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亏麻了!福特每卖一辆Model e亏13.2万美元,雷军曾表示除了特斯拉不知道还有谁能赚到钱【附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分析】

虧麻了!福特每賣一輛Model e虧13.2萬美元,雷軍曾表示除了特斯拉不知道還有誰能賺到錢【附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分析】

前瞻網 ·  04/28 23:00

當地時間4月24日,福特公司公佈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營收爲428億美元,同比增長3%。淨利潤爲13億美元,同比下降22%。

其中,福特電動汽車部門Model e,本季度僅售出了1萬輛汽車,營收只有1億美元,虧損飆升至13億美元,相對於每賣出一輛虧損13.2萬美元

福特首席財務官約翰·勞勒表示,雖然福特在每輛野馬Mach-E上降低了約5000美元的成本,但收入下降的速度快於我們消除成本的速度。電動汽車之間持續約一年半的價格戰使得盈利變得非常困難。

福特首席執行官法利表示,在過去兩年中,福特一直在內部開發低成本電動汽車平台,並計劃在未來推出更多價格合理的電動汽車。

當前,新能源車企競爭異常激烈。雷軍曾在直播時表示,純電車企業基本都是不賺錢的,離譜的還有一輛虧個十幾萬的。“在巨虧的行業裏不要談性價比,純電轎車裏邊,基本都是虧損的。” 雷軍稱,“純電汽車行業,除了特斯拉之外,我也不知道哪家還在賺錢。”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大幅提升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公佈的數據,2023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全國汽車總銷量比例)達到35.7%,較2022年大幅增長。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分析

從銷量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CR2爲39.51%,CR4爲52.63%,CR8爲67.71%,總體來看,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龍頭效應明顯。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上游供應商議價能力來看,新能源汽車上游主要是原材料與零部件企業,原材料端技術密集程度較高,同時核心資源鋰礦較爲稀缺,此外,汽車芯片也長期面臨需求大於供給的情況,因此供應商議價能力相對較強。從下游消費者議價能力方面來看,下游是個人消費者,消費力分散,不能形成大範圍的統一採購,同時,新能源汽車行業集中度較高,龍頭企業如比亞迪、特斯拉等如果出現漲價,則將帶動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迎來漲價潮,對消費者而言,議價空間不大。從現有企業競爭來看,新能源汽車行業現有競爭程度較爲激烈,行業頭部效應明顯,如果想市場中爭取一席之位,難度較高。從潛在進入者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行業屬於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初創品牌的前幾年,企業或將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如“蔚小理”等。然而,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手機系”企業在佈局新能源汽車方面擁有着較大的優勢,主要原因爲,當下新能源汽車已不再是隻裝有鋰電池的或其他新型動力來源的汽車,而是及新能源與智能化爲一體的新能源智能汽車,因此,“手機系”企業紛紛依託自身的智能化水平開始佈局新能源智能汽車市場,進入方式主要是跟傳統車企合資設立新能源智能汽車品牌。因此總體來看,潛在競爭者威脅較大。從替代品來看,新能源汽車的替代品是燃油車以及公共出行的交通方式。長期來看,傳統燃油車被新能源汽車替代是大勢所趨,因此威脅不大。而公共交通或將對新能源汽車造成一定影響。尤其是在公共交通較爲發達的地區,部分消費者認爲沒有購置新能源汽車的必要性,因此公共出行方式或將對新能源汽車市場造成一定的替代威脅。

小鵬汽車CEO何小鵬指出,當前的競爭非常殘酷,對於淘汰的殘酷現實認知不清晰。舉例來說,一些車型每年的銷量複合增長率下降了25-30%,後期想要追回市場份額就會變得非常困難。因此,應對內卷的關鍵在於認清現實,及早做出改變,這樣後期會更加輕鬆。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我國汽車市場已進入存量階段,競爭愈發激烈。2018年後,中國汽車銷量連續三年呈現負增長,汽車市場步入“存量時代”。從近年來我國汽車銷量情況來看,我國新車銷售整體呈現“短期波動、中長期向上”的現象,年均增長率約爲2%~3%,車企很難再通過提高汽車銷量獲得高額收益和利潤,競爭將更加激烈。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台。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