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保定地产一哥”申请司法重整,流动性危机难解,隆基泰和急速跌出百强

“保定地產一哥”申請司法重整,流動性危機難解,隆基泰和急速跌出百強

時代財經 ·  2023/07/31 11:10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陳澤旋

“我們那棟樓還沒封頂,開發商還會交房嗎?”

當得知隆基泰和要申請司法重整,業主章莉再次陷入焦慮,她購買的房子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東湖鉑悅山春暉園。“當初買了兩三個月就停工”,不曾想在復工之後,等待她的卻是更大的焦慮。

7月26日,曾爲“保定地產一哥”的隆基泰和通過一則《公開信》向外界宣佈了司法重整的消息,其稱公司因受疫情及房地產行業下行的影響出現流動性危機,於近日向法院申請通過司法重整解決問題。

根據高碑店市人民法院的公告,隆基泰和重整一案已於7月25日獲得裁定受理。

在《公開信》中,隆基泰和稱,重整是慎重而艱難的決定,在流動性危機的前期,公司經過了多方努力,嘗試了各種自我拯救的途徑和方式,但仍有部分房屋未能向業主及時交付,仍有欠款未能及時償還,因此,希望通過司法重整破除障礙制約,有效推進項目建設。

業主林祥和章莉一樣渴望得到一個答案,他在2021年購買了保定市的花郡·玉蘭苑,“隆基泰和在保定的口碑一直不錯,是本地比較大的開發商,之前的樓盤都沒問題,大部分人都是衝這個買的,結果就不行了”。林祥稱,他所購買的樓棟在去年動工,“政府和開發商也設立了一個預售資金監管賬戶”。

多個樓盤的業主向時代財經反映,在隆基泰和出現流動性危機後,所購買的樓盤雖停工過數月,甚至一年,但後來都陸續重新啓動,原本以爲企業正朝着好的方向發展,但突然宣佈的重整又讓他們開始有些不知所措。

主動申請重整,隆基泰和的一次自救

在《公開信》中,隆基泰和強調“司法重整並不是破產清算,而是基於企業陷入困境且仍有重整基礎情況下最有效的司法解決辦法”,公司也將在進入司法重整程序後仍然保持正常運行。

作爲一個解決流動性危機的方法,隆基泰和稱,“司法重整將更加有利於盤活資產,更加有利於解決當前困境、創造重整成功條件,更加有利於集中有效資源保交樓,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業主和各方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隆基泰和的重整實際上是一次主動行爲,高碑店市人民法院的公告顯示,申請人和被申請人均爲隆基泰和集團有限公司。

根據《破產法》的規定,債務人和債權人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對債務人進行重整或破產清算的申請。廣東明思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律師武傑告訴時代財經,重整和破產清算是兩種不同的破產處理方式,在程序、目的、債務處理方式、結果上都有比較大的區別。

“簡單來說,重整是在法院的介入下,對企業的資產和組織結構進行重整,實現償還債務和恢復企業經營,破產清算則是通過法院介入,將企業資產拍賣或變賣,用以償還債務,最終解散企業”。

由於重整的目的是實現債務償還和企業經營的恢復,因而,主動申請重整也是企業進行自救的一種方法,“這很明顯是隆基泰和的自救行爲”,武傑說道。

在一般情況下,企業會在經營困難但仍有重整價值的時候主動申請重整,其中,有重整價值指的是企業具有挽救可能的價值,“比如重整的收益大於投入,企業繼續經營的價值大於直接清算解散。一般而言,企業在當地或者行業內有較大影響、市場認可度較高或者有比較好的資源或資質等,可以作爲認定重整價值的參考因素”。

從程序上來看,在裁定受理隆基泰和的重整申請之後,法院會指定破產管理人對其進行詳細的調查評估,在重整過程中,隆基泰和也要制定重整計劃,如果該計劃獲得債權人同意並經法院審批通過,隆基泰和則可按照計劃償還債務、恢復經營。

一旦重組成功,瀕危的企業可恢復經營,但武傑表示,這也會讓企業的組織結構發生變化,“比如股東結構和管理層結構等”。

時代財經從《公開信》中了解到,隆基泰和將在重整期間引入戰投。實際上,這是不少房企在出現流動性危機之後常用的自救方式之一,比如今年2月,中國奧園以2.56億港元向南粵星橋基金出售所持有的物業公司奧園健康29.9%股份,由此退居第二股東之位,而南粵星橋基金入主奧園健康的其中一個先決條件,是與中國奧園或成員公司就城市更新項目簽訂合作協議。

商票持續逾期,掉出百億房企行列

儘管隆基泰和申請重整是一次積極自救的行爲,但業主們仍然爲此感到困惑。在他們看來,曾經停工的樓盤重新啓動,意味着隆基泰和正朝着好的方向發展,爲何又在復工之後還需要通過重整的方式解決公司的資金問題。

根據《破產法》的規定,企業法人在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或者有明顯喪失清償能力可能的等情形下,可以主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

針對資金問題,時代財經向隆基泰和發去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時未獲回覆。

去年3月,時代財經從不同商票持有人處獲悉,隆基泰和相關商票最後一次正常兌付大約是在2021年的9月份和10月份。不過,上述商票持有人在近日稱,相關商票目前已獲兌付。

其中,一名持有人稱是通過房產抵債的方式兌付,而另一名持有人稱“基本都是收款人付的,目前只剩下一張10萬元的逾期商票”,此前,這名持有人從收款人處受讓了相關商票。

根據上海票據交易所,隆基泰和多家子公司出現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持續逾期名單》,而持續逾期指的是在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發生3次以上承兌人逾期。

截至2023年6月30日,隆基泰和置業有限公司累計逾期發生額將近6300萬元,逾期餘額約爲5373萬元;隆基泰和置業有限公司白溝新城分公司累計逾期發生額約爲3085萬元,逾期餘額約爲2258萬元;而隆基泰和置業有限公司高碑店分公司累計逾期發生額約爲1872萬元,逾期餘額約爲1104萬元。

實際上,在持續逾期名單中,身爲出票人的隆基泰和子公司不止上述3家,比如截至2023年6月30日,保定祥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累計逾期發生額將近1517億元,逾期餘額約爲806萬元。

曾經身爲“保定一哥”的隆基泰和在出現流動性危機至今,顯然尚未獲得“造血”的能力。克而瑞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隆基泰和實現的全口徑銷售金額爲22.5億元,全國排名跌至174名;而在2020年的巔峯時期,隆基泰和憑藉501.2億元的年度銷售金額衝入全國百強榜,位列第69。

這一年,隆基泰和從一家偏居保定的小房企在房地產行業一戰成名,但隨即又急速墜落。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