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钧达股份带领TOPCon业绩大涨,但一个风险已经接近 | 见智研究

鈞達股份帶領TOPCon業績大漲,但一個風險已經接近 | 見智研究

華爾街見聞 ·  2023/07/14 21:36

成功跨界光伏電池的鈞達股份,最近晒了漂亮的成績單,可以說成功抓住了TOPCon的紅利期,但不要忘記,最近HJT的電鍍銅技術也迎來了新進展,助力HJT快速降本,佔盡先發優勢的TOPCon,有無可能被HJT再次反超?

01抓住了TOPCon紅利期,鈞達股份交出漂亮成績單

說到跨界,大家第一反應就是不靠譜,是噱頭,然而去年跨界光伏的新秀,鈞達股份,自主業從汽車內飾轉換到光伏電池後,業績一路飆升,可以說成功實現了轉型。

近日,鈞達股份公佈了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增公告,顯示其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9-11億,同比增加230-300%。扣非歸母淨利潤8.5-10.5億,同比增長1330-1670%。預計單二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5.5-7.5億,扣非歸母淨利潤5.1-7.1億。

big

(注:2023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9-11億取中值)

利潤同比增速大幅提高,雖然有一部分原因是上年盈利基數低:因為上年同期公司主業還包括增長乏力的汽車飾件業務,以及當時做光伏電池業務的捷泰科技只將51%納入了合併報表。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其轉型後,快準狠切入TOPCon賽道,抓住了目前TOPCon放量的紅利期。

目前鈞達已經是行業內首家實現n型TOPCon電池大規模量產的專業化電池廠商。

自硅料價格迅速下降後,產業鏈的利潤已逐步向下游電池片、元件環節轉移。尤其電池環節,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大尺寸電池已呈現結構性緊缺,下半年電池龍頭愛旭股份快速實現了盈利修復。

進入今年,下游運營商對N型TOPCon產品的接納度顯著提高,國內的招標專案已經明顯從過去的10%左右,提升到40%左右,且目前TOPCon的供應商,相比於PERC而言,終究還是少數,處於紅利釋放期。

現階段鈞達、晶科能源已經可以大規模量產了,通威、晶澳、天合也可以貢獻部分量,今年TOPCon的市場份額約25%左右,基本都被這幾家頭部瓜分,明年預計TOPCon的市場份額能佔到50%,所以今明兩年正是TOPCon的關鍵紅利期,抓住這樣機遇的公司,即使面臨光伏大部分環節產能過剩的局面,但仍能賺到結構性的錢。

所以鈞達超預期的預增公告,實屬合情合理。

02 TOPCon紅利能延續多久?會不會受到HJT進展加速的威脅?

今明兩年是TOPCon的量產大年,相信業內都清楚,但是大家也都在擔憂的是,TOPCon的紅利還能吃多久。

在光伏新電池技術的競爭中,主要是HJT、TOPCon、XBC和鈣鈦礦,XBC的堅定擁護者是愛旭,鈣鈦礦目前還偏早期,所以光伏電池大廠普遍青睞的陸續是HJT和TOPCon,但因為HJT成本比較高,降本慢,所以TOPCon憑藉其性價比優勢,在2022-2023年期間頭部擴產迅速,已經具備了先發優勢,雖然HJT轉換效率以及疊層更容易等利多因素,讓HJT的想像空間更大,但企業短期還是選擇了務實的TOPCon進行大規模擴產。

但是近期似乎有反轉的跡象,就是HJT降本的關鍵技術銅電鍍的產業化落地節奏似乎在加快,那麼如果銅電鍍的產業化可以順利的成功落地,意味著HJT產品可能在未來1-2年對TOPCon的產業地位形成沖擊。

如果後面銅電鍍的量產階段驗證結果中成本和效率都過關,都可以持續生產,那麼很有可能HJT會再次反超TOPCon,兩者在短期1-2年還能再角逐一番,如果銅電鍍後續量產方面有些環節存在困難,那TOPCon仍會佔據更領先的地位。

目前產業鏈反饋是,HJT對銅電鍍的驗證的積極性有提高,同時純銀方面的銀漿耗量在下降,例如,太陽井新能源也表示,其自主研發製造的全球首創HJT銅互連大試線在客戶端成功驗收,意味著太陽井首創的HJT低成本銅制程方案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轉化落地。預計部分大廠在2024年會選擇批量擴產HJT。

所以說,從鈞達的業績可以看出,TOPCon現在發展正處於如火如荼階段,且明年的滲透率會再加速提升,今明兩年是龍頭企業的核心受益期,但是也要重點跟蹤HJT的技術進展,因為光伏技術變化很快,如果電鍍銅技術進展順利,HJT不再受限於成本問題,光伏電池格局或許會再次地震。

big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