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美国芯片巨头新思科技欲2500亿收购Ansys,这对中国EDA产业有哪些启示?|硅基世界

美國芯片巨頭新思科技欲2500億收購Ansys,這對中國EDA產業有哪些啓示?|硅基世界

鈦媒體 ·  01/17 21:21

Synopsys新思科技logo(圖片來源:鈦媒體App編輯拍攝)

Synopsys新思科技logo(圖片來源:鈦媒體App編輯拍攝)

新CEO上任15天后,新思科技開啓了2024年全球科技領域首個收購交易。

美東時間1月16日,美國芯片設計EDA軟件公司新思科技(Synopsys,NASDAQ: SNPS)和美國仿真軟件公司Ansys(NASDAQ: ANSS)共同宣佈,雙方已經就新思科技收購Ansys事宜達成了最終協議,新思科技將以現金和債務融資相結合方式、總價值約350億美元(合人民幣2495.67億元)收購Ansys。

根據該協議條款,每股Ansys股票將獲得197.00美元現金和0.3450股新思科技普通股,每股隱含對價爲390.19美元,較Ansys 2023年12月21日收盤價溢價約 29%。據協議,Ansys股東預計將持有合併後公司約16.5%的股份。該交易預計將於2025年上半年完成,尚待監管機構和股東批准。

新思科技表示,預計合併後兩家公司的整體潛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的年複合增長率,長期來看,每年的協同效應將超過10億美元。以新思科技(850億美元)、Ansys(284億美元)兩家公司當前市值計算,雙方強強聯手後,新思科技未來總規模將超過1100億美元(約合7843億元),有望持續成爲全球芯片EDA領域巨頭。

對此,新思科技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assine Ghazi表示,“新思科技全球領先的EDA解決方案與Ansys先進的仿真分析技術強強結合,將讓我們能夠提供全面、強大和無縫集成的從芯片到系統的創新範式,幫助各行各業的技術研發團隊實現開發能力的最大化。這也是我們與Ansys長達七年成功合作後順理成章的下一步,我非常期待與Ajei以及優秀的Ansys團隊緊密合作,持續爲我們的合作伙伴、股東和員工帶來更多價值。”

新思科技創始人Aart de Geus表示,“成立37年以來,新思科技一直是全球創新領導者,處於改變世界的計算、網絡和移動等半導體技術演進的核心。如今,我們在加速驅動‘萬物智能(Pervasive Intelligence)’全新時代的到來。我們與Ansys公司有着長期的合作關係,雙方的強強聯手是新思科技持續成爲全球領導者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Ansys CEO Ajei Gopal表示,Ansys公司擁有堅實的基礎,第四季度的初步年度合同價值(ACV)預計將超過公司指導區間的上限。“我相信在與新思科技合作的基礎上,我們將爲客戶、合作伙伴和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與新思科技合併將加速我們聯合產品組合的開發,提供更高水平的技術創新,這將使Ansys的客戶大大受益。”

截至1月16日美股收盤,新思科技報509.69美元/股,上漲3.09%;Ansys則下跌5.5%,報327.42美元/股。

“併購王者”買買買,7800億“芯片設計巨頭”將誕生

作爲芯片設計工具的龍頭企業,新思科技脫胎於通用電氣微電子中心,成立於1986年,總部位於美國,主要生產半導體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和IP核工具軟件的企業,旗下客戶包含英偉達、AMD、英特爾、台積電等芯片巨頭。

事實上,經過60多年發展,半導體市場已實現超過5000億美元的規模,預計到2030年全球芯片市場達1萬億美元。而在這其中,EDA軟件作用至關重要,是芯片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件,也是集成電路產業最上游、壁壘最高的部分,成爲撬動萬億半導體產業鏈的重要“基石”。EDA也被稱爲“芯片之母”。

TrendForce集邦諮詢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2021年,新思科技佔全球EDA軟件市場份額的32%,排名第一,全球前三大EDA廠商Synopsys、Cadence、西門子EDA佔全球市場份額累計達75%。預計到2024年,全球EDA軟件市場規模將達到136億美元,5年期複合年增長率13.8%。

業績顯示,截至2023年10月31日的完整財年,新思科技營收爲58.43億美元,比2022財年的50.82億美元增長約15%;歸母淨利潤爲12.3億美元,相比上年同期的9.85億美元增長了24.87%;經營現金流爲17.77億美元,達到指引預期上限。

由於芯片EDA技術壁壘高,整個產業併購興起,而這也是新思科技在EDA行業持續領先的原因之一。自1986年成立至今,新思科技已完成了超百次的併購整合(包括技術收購),標的覆蓋IP、軟件安全與質量、驗證與原型、硅工程以及芯片設計公司,從而實現快速拓展產品品類和擴大市場份額,在驗證與原型板塊的收購更是高達30餘起。

“過去幾年,新思科技不斷加大投資,從芯片設計開始,覆蓋到系統級別、軟件級別,到現在,新思科技可以提供‘從芯片到軟件’的全方位一體化解決方案。”Sassine Ghazi曾如此概括該公司的投資邏輯。

2023年8月,新思科技宣佈,任命Sassine Ghazi爲公司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自2024年1月1日起生效。據悉,Sassine Ghazi於1998年加入新思科技,2020年起擔任公司首席運營官,2021年被任命爲全球總裁。

而早在半個多月前,有關新思科技將收購Ansys的傳聞就已經引發業內關注。彼時消息稱,新思科技是一直在與Ansys就潛在交易進行談判的公司之一,後者還吸引了其他收購者。如果雙方談判順利,交易可能會在未來幾周內宣佈。當時,Ansys和新思科技均拒絕對此消息進行置評。

交易賣方Ansys公司,最初名爲Swanson Analysis Systems Inc.(SASI),1994年被風險投資公司T.A.Associates收購,隨後更名爲Ansys,並於1996年上市,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工業仿真軟件公司,其仿真軟件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國防、汽車和能源等工業領域。

根據業績,Ansys公司2023財年前三季度累計收入14.65億美元,同比增長6.81%;但淨利潤2.26億美元,同比減少15.09%。

對於這起重金收購,新思科技顯然寄予厚望。

1月17日,新思科技表示,雙方強強聯合,在 AI 的強力驅動下,滿足合作伙伴在電路與物理兩大領域相互融合的相關需求。同時,在覈心EDA領域和極具潛力的新興增長領域中,進一步強化並加速實施新思科技“從芯片到系統”的發展戰略。據估算,新思科技的整體潛在市場規模(TAM)將擴大 1.5 倍,達到約 280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CAGR)約爲11%。

新思提到雙方合併的七個原因:領先能力互補,滿足客戶需求;加速新興領域戰略和增長;優勢互補;戰略性拓展整體潛在市場規模;增強新思科技強大的財務實力和未來預期;強大的資產負債表支持快速去槓桿化;實現成本和收入協同效應。

“雙方合併將實現高增長、高利潤和經常性收入;預計在交易完成後的第一個完整年度,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提升營業利潤率約125個點子,提升無槓桿自由現金流(FCF)利潤率約75個點子。Non-GAAP下,預計在交易完成後的第二個完整年度內提升每股收益,並在此後繼續大幅增長。”新思科技表示,長期來看,合併後的公司預計每年的協同效應將超過10億美元。

根據官方消息,該交易預計於2025年上半年完成。新思科技計劃通過現金和債務融資相結合的方式爲190億美元的現金對價提供資金。新思科技已獲得160億美元的全額承諾債務融資。

如果該交易在特定情況下(包括反壟斷阻礙)被取消,新思科技將向Ansys支付15億美元的交易終止費;如果Ansys結束交易並接受另一項更優的收購邀約,則需要向新思科技支付9.5億美元“分手費”。

目前看來,這筆交易仍存在不確定性,須獲得股東和監管部門的批准。

國產EDA在全球份額不到10%,預計2025年國內市場總規模185億元

相對於海外EDA企業在市場中75%的份額,作爲全球最大的電子元件產銷市場,海外EDA企業的產品在國內佔85%以上的市場份額(實際接近90%),國產EDA軟件產銷佔比僅不足10%,自給率極低,是國內芯片產業鏈中最爲薄弱的環節之一。

據浙商證券報告顯示,2020年,國產EDA上市公司華大九天在市場中的份額達5.9%,全球方面海外EDA三巨頭長期處於“壟斷地位”。

爲解決芯片產業鏈“卡脖子”局勢,國家曾推出多項EDA扶持政策,爲國產EDA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推動集成電路“皇冠上的明珠”的國產EDA產業迎接全新發展機會。

2021年,工信部在《“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中提出,要重點突破工業軟件,補足關鍵基礎軟件短板設計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EDA)。

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EDA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85億元,其中國產EDA市場規模將達到40.7億元,年複合增速接近30%,屆時國產EDA在全球的市場份額有望達22%。

華大九天曾在招股書中稱,從產業環境來看,目前國內先進邏輯 IC 的供應鏈還很不成熟,除了設計環節和部分設備、EDA 點工具之外能夠達到5nm工藝製程之外,其他環節尚不具備國際競爭力和完全的國產替代能力。

隨着近兩年以ChatGPT爲代表的生成式 AI 技術加速發展,而利用AI+雲算力優勢可部分彌補芯片設計算法短板,推動EDA產業加速賦能先進芯片設計。

浙商證券提到,雲架構可以大幅降低設計企業的門檻費用、用算力大幅提升設計效率,同時根本上解決軟件授權問題,保護了正版EDA廠商的盈利。另外,超大集群來滿足算力需求,並在完成後釋放算力資源,並大幅提升運算效率。芯片設計企業不再需要大量自購服務器,雲端100臺服務器運算 1 小時的成本幾乎等於 1 臺服務器運算 100 小時的成本,可以在需求滿足後釋放算力資源來控制成本。

浙商證券認爲,內生增長與外延併購,是EDA公司成爲產業巨頭的必經之路。EDA行業具有產品驗證難、市場門檻高的特點,產品的研發先進性和版本快速迭代能力對於公司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尤爲重要。在自主研發內生增長之外,廠商有必要對業務契合的潛在標的採取收購 或戰略投資優化整合戰略,以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

“從長期來看,中國同時存在幾十家乃至上百家EDA公司的格局必然無法持續,國產EDA併購整合是必然趨勢。”浙商證券指出,通過核心優勢產品建立市場影響力,再以併購打造全流程解決方案進而佔據壟斷地位,即是EDA國際龍頭崛起的重要路徑。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