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份额增长百亿!资金借到ETF抄底港股

份額增長百億!資金借到ETF抄底港股

格隆匯 ·  2023/11/08 02:33

格隆匯11月8日丨港股主要指數在10月24日刷新年內新低後,近期出現反彈。11月以來,易方達基金港股通互聯網ETF、富國基金港股通互聯網ETF、華寶基金港股互聯網ETF、鵬華基金港股科技ETF、工銀瑞信基金港股通科技30ETF、海富通基金港股通科技ETF、興銀基金香港科技ETF、平安基金港股醫藥ETF漲幅超7%。

big

南向資金昨日淨買入港股95.67億元,爲近2個月最高。上週,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85.15億港元,整體偏好成長,部分賣出高股息股票。

近期南向資金更加青睞成長型行業,上週淨流入前六的行業是製藥、技術硬件與設備、耐用消費品與服裝、半導體與設備、汽車與零部件和零售業行業;淨流出方面,有部分來自高股息行業,淨流出前六的行業是軟件與服務、能源、多元金融、電信服務、消費者服務和媒體行業。

big

今年以來跟蹤港股市場ETF淨值普遍下跌,資金越跌越買,國內資金借道ETF持續加倉港股。

數據顯示,港股科技50ETF、港股創新藥ETF自11月以來規模增長均超10億份。此外,恒生互聯網ETF、恒生科技指數ETF等也獲得資金流入。

big

拉長時間看,恒生互聯網ETF、港股通互聯網ETF、恒生醫療ETF、恒生科技指數ETF、恒生科技ETF年內均獲得100億份以上份額淨申購,港股科技50ETF獲得50億份以上份額淨申購。

big

港股吸引資金流入背後的原因,一方面是海外流動性收緊週期接近尾聲,另一方面是當前港股估值較低以及股債性價比較高。

在海外加息縮表的階段,恒指和恒科指數估值已被壓縮至歷史低位。當前恒生指數估值爲8.46倍,處於過去10年均值以下1倍標準差;恒生科技指數估值爲22.5倍,處於歷史低位水平。

港股主板賣空比例由10月27日的17.5%回落至11月3日的15.4%。AH溢價指數爲143.9,高於過去10年均值以上1倍標準差。波動率方面,恒指波幅指數11月3日降至23.56,接近過去10年曆史均值。

對於港股市場,中庚基金丘棟榮在三季報中表示,港股互聯網股兼顧確定性和成長性:

1.供給格局帶來確定性:消費繼續復甦和用戶習慣不可逆,平台競爭相對可控,產品型公司競爭加劇進一步凸顯平台稀缺性,疊加降本增效,大幅度提升利潤水平和盈利質量;

2.價值鏈縱深擴張引領成長性:政策溫和,創始人回歸有望增強組織創新的信心和活力,基於中國供應鏈優勢,出海業務有望成爲新的增長點,平台經濟基於其技術積累及應用場景,或將成爲AI進步的最大受益者;

3.互聯網板塊呈現出系統性的低估值特徵,在消費及科技類資產中均具有高性價比,回購進一步增強股東回報,市場可能過度低估了其收入端的韌性以及高估了非理性競爭帶來的利潤不確定性。

國泰君安認爲,海外流動性收緊預期見頂,港股估值水平歷史低位,當前是佈局的機會。美國經濟和就業數據降溫,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態度較之前的會議顯“鴿”,市場預期加息見頂,10年期美債收益率大概率短期見頂。而港股估值已被壓縮至歷史低位。在海外流動性邊際轉寬鬆時,資金有動力回流估值處於窪地中國資產。配置方面,短期配置成長風格,中長期配置紅利資產。應關注恒生科技指數以及互聯網零售、創新藥、半導體、新能源和紡服等板塊。中長期來看,美國通脹中樞難以快速下降,美債收益率可能維持在一個較疫情前更高的水平,而且2024年美國大選,全球地緣摩擦等事件,港股市場仍將面臨着較大不確定性,建議逢低配置紅利資產。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