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东曜药业-B(01875)中报——营收保持三位数增长

東曜藥業-B(01875)中報——營收保持三位數增長

智通財經 ·  2023/08/24 01:27

智通財經APP獲悉,8月14日,東曜藥業-B(01875)公佈2023年中期業績,上半年總收入爲人民幣3.28億元,同比增長80%,若剔除2022年上半年授權金收入影響,收入同比增長率達147% ;盈利能力持續提升,經調整EBITDA爲1,350萬元,同比增長13%;剔除上年同期授權金影響後,同比增長136% ;經營活動現金淨額持續正向,上半年經營活動淨現金流爲人民幣6241萬元,同比增長116%。

資料顯示,東曜藥業於2021年起全面轉型CDMO業務,聚焦於單抗、ADC等生物藥CDMO業務領域,目前已形成抗體產能2萬升並搭建了“一地化Ÿ端到端”集單抗和ADC於一體的商業化生產平台,同時公司是長三角地區唯一具備ADC研發全流程、生產全覆蓋過程中提供一地化·端到端的服務能力的生物藥CDMO公司。上半年,東曜藥業產品銷售收入爲約2.78億元,同比增長167%,主要來自核心產品貝伐珠單抗注射液樸欣汀銷量持續攀升;CDMO/CMO業務收入達人民幣4654萬元,同比增長105%,新增項目預期在下半年爲該集團貢獻更多收入。

CDMO業務方面,東曜藥業商務拓展策略成效顯着。上半年,公司客戶數量同比翻倍,新增項目20個,15個爲ADC項目,截至期末在手項目45個,同比增長96%, 其中ADC 28個,佔比達62%。

此外,未完成訂單亦持續推動公司未來收入。截至2023年6月30日,東曜藥業未完成訂單總額增長至12.1億元,業績增長勢頭強勁。ADC CDMO產業平台差異化優勢獲得客戶高度認可,截至2023年6月30日,三年內未完成訂單增長至4.8億元,強化近期收入預期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區別於其他ADC CDMO公司,東曜藥業未完成潛在里程碑付款訂單均爲pre-BLA(上市前臨床申報)項目,訂單轉化收入概率高,爲未來業務規模提供有力保障。

上半年東曜藥業已達成數項ADC CDMO長期項目合作,先後與詩健生物、樂普生物、智核生物和博銳生物等戰略伙伴達成ADC藥物、放射性核素偶聯藥物(RDC)及其他更廣泛的生物偶聯藥物領域的全方位合作。產線方面,東曜藥業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ADC商業化生產線。上半年,東曜藥業國內規模最大的ADC製劑商業化生產線建成並投入使用,可生產2R-50R規格的ADC凍乾產品,最快運行速度200瓶/分鐘。同時,第二條、第三條ADC原液商業化生產線建成,單線規模可達5kg/批。

據了解,東曜藥業與糖嶺生物達成合作,共同開發DisacLinkTMADC糖定點偶聯技術平台,打造全球最具應用價值的定點偶聯技術,賦能ADC創新藥加速發展。不僅東曜,國外CDMO巨頭Lonza,也將目標瞄準ADC偶聯技術。2023年6月1日,CDMO巨頭Lonza宣佈以1.6億歐元收購Synaffix,據統計,Synaffix核心定點偶聯技術平台對外授權累計高達47.5億美元,以進一步增強ADC領域的服務能力。

眼下國內外藥企融資時普遍面臨着不同階段的困難與挑戰,也促使各大藥企將錢用在刀刃上。許多企業已經停止了CMC方面的建設與資金的投入,資源聚焦在項目研發本身,從而選擇將CMC部分進行委外。不同於小分子藥物、單抗,ADC藥物的生產過程存在着更高的技術壁壘,需要嚴格遵守各個環節的技術、工藝和場地合規要求。爲了減輕與ADC生產相關的挑戰,70%-80%的開發企業傾向於將ADC的生產外包給CDMO公司。由此可見,ADC CDMO市場蘊含巨大潛力。

國內藥企例如邁百瑞、藥明合聯等也敏銳的發現了此市場機遇,紛紛將其旗下ADC CDMO公司分拆上市,進一步擴大其資本市場影響力。東曜藥業作爲早期ADC藥物研發企業之一,早在2019年就已經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併成功轉型ADC CDMO取得亮眼的成績且持續加碼。

眼下,我國能夠順利開展ADC CDMO業務企業僅有東曜藥業-B(01875),以及藥明生物(02269)合資公司藥明合聯、榮昌生物-B(09995)子公司邁百瑞等屈指可數的幾家公司。從這三家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東曜藥業市值均低於藥明合聯及邁百瑞目前估值,有巨大的潛在增長空間。

展望下半年,東曜藥業繼續聚焦ADC CDMO,持續擴大客戶數量及項目儲備池;積極開拓更具創新的XDC,AXC及其他更廣闊的偶聯藥物領域;最後,積極拓展海外業務,深度了解國際市場需求,以期打開國際市場。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