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信证券:充电桩行业正迎来积极变化 建议三维度把握相关投资机会

中信證券:充電樁行業正迎來積極變化 建議三維度把握相關投資機會

智通財經 ·  01/07 20:17

建議從高功率、散熱和安全三大維度把握相關公司的投資機會。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目前充電樁行業正迎來積極變化,一方面,充電樁投建主體逐漸多元化,除傳統的充電運營商外,地方政府平台、傳統能源企業、新能源車企正在加速進場,規劃建設目標明確,有望持續爲充電樁建設貢獻新動能;另一方面,隨着800V高壓快充車型的放量,充電樁需要從功率、散熱和安全三個維度進行技術升級,進而拉動相關配套零部件的迭代需求以及價值量提升,打開遠期成長空間。建議從高功率、散熱和安全三大維度把握相關公司的投資機會。

中信證券觀點如下:

投建主體逐漸多元化,產品朝高功率快充方向發展。

充電樁行業目前正在迎來積極變化,主要體現在投建主體多元化、產品高功率化兩大方面。從投建主體上來看,除傳統充電運營商外,今年以來,地方政府平台、傳統能源企業、新能源車企正在加速佈局充電樁,規劃目標明確。其中:

1)地方政府平台主要通過發行專項債、綠色債券等創新融資模式進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響應國家政策、推動當地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根據專項債券信息網統計的數據,截至12月15日,2023年中國充電樁領域專項債發行規模達64.22億元,同比+146%,發行數量120個,是2022年項目數量的3倍。

2)傳統能源企業以中石油、中石化爲代表的央國企以及一些地方民營石油企業,通過大額招標、收購、和頭部新能源企業合作,佈局充電場站,加速能源轉型。

3)新能源車企以理想汽車、小鵬汽車、蔚來、極氪等爲代表,建設自營大功率超充站,緩解用戶補能焦慮,提升品牌價值,加速800V車型銷量滲透率。從功率結構來看,根據中國充電工況(CCIC)項目組實採數據,通過統計銘牌數據,2023年1-10月全國新增公用直流樁中,功率在250KW以上的佔比達26%,較2022的15%有顯著提升。

高功率維度:直流樁內部元器件需要朝高功率方向升級。

根據華爲數字能源發佈的《中國高壓快充產業發展報告(2023-2025)》中數據,預計到2026年,國內800V以上平台電動車銷量有望達580萬輛,滲透率約50%,支持高壓快充車型的市場保有量將達到1300萬輛以上。800V車型的放量將進一步拉動對高功率直流充電樁的配套需求,直流樁內部元器件(成本佔比數據來自華經產業研究院)需要進行相應技術迭升級:

1)充電模塊:佔直流樁成本的40%-50%,從15KW、20KW向30KW、40KW更高功率等級發展,核心是提升模塊的功率密度,技術壁壘更高,同時高功率等級充電模塊的盈利水平更高;

2)功率器件:佔充電模塊成本約30%,MOS管是主要器件,隨着高電壓、低損耗的需求,未來向超級結MOS和SiC方向升級;

3)磁性元件:佔充電模塊成本約25%,向低損耗、小型化、高功率密度發展,我們測算120KW/480KW分別需要4/16個30KW充電模塊,單樁磁性元件價值分別爲2160/8640元,隨着充電功率提升,磁性元件的單樁使用量和價值量均有較大提升。

散熱維度:液冷系統提高散熱效率,延長使用壽命。

液冷超充系統的核心在於液冷模塊和液冷充電槍線:

1)液冷模塊:靠液冷板內部循環的冷卻液與外界進行熱交換,散熱效率更高同時噪音更低,根據充換電研究院數據,通常情況下,常規風冷使用壽命爲3~5年,液冷使用壽命可超過10年;

2)液冷槍線:內部有電纜和水管,通過水管內的冷卻液流動來帶走熱量,根據充換電研究院數據,液冷槍線可實現比常規冷卻充電槍更大的載流量(500-700A),同時較常規充電槍質量輕30%~40%;

3)全液冷超充系統:指的是主機系統、功率模塊、充電終端全鏈路採用液冷散熱技術,解決傳統風冷一體化充電樁的故障率高、功率利用率低、不支持未來演進、效率低、噪音大等問題,同時爲高壓平台車型提供快速補能,並滿足未來增加光伏和儲能系統的需求。

安全維度:光儲充一體有望解決高功率和電網容量矛盾。

伴隨着充電樁建設數量和充電功率的大幅提升,電動車充電對電網容量的影響不容忽視。“光儲充”一體化系統是由光伏發電、儲能、充電集成一體、互相協調支撐的綠色充電模式,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伏發電,餘電由儲能設備存儲,共同承擔供電充電任務,緩解對電網容量的衝擊,同時可以實現峯谷價差套戥,降低運營成本。早期由於電池成本較高、峯谷價差較小等因素,導致光儲充系統前期投入大、盈利模式差、回收週期長,因而充電站運營方配儲意願不高。近年來,隨着電池成本不斷下降,疊加分時電價政策的推廣提升各地工商業電價峯谷價差,儲充/光儲充一體化系統的經濟性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根據我們文中成本-收益模型測算,在儲能電池系統單價0.8元/Wh,峯谷價差0.8元/KWh的情況下,600KW充電功率配套儲能系統的投資回收週期在4年左右,未來有望得到加速推廣。

各環節空間測算:

1)直流樁:受益於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長及充電功率提升,我們預計到2027年,全國新增直流充電樁137萬臺,對應市場空間約868億元,2022-2027年CAGR約45%;其中,隨着新增直流樁功率的逐漸提升,我們預計到2027年250KW以上功率的新增直流樁佔比達34%;

2)充電模塊及內部元器件: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目前充電模塊成本約佔到直流樁成本的40%-50%,我們預計到2027年充電模塊市場空間達347億元,對應2022-2027年CAGR約41%;其中,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功率器件/磁性元件分別約佔充電模塊成本的30%/25%,我們預計到2027年充電模塊中功率器件市場空間達104億元/87億元;

3)液冷超充相關設備:800V車型逐漸放量拉動相關液冷超充設備需求,我們預計到2027年新增480KW及以上功率的超充堆約10萬臺,對應市場空間200億元,其中:液冷模塊滲透率約50%,對應市場規模約43億元;液冷充電槍20萬把,對應市場規模約9.8億元。

投資策略:

目前充電樁行業正在迎來積極變化,一方面,充電樁投建主體逐漸多元化,除傳統的充電運營商外,地方政府平台、傳統能源企業、新能源車企正在加速進場,規劃建設目標明確,有望持續爲充電樁建設貢獻新動能;另一方面,隨着800V高壓快充車型的放量,充電樁需要從功率、散熱和安全三個維度進行技術升級,進而拉動相關配套零部件的迭代需求以及價值量提升,打開遠期成長空間。充換電基礎設施是電池和能源管理的重要硬件支撐,隨着新能源汽車、儲能等下游應用市場的蓬勃發展,電池和能源管理的重要性顯著提升,行業有望迎來較大的投資機遇,首予電池和能源管理行業“強於大市”評級。

投資建議方面,建議從高功率、散熱和安全三大維度把握相關公司的投資機會:1)高功率維度:推薦功率密度提升、單樁價值量提升的充電設備及零部件企業。2)散熱維度:推薦散熱效率更高、單位價值量大幅提升的液冷充電設備企業。3)安全維度:建議關注光儲充一體化充電佈局較爲深入的公司。

風險因素: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高壓快充車型滲透率不及預期;液冷充電設備滲透率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超預期;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