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后疫情时代奥泰生物的“下坡路”

後疫情時代奧泰生物的“下坡路”

投資者網 ·  2023/05/10 19:32

《投資者網》張偉

後疫情時代,曾經依靠新冠疫情提升業績的公司還有多少成色,從最新披露的一季報就能看出答案。

4月29日,體外診斷試劑生產商杭州奧泰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泰生物”,688606.SH)發佈的一季報顯示,該公司今年第一季度(Q1)營收同比下降88.75%,淨利潤同比下降96.14%,與2022年營收、淨利潤分別增長80.88%、54.69%形成了極大反差。

二級市場上,奧泰生物上市不到一個月,其股價就跌破了發行價。截至5月9日收盤,奧泰生物收報93.93元/股,仍處於“破發”狀態,較歷史最高價下跌近60%。業績、股價雙雙暴跌,且產品依賴外銷的奧泰生物還有多少競爭力?

業績高速增長戛然而止

據招股書披露,奧泰生物主要從事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即時診斷試劑(POCT)。年報顯示,奧泰生物2022年POCT的銷售收入為33.87億元,在其主營收入中的佔比高達99.96%;同期其他收入之和不到150萬元,營收佔比僅0.04%。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影響,全球對POCT的需求急劇攀升,直接拉動了奧泰生物等POCT公司的業績。

財務數據顯示,奧泰生物2020年至2022年的主營收入分別為11.36億元、18.73億元和33.89億元,淨利潤分別為6.79億元、7.77億元和11.84億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超過60%,淨利潤也保持高速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奧泰生物的產品主要銷往國外。2020年至2022年外銷收入在奧泰生物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分別為99.88%、99.01%和79.19%。奧泰生物表示,外銷收入目前仍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公司具備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有助於未來在國內市場的拓展。

不過,隨著新冠疫情結束,奧泰生物業績的高速增長也戛然而止。

據4月28日發佈的一季報披露,奧泰生物Q1營收為2.36億元,較去年Q1的20.99億元下降88.75%,Q1歸母淨利潤為4100萬元,較去年Q1的10.49億元下降96.14%。

其實,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後,奧泰生物的營收、淨利潤就已在走下坡路了。

奧泰生物淨利潤持續下滑(單季)

財務數據顯示,奧泰生物去年Q1營收為20.99億元,Q2下降至6.25億元,Q3為2.87億元,Q4為3.79億元。同時,去年Q1淨利潤為10.49億元,Q2下降至2.64億元,Q3只有0.58億元,Q4甚至是虧損1.76億元。從單季度數據來看,奧泰生物今年第一季度業績疲軟也只是去年的延續。

POCT行業整體業績都不好

從行業角度看,不只奧泰生物,新冠疫情過後大部分POCT公司的業績都在下滑。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4月底,A股POCT行業共有37家上市公司。目前,這37家公司均已發佈一季報。

從營收看,37家公司中,只有九安醫療(14.95億元)、安圖生物(10.36億元)2家公司的Q1營收超過10億元;同時,碩世生物、之江生物等9家公司的Q1營收不足1億元,榜尾的仁度生物,Q1營收不足4000萬元。

從營收同比增減幅度看,共有12家公司的Q1營收同比增加,沒有1家公司增幅超過100%,增幅最大的是科華生物(98.13%)。與此同時,共有25家公司的Q1營收同比下降,其中12家公司降幅超過80%。以POCT龍頭九安醫療為例,該公司去年Q1營收達217.37億元,今年Q1只有14.95億元,降幅為93.12%。

淨利潤方面,九安醫療(6.01億元)、新產業(3.55億元)等6家公司的Q1淨利潤超過1億元;與此同時,睿昂基因、利德曼等7家公司的Q1淨利潤不足1000萬元;仁度生物、東方生物等4家公司的Q1淨利潤為負,虧損金額從600萬元到5000萬元不等。

從淨利潤同比增減幅幅度看,共有12家公司的Q1淨利潤同比增加,包括科華生物、透景生命、英諾特等3家公司的增幅超過100%。榜單另一端,共有25家公司的Q1淨利潤同比下降,包括東方生物、碩世生物等7家公司的降幅超過100%,另有安旭生物、聖湘生物等11家公司的降幅在80%至99%之間。

A股POCT公司一季度業績大幅下滑

整體來看,A股POCT公司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呈大潰敗之勢。未來智庫認為,過去幾年,新冠疫情帶來巨大增量市場空間,帶動POCT行業景氣度上行,後疫情時代POCT行業如何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則是POCT公司普遍面臨的問題。

股價隨著新冠疫情起伏不定

可以看到,POCT行業近幾年的發展與新冠疫情關聯度很大。二級市場上,奧泰生物的股價也隨著新冠疫情起伏不定。

Wind數據顯示,奧泰生物於2021年3月25日登陸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發行價為133.67元/股,開盤報145元/股。因有新冠疫情概念股加持,奧泰生物上市首日盤中最高至229.98元/股,首日收報173.94元/股,較發行價上漲超過30%,當日換手率高達62.31%。

奧泰生物上市以來股價走勢(前復權)

不過,奧泰生物的股價上市不到一個月便“破發”,隨後一路下行。到2021年10月,奧泰生物創下95.64元/股的低點後卻觸底反彈,並在2022年1月再觸及其上市首日近230元的高度。

然而,由於各種因素髮生變化,奧泰生物的股價很快敗下陣來,2022年4月以後長期下跌。截至5月9日,奧泰生物收報95.62元/股,較發行價下跌近30%,公司市值51.54億元。

某種程度上來說,奧泰生物的股價“破發”,也是新冠疫情概念股後繼乏力的縮影。Wind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期間,有近20家POCT公司在A股上市,不少公司因其業務與新冠核酸檢測高度相關,這些公司也被認為是乘機上市。

不少新冠疫情概念股“破發”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9號收盤,有9只新冠疫情概念股仍處於“破發狀態”,不少公司跌破發行價的比例超過50%。後疫情時代,這些公司還有多少投資價值,更多地取決於如何轉型和業績表現,投資者還需要認真觀察。(思維財經出品)■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