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淄博烧烤之后,青岛啤酒如何腾飞?

淄博燒烤之後,青島啤酒如何騰飛?

TechWeb ·  2023/11/01 21:28

10月27日,青島啤酒發佈了2023年三季度業績,業績顯示,前三季度青島啤酒實現營業收入309.78億元,同比增長6.4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9.08億元,同比增長15.02%,扣非歸母淨利潤達45.96億元,同比增長19.08%。

雖然業績看着還不錯,但僅看三季度,青島啤酒單季度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速分別爲-4.58%和47.75%,跟一、二季度的業績增速相比,三季度業績增速明顯下滑。

眼下,青島啤酒的壓力並不小。就在三季度業績發佈前不久,青島啤酒剛剛陷入一場風波。10月19日,一則與青島啤酒相關的視頻在網上廣泛流傳,內容爲山東青島啤酒三廠一工人爬進原料倉小便。儘管青島啤酒快速回應,但這場風波依舊帶來了不小的代價。10月23日開盤,青島啤酒股價大幅低開6.77%,市值最高縮水超過83億。

這場風波剛好逼近雙11大促節點,某種程度上也可能青島啤酒的雙11銷售。此前,曾有消費者表示,暫時打消了雙十一囤貨青島啤酒的念頭,準備“觀望”一陣。還有消費者表示,準備將已在網店下的訂單取消。

風波之外,青島啤酒還有許多的挑戰要面對。

行業需求現“天花板”,競爭加劇

啤酒行業目前的需求正在逼近天花板,能夠帶來的增長空間變得有限。

Euromonitor數據顯示,我國啤酒總產量和銷量自2005年起均呈現明顯增長態勢,並於2013年達到頂峯,總產量和銷量均突破5000萬千升,隨後便進入下滑區間,2020年因疫情導致的餐飲門店限流和聚會聚餐減少進一步加劇了這個下滑趨勢。

同時,啤酒主力消費人群20-50歲人口增長放緩以及人均消費量的提升,都在壓縮啤酒未來的銷量增長空間。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人均啤酒消費量達36.2L/年,與消費習慣相近的日本(43.8L/年)和韓國(37.2L/年)差異已經不大,提升空間相對有限。

根據預測,未來幾年我國啤酒銷量都將保持相對平穩狀態,這意味着各啤酒品牌將在存量市場中進行殘酷的廝殺。

果酒、預調酒、氣泡酒等低度酒爭相入局競爭,也在衝擊着啤酒的地位。據CBNData《2020年輕人群酒水消費洞察報告》顯示,近兩年果酒的消費金額增速均在50%以上,90後、95後佔據線上酒水消費主流。 據預測,中國低度酒市場到2035年或將超過25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近35%。

低度酒的出現對啤酒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同時消費場景的增加和消費的頻率變化也分化和瓦解一部分啤酒的市場份額。

除此之外,啤酒行業已經進入寡頭壟斷式競爭,呈現“五王爭霸”的格局。按銷量來計算,2021年我國啤酒行業CR5爲92.5%,其中華潤啤酒份額最高,佔比31.0%,青島啤酒爲22.3%,百威亞太爲21.6%,燕京啤酒爲10.2%,重慶啤酒爲7.4%,剩下的市場份額則由其他的地方性啤酒企業和國際啤酒巨頭共同分割。

不然發現,青島啤酒面臨着巨大的競爭壓力,已然在存量市場中激烈地搶奪用戶。

探索新增量,一些好消息和一些壞消息

可以看到的是,青島啤酒在尋找增量這件事上,頗下功夫,比如發力高端化、進軍海外、加碼線下、開拓第二增長曲線,但收穫的成績好壞皆有。

在內卷的啤酒賽道中,高端化已然成爲一大增長方向。2019年,國內市場中高端(拉格)啤酒的佔比只有11%,同期歐、美、日、韓的平均佔比爲40%,德、法、英等歐洲國家的這一數據更是接近60%。目前全球啤酒噸價的均值約爲6325元,日本和美國則分別在10000元和8000元左右,國內主要啤酒企業的噸酒價集中在3000-4000元的區間內。

根據媒體統計,2017年到2022年,我國啤酒市場高端產品銷量佔比由9.66%提升至12.61%,增長 2.95%;銷售額收入佔比從30.4%增加至36.48%,增長6.08%。

和大多數啤酒品牌一樣,青島啤酒也在邁向高端化,且取得不錯的成績。

根據業績顯示,2022年青島啤酒的主品牌共實現產品銷量 444 萬千升,同比增長 2.6%,中高端以上產品實現銷量 293 萬千升,同比增長 4.99%。今年上半年,青島啤酒主品牌共實現產品銷量281.2萬千升,同比增長8.2%,中高端以上產品實現銷量197.5萬千升,同比增長15%。

在探索新增量上,青島啤酒還將觸角伸向海外。據預測,2023年快消品的全球市場規模將以5.1%的複合增長率達到19萬億美元。同時,Shopee的數據顯示,70%以上的快消品類消費者會更偏好品牌類商品。特別是啤酒領域。

作爲本身帶有國際化基因的青島啤酒,在開拓海外市場上有着相對的優勢。2021年和2022年,青島啤酒的港澳及其他海外地區的毛利率分別達到了37.43%和34.6%,普遍超過了青島啤酒在國內五大核心地區的毛利率;營收規模也分別達到了6.44億元和7.21億元,逼近深耕多年的東南地區的營收水平。

2022年,青島啤酒還加碼線下渠道建設,首創“青島啤酒時光海岸精釀啤酒花園”,爲消費者提供新的沉浸式啤酒消費體驗場所,同時青島啤酒的“TSINGTAO1903 青島啤酒吧”已覆蓋全國23個省份的62座城市。

不過,從青島啤酒佈局的新業務來看,其有意發展啤酒以外的業務,例如開拓水業務、進軍威士忌等洋酒領域,但目前來看並沒有亮眼的成績。

青島啤酒的水業務和威士忌業務也受到業界的“質疑”。一些觀點認爲,青島啤酒+水或啤酒+威士忌所產生的預期市場想象力可能要遠小於啤酒+白酒的模式。

眼下,不少啤酒品牌在高端化之餘,已經開始開拓白酒領域,爲品牌增加buff,對此,青島啤酒進一步將如何佈局,這或許也是外界所好奇的。

可以確定的是,發展第二增長曲線對於啤酒品牌而言,均是一種挑戰。以白酒爲例,雖然有着一定的優勢和吸引力,但同樣意味着更多的挑戰。進入賽道不難,做出成績、拿到市場份額卻沒有那麼容易。

青島啤酒在深耕啤酒賽道之餘,還能在哪些板塊開花結果,有待觀察。

參考來源:

1、哈酒界:啤酒企業進軍白酒,能否帶來新的增長?

2、侃見財經:前三季淨賺49億,市值半年縮水超500億,青島啤酒怎麼了?

3、向善財經:青島啤酒一季度淨利14.5億:感謝“榜一大哥”淄博燒烤?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