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以价促量!北京写字楼空置率七个季度来首次下调

以價促量!北京寫字樓空置率七個季度來首次下調

證券時報 ·  04/10 19:39

f23EOWYFfgFjdib8wdIVnSzAM7bXNbEN060iaAo6hpS15Zq400mIvKMhenepVzTX0kXupeibPrR608OWnUAicZnQAw.gif

f23EOWYFfgFeVMB6hRRQkaxQLgibXnjaHDo0XtMxXOxZnEKBMtCq8xjKahgtK5ehDYTentbEpU0IcmvIEIzZYCw.png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從多家機構的最新數據了解到,一季度,北京寫字樓市場租金持續下降,甲級寫字樓租金跌幅在近七個季度內首次超過乙級,進而促進租賃活躍度自年初以來持續攀升,全市淨吸納量環比增加兩倍,整體空置率自2022年二季度以來首次下調。業內人士預計,下半年隨着經濟和市場活躍度的逐漸恢復,年底租金水平將趨於穩定或迎來觸底拐點。

租金下降促租賃活躍度提升

戴德梁行的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受新興商圈大面積成交租賃的影響,北京整體市場季度淨吸納量已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爲14.4萬平方米。寫字樓市場成交的小幅回升令全市空置率自2022年二季度以來首次下調,環比下降0.4個百分點至18.3%。雖然一季度市場活躍度較2023年有所提升,但現有的高空置率持續給業主施壓,至此,北京全市租金繼續下探至每月每平方米290.7元。

世邦魏理仕華北區研究部負責人孫祖天指出,一季度,北京寫字樓市場業主發力維持租戶穩定性,在租金和軟性服務等方面提供多重激勵舉措以提升續租的成功率。面對市場對優質租戶的激烈競爭,部分標杆樓宇希望通過降租獲得更大的主動權,使得甲級寫字樓租金跌幅在近七個季度內首次超過乙級。

租金的加速下降促進了租賃活躍度的提升。仲量聯行華北區董事總經理張冀蘇表示, 受益於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推動,企業的流動性需求在辦公樓租賃市場低價策略的同步激勵下得到了釋放。一季度平均帶看量、問詢量比去年末提升30%—50%,項目層面活躍度取決於實際優惠力度,例如租金策略、佣金情況等。當前業主與租戶之間的議價過程更加激烈,平均談判週期顯著縮短。

從需求來看,仲量聯行的最新數據顯示,金融和科技互聯網行業仍爲租賃需求支柱,科技互聯網行業租戶貢獻了近一半的甲級辦公樓市場非續租成交。中關村和奧林匹克區域錄得若干筆3000—5000平方米麪積段的科技互聯網行業租賃成交,細分領域包括半導體、遊戲等。

世邦魏理仕的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在新租交易中,搬遷活動依然是主流,佔交易總面積超四分之三,大部分來自市區優質寫字樓以外的樓宇。其中,CBD、奧體和麗澤來自集中商務區以外的搬遷需求,以及中關村來自本區低品質樓宇的升級換遷需求最爲活躍。從行業看,在保險和基金類租戶整合搬遷助推下,金融重回新租需求之首,面積佔比達31%;TMT以21%的新租面積佔比位居第二,主要受2000平方米以下小面積的應用軟件、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換遷需求驅動;消費品製造業因季內錄有大面積的升級搬遷交易,佔比攀升至第三位。

世邦魏理仕的數據還顯示,一季度大面積退租情況逐漸減少,全市淨吸納量環比增加兩倍達7.3萬平方米。中關村、奧體等科技中心,以及麗澤、通州和石景山等新興商務區,受益於租戶換遷意願的增強,季內淨吸納量均超過一萬平方米。

年底租金水平或迎來觸底拐點

戴德梁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27年,北京寫字樓市場新增供應將達144.7萬平方米,其中2024年爲供應高峰。戴德梁行首席政策分析專家、北區研究部主管魏東預計,二季度,新項目的入市加之市場的高空置很難在短期內被去化,租金水平將繼續面臨下行壓力。

仲量聯行北京商業地產部高級董事張斯亮也認爲,爲了吸引有限的租賃需求,預計項目之間的價格競爭將非常激烈。高品質辦公面積的租金將持續下降,並逐步趨近於僅包括運營與財務利息成本的辦公物業底線價格。預計2024年全市甲級辦公樓租金將下降7.8%。

張斯亮同時指出,儘管辦公樓租金持續下行調整,但對於租戶企業等終端使用者而言,租金下降顯著降低了在京企業的運營成本支出,也爲企業帶來了更多搬遷整合、品質升級的機遇。

世邦魏理仕華北區顧問及交易服務部辦公樓租戶負責人袁慧也認爲,短期內,業主對需求存量的競爭將推動甲乙級寫字樓租金均出現下調,也使得甲乙級共同構成的優質寫字樓市場相對低品質辦公空間的性價比優勢更趨突出,並從中吸引更多有提質增效需求的租戶搬遷入駐。長期看,北京市政府近期出臺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行動、高精尖和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實施指南等政策有望提振企業信心,推動年內需求復甦和空置去化。

魏東也認爲,下半年隨着經濟和市場活躍度的逐漸恢復,預計年底租金水平將趨於穩定或迎來觸底拐點。未來幾年,隨着企業經濟效益的好轉、新興產業的快速佈局和相關政策的不斷推進,北京寫字樓市場租賃需求有望得到提升。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