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1月份开工率超预期!光伏板块强势发力,机构:未来增长具有长期持续性

1月份開工率超預期!光伏板塊強勢發力,機構:未來增長具有長期持續性

格隆匯 ·  01/17 22:47

歐美需求迎催化

1月6日,光伏板塊全線走強,BC電池領漲。截至發稿,TCL中環漲停,愛旭股漲7.72%,晶澳科技漲6.51%,隆基綠能、福斯特、宇邦新材漲超3%。

big

港股市場同樣表現亮眼,卡姆丹克太陽能漲超12%,信義光能、福萊特玻璃漲超3%,協鑫科技、信義玻璃、協鑫新能源漲超2%。

big

消息面上,InfoLink數據顯示,今年1月球光伏組件排產49GW,其中國內排產42GW。按照以往,春節前後是光伏行業的傳統淡季,組件生產企業往往也會調低開工率。但今年1月份組件生產企業開工率好於預期。

機構研報預計,2023年國內光伏裝機有望接近200GW,同比增速約129%,佔全球需求48%;2024年海外需求比重有望提升,多元化市場共同發力下2024年全球光伏裝機有望超過470GW,同比增速約13%。

“新三樣”出口首破萬億

1月12日,國新辦發佈會發佈了2023年外貿成績單,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爲代表的“新三樣”叫響全球。“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增長29.9%。

從目前來看,光伏組件已成爲我國外貿出口的一張新名片。與風電等其他新能源相比,光伏板塊的優勢就在於分佈式。這種方式更可以貼近用戶、利用廣闊的屋頂、樓面等資源的佈局方式,讓能源變革可以走進千家萬戶。分佈式光伏,正是光伏產業當前的亮點,也是未來數十年依然可以保持高增長的領域。

具體來看一組數據,2023年11月光伏新增裝機21.32GW,環比提升56.5%;1-11月光伏累計新增裝機163.88GW。多方機構預測,2023年全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有望達到180GW,相比去年實現翻倍。

隨着BC電池技術路線日益成熟,憑藉其帶來更大的有效發電面積,疊加HJT、TOPCon技術相結合,正在快速取代TOPCon電池,成爲未來5年6年內的絕對主流。

展望未來,隨着硅片大尺寸、減薄化,電池從PERC切換到TOPCon、BC等新技術,組件規模效應繼續體現等等因素,光伏發電的成本依然走在下降的趨勢中。這些都是火電等其他技術所不能比的。

未來增長具有長期持續性

自2024年年初以來,光伏板塊經歷大幅調整行業的估值水平也已經很低。截至1月17日,光伏設備指數市盈率僅11.65倍,十年來分位點值爲0.98%,處於歷史底部區間。

big

海通證券表示,2023年以來光伏產業鏈出現明顯價格下降,有助於提升光伏發電的收益率,對於終端需求有明顯刺激作用,未來行業增長具有長期持續性。

此外,海外地區裝機需求也有望提升。集邦諮詢預測,預計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474GW,同比增長16%。其中,歐洲各國在2023年大幅上調其遠期光伏裝機目標,並推行多項利好政策,2024年歐洲新增裝機將達90GW,有望長期保持穩步增長,增速爲14%;美洲整體新增裝機有望達87GW,同比增長33%。

太平洋證券指出,光伏產能擴張、技術迭代驅動下,產業鏈報價快速下行,光儲平價正在各個區域逐步展開。同時隨着加息週期結束、新型電力系統改革,光伏裝機有望持續高增。短期看,隨着2023年四季度產能加速釋放、高庫存、階段性淡季等因素影響,供給端加速重塑,供需新週期開啓。2024年是海外市場政策變化加速之年,重視高盈利市場政策變化帶來的機會。

國聯證券也表示,光伏板塊2023年下跌29.3%,估值已跌至12倍歷史低位。行業主要推動力正在由需求向供給轉變,在此過程中呈現以下特徵:

1)“同質化”與“差異化”並存,成本管控+先進技術是取勝關鍵;2)需求與產品共同分化,催生多元技術方向,並引導競爭分流;3)區域、應用場景等細分市場需求輪動,2024年需求增量主要在海外+分佈式領域。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