力、負債優化能力、綜合服務能力,持續推進各項業務穩健發展。

據蘇州銀行年報,2023年,該行在年初和年末市場利率高點加大資產配置,提升組合收益,全年債券類投資收益率高於市場平均水平。同時,公募基金投資方面,加強投資研判,增加債基比例,降低貨幣基金佔比,結構進一步優化,提高投資收益。

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蘇州銀行資產質量繼續保持穩定。截至2023年末,蘇州銀行不良貸款率爲0.84%,較上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降至上市以來的新低;撥備覆蓋率爲522.77%,持續保持較厚的風險抵補能力。

今年一季度以來,投資機構對於蘇州銀行今年資產質量變化趨勢以及撥備水平尤爲關注。蘇州銀行稱,現階段受整體經濟環境影響,該行已進行相關風險摸排,整體風險可控。2024年,全行資產質量預計仍將繼續保持平穩態勢。另外,該行將繼續嚴格按照金融資產風險分類等級要求穩健審慎計提減值準備,力爭撥備覆蓋率保持同業較好水平。

圍繞“五篇大文章”,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蘇州銀行全面深化改革,強化戰略引領作用,制定發佈2024-2026年戰略規劃。

2023年,該行三大板塊發力,明晰公司、零售、金融市場三大業務板塊經營策略,業務方向重新定位,客戶服務模式重塑。

該行構建“科創+跨境”和“民生+財富”雙引擎驅動,進一步助推高質量發展。打造輕型組織架構,完善分支機構部門設置,做強分支機構,不斷提升競爭實力。一體協同經營,打造涵蓋公司、零售、金融市場、本外幣、中間業務等各方面的綜合型支行。推動集團協同互補,銀租聯動不斷深入,蘇新基金正式獲批展業,持續增強母子公司協同效應。

2023年,蘇州銀行充分發揮本土法人銀行優勢,深入挖掘全省金融服務需求,將信貸資源更多投入到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務的可持續性和專業化水平。

在科創金融方面,蘇州銀行緊緊圍繞“科創+”發展理念,爲科創企業提供全客戶需求管理、全生命週期管理、全生態環境管理的綜合金融服務,逐步形成科創金融專屬體系打法。截至2023年末,蘇州銀行合作科創企業客戶數首次突破10000家,科創企業融資餘額超580億元。

綠色金融方面,立足可持續發展理念,探索綠色金融發展新思路新舉措。發行第二期3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專項用於綠色項目信貸投放。落地轄內首筆碳減排掛鉤貸款,將貸款利率與光伏電站發電量(碳減排量)掛鉤。

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蘇州銀行綠色貸款餘額301.80億元,較年初淨增122.86億元,增幅68.66%,綠色貸款佔全行各項貸款餘額比例超10%。

普惠金融方面,持續創新信貸產品、優化金融服務、落實惠企政策,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大內部資源支持力度,將貨幣政策工具、稅收減免、財政獎補等政策紅利向終端利率價格有效傳導,充分讓利實體,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截至2023年末,蘇州銀行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593.19億元,較上年增長65.85億元。

蘇州銀行相關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作爲江蘇省法人上市城商行,該行將立足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耕細作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等領域,全面加快數字化轉型進程,奮力寫好新時代金融“五篇大文章”。

新“國九條”發佈後,11家上市銀行推動中期分紅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在蘇州銀行4月26日發佈的董事會決議公告其中一項顯示,爲進一步明確投資者預期,增強投資者獲得感,該行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根據股東大會決議在符合利潤分配的條件下,制定並在規定期限內實施具體的中期分紅方案。中期分紅以最近一期經審計未分配利潤爲基準,合理考慮當期利潤情況,上限不超過相應期間歸屬於該行股東的淨利潤。

一直以來,上市銀行的分紅情況備受市場關注。4月12日發佈的新“國九條”提出,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東減持、實施風險警示。加大對分紅優質公司的激勵力度,多措並舉推動提高股息率。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

據時代週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新“國九條”發佈以來,已有多家上市銀行響應號召。截至4月30日發稿前,加上國有五大行,蘇州銀行、上海銀行、蘭州銀行、江蘇銀行、紫金銀行、上海農商銀行等11家上市銀行的2024年中期分紅已經提上議程。

4月25日,上海銀行董事會同意了該行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事項,其中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條件爲:當期合併報表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正;各級資本充足率不低於監管標準和公司資本管理規劃目標,或預期實施現金分紅後各級資本充足率不低於監管標準和公司資本管理規劃目標;不存在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限制進行利潤分配的情況。

4月26日,蘭州銀行公告稱,爲增強投資者獲得感,該行在年度分紅的基礎上,擬於 2024年半年度以當期合併報表中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限進行中期分紅。

江蘇銀行董事會秘書陸松聖在該行近期舉辦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江蘇銀行董事會近期審議通過《關於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決定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的議案》,其中就增加分紅頻次等一些工作,江蘇銀行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具體將由董事會在統籌考慮公司盈利情況、現金流狀況和中長期發展規劃等基礎上,嚴格按照有關規定來執行。

全國性銀行方面,4月29日晚間,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五家國有大行相繼公告,宣佈將於2024年實施中期分紅。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均表示,2024年度中期現金股息總額佔集團當期實現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稅後利潤的比例不高於30%。同時明確後續制訂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時,將考慮已派發的中期現金分紅因素。交通銀行稱,該行高度重視投資者回報,連續12年現金分紅率超過30%。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