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观点 | 美国经济数据“造假”了吗?

觀點 | 美國經濟數據“造假”了嗎?

智通財經 ·  2023/12/11 01:00

來源:趙偉宏觀探索

美國經濟數據調研反饋率降低是今年數據反覆修正的主因。              

今年以來,美國非農、職位空缺、GDP等數據多次修正,引起了市場的普遍關注。今年美國數據修正是否反常,背後是何原因,最重要的是,數據修正是否影響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基本面的判斷?

熱點思考:如何看待美國經濟數據質量爭議?

今年以來,美國經濟數據多次修正引起了市場的普遍關注。新增非農就業數據年初以來下修多達8次,其中6月份下修達10萬人,下修規模達初值的50%,截至11月已累計下修42萬人,佔全年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的14%。職位空缺數同樣多次下修,截至9月已累計下修64萬人,6月下修超40萬人。

美國GDP數據的修正同樣引起市場討論。美國前三季度GDP環比折年增速累計上修1.1個點。一到三季度分別修正了1.1、-0.3、0.3個百分點。私人消費增速累計下修1.1個百分點,二季度下修幅度最大。私人投資增速上修較爲明顯,前三季度已累計上修5.1個點,一季度上修值達到3.5個點。

統計調研反饋率降低是今年經濟數據反覆修正的主因。美國失業率、非農就業、通脹、消費等主要指標均依賴於統計局調研的問卷結果。疫情後,調研反饋率普遍下降,職位空缺調查反饋率由疫情前的58%降至32%,消費者支出反饋率由疫情前的55%降至今年的41%,樣本數量降低使得數據穩定性變差。

反饋率下降源自疫情後遠程辦公等因素,短期內或難有明顯改善。疫情後,遠程辦公開始流行,居民在家工作比例上漲,企業等機構調查的反饋率下降速度更快。2023年,現場辦公比例雖有回升,但仍有40%的職員爲混合辦公、35%爲遠程辦公。長期來看,對隱私的重視、對聯邦政府信任度下滑,使得統計調研回覆率短期內難有明顯改善。

但終值的反饋率仍高於初值,可靠性更高。就業、通脹、職位空缺等數據的初值和終值的反饋率並不相同,終值調研反饋時間更充裕,反饋率更高。以職位空缺數據爲例,初值反饋率僅爲77%,徵收期限爲11-17個工作日;終值徵收期限達45天,因而反饋率更高,今年9月已回升至84%,與疫情前接近。市場可適當提高對終值的關注度。

進一步與歷史對比可發現,今年美國經濟指標修正幅度並不大。非農就業數據修正的幅度低於疫情及歐債危機期間,以2021年爲例,美國非農數據單月最高上修達194萬人,2020年4月下修則達65萬人,均遠高於今年的修正幅度。今年GDP環比折年增速修訂幅度與歷史均值基本持平,同樣低於疫情與金融危機時期。

今年美國非農就業及職位空缺數據的修正對GDP的影響較低,全年影響僅爲0.4個BP。參考亞特蘭大聯儲GDPNow的模型,以初值計算,非農就業拉動GDP增速4.1個BP,以終值計算則爲3.7個BP,二者差異僅爲0.4個BP。職位空缺數據初值全年平均拖累GDP增速0.2個BP,數據修正對GDP增速的影響同樣較低。

但四季度或存在季節性因素干擾,經濟增速存在超季節性下滑可能。經濟增速的修訂也受季節性因素的干擾。美國消費增速往往前低後高,但疫情後,消費的季節性出現變化,三季度(尤其是9月)消費更容易有超季節性表現,四季度消費的季節性表現則更弱,這使得今年三季度GDP增速更亮眼,但也使四季度經濟增速讀數或更低。

編輯/Corrine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