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财报2023|“牛心瓣”焦虑 B 面:佰仁医疗切入胶原蛋白赛道

財報2023|“牛心瓣”焦慮 B 面:佰仁醫療切入膠原蛋白賽道

華爾街見聞 ·  2023/04/20 22:10

作為A股少數的心臟瓣膜企業,佰仁醫療(688198.SH)自2019年上市以來就備受市場關注。

4月20日,佰仁醫療發佈的2022年財報顯示,當期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95億元、0.9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17.21%、85.82%。

“2022 年受外部環境影響,醫院手術量發生較明顯的下滑,直接影響公司產品銷售。”佰仁醫療表示,“公司較好地克服了疫情不利影響,保持了持續增長趨勢。”

但今年一季度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一季報顯示,佰仁醫療的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65億元、0.12億元,分別同比下滑了1.69%、14.03%。

該業績表現似乎偏離了市場的預期。

4月20日,佰仁醫療的股價創下了年內單日最大跌幅。截至當日收盤價為123元,跌幅為6.56%,市值為166.88億元。

對於佰仁醫療來說,更深層次的焦慮源於其核心產品“人工生物心臟瓣膜”仍以採用開胸手術的外科瓣為主,而非近年來興起的介入領域。

儘管佰仁醫療已逐步推進介入瓣的研發,但涉足該領域的頭部企業目前仍在不斷虧損中也給這一轉型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依託於生物提取領域的優勢,佰仁醫療還切入了膠原蛋白賽道,這是否意味著其已計劃踏入醫美領域尚具不確定性。

貿易風(ID:TradeWind01)就相關問題致電佰仁醫療,但截至截稿前並未得到回復。

介入瓣的盈利困境

作為A股少數佈局生物瓣的企業,佰仁醫療的估值一直都不低。

截至4月20日收盤,佰仁醫療的本益比(TTM)達到179倍。

標的稀缺性賦予了佰仁醫療更多光環,但收入增速似乎一直是“不溫不火”。

2022年,佰仁醫療的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95億元、0.9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17.21%、85.82%。

核心板塊“心臟瓣膜置換與修復治療”2022年創收1.15億元,同比增長了21.81 %,其中核心產品“人工生物心臟瓣膜”增長較為迅速,2022年創收0.89億元,同比增長了37.35%,較2021年放緩了40.51個百分點。

“報告期人工生物心臟瓣膜——牛心包瓣銷量超過6500枚,保持了持續較快增長勢頭。”佰仁醫療表示。

外部因素的沖擊下,佰仁醫療業績仍舊實現了增長,但市場似乎並不買賬。

截至4月20日,佰仁醫療的收盤價為123元,跌幅為6.56%,創下年內單日最大跌幅。

部分原因或指向了佰仁醫療表現不佳的一季報。

季報顯示,佰仁醫療2023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65億元、0.12億元,分別同比下滑了1.69%、14.03%。

佰仁醫療解釋稱由於不可抗力因素的沖擊,各大醫療機構手術量銳減。

“自2022年12月開始全國疫情防控放開,報告期內1月份全國各主要大醫院因收治重症新冠患者而基本暫停心外及各類外科手術,加之春節假期影響,使公司於報告期內約近1半的時間未能正常產品銷售運營。”佰仁醫療表示。

除了突發因素的幹擾外,擺在佰仁醫療面前更為棘手的問題是,核心產品人工生物心臟瓣膜目前仍侷限於外科手術範圍。

“介入未來肯定會在瓣膜置換領域上佔據很大的市場,因為外科手術對於病人的創傷性比較大,要求也很高,未來有可能會逐步萎縮。”上海一位創新醫療器械PE人士對貿易風(ID:TradeWind01)表示。

佰仁醫療也在加碼“介入瓣中瓣系統”(ViV)和“介入主動脈瓣系統 ”(TAVR),以此彌補其在介入生物瓣方面的短板。

“2017年以來超過萬例介入主動脈瓣臨床植入,預計未來3-5年將有越來越多 的瓣膜毀損的患者需要再介入治療,可用於各瓣位、多途徑介入的瓣中瓣會有越來越大的應用需求。”佰仁醫療表示。

儘管佰仁醫療為市場描繪了TAVR、ViV的美好藍圖,但“TAVR三巨頭”啟明醫療(2500.HK)、沛嘉醫療(9996.HK)、心通醫療(2160.HK)目前仍在虧損中,似乎佐證了這條路並不好走。

2022年,啟明醫療、沛嘉醫療、心通醫療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07億元、2.54億元和2.53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58億元、-4.08億元和-4.54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TAVR企業盈利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生物瓣膜市場容量有限。

“瓣膜現在分成生物瓣和機械瓣,機械瓣最大的劣勢就是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藥,所以不需要服用相關藥物的生物瓣就成為了重要的選擇。但是換生物瓣也有嚴格限制,一般就是年齡大於60歲或者維生素k拮抗劑不耐受,才會選擇生物瓣。”上海一位心外科醫生對貿易風(ID:TradeWind01)解釋稱。

“其次就是部分場景還有比換瓣更好的選擇,例如二尖瓣反流作為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目前更好的方式是介入修復,並不需要換瓣。”前述人士表示。

如此來看,在介入瓣領域已經“慢了一步”的佰仁醫療該如何面臨接下來的挑戰仍然具有不確定性。

不過也有機構認為佰仁醫療業績韌性仍存。

“業績增長具備韌性,擇期手術仍有望不斷恢復;公司研發進展順利,業績和管線均將進入兌現階段;公司是生物組織材料的平臺型企業,長期耐久性得到驗證,平臺價值逐漸凸顯。”東方證券的研報指出。

跨界膠原蛋白?

事實上,生物瓣膜市場本身也在面臨挑戰。

較機械瓣來說,生物瓣的壽命較短,僅有十年的時間。

這意味著患者植入該產品的十年後需要更換新的瓣膜,這也是生物瓣的侷限性之一。

“由於生物瓣平均使用壽命為8-12年,因此生物瓣衰敗同樣將成為TAVR領域面臨的重要難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指出,“TAVR術後生物瓣衰敗患者如何開展後續幹預也成為臨床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換瓣膜的風險倒不是說很大,但是患者十年後要多花錢、多受罪,這個是很多人考慮更換生物瓣膜時候的擔憂。”上海一位心外科醫生對貿易風(ID:TradeWind01)表示。

因此,尋找更長使用期限且不需要服用抗凝藥等藥物的瓣膜是業內的攻關方向之一。

據瞭解,能很好地類比天然瓣膜、採用高分子材料的“聚合物心臟瓣膜”被業內人士視為可以取代機械瓣和生物瓣的機會。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美國FDA批准Foldax公司的Tria高分子材料外科瓣進入臨床。

國內企業也在該領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2022年7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順利完成了世界首例“聚合物瓣膜”TAVR手術,該瓣膜由上海以心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使用期限可達到25年,已是生物瓣的2倍多。

面對心臟瓣膜的激烈競爭,佰仁醫療正在尋求其他領域的機會。

今年1月,佰仁醫療與銳騰(秀克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北京艾佰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研發膠原蛋白填充劑。

年報在研專案顯示,2022年佰仁醫療已經投入285.91萬元用於發展“膠原蛋白植入劑”。

“膠原蛋白憑藉良好的生物力學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與宿主良好的協調性,作 為注射填充材料外同時可應用於創面敷料、止血材料、以及藥物載體等。”佰仁醫療表示。

近年來膠原蛋白憑藉在醫美領域上的應用而大放異彩,而佰仁醫療是否計劃通過該品類切入醫美,正受到關注。

貿易風(ID:TradeWind01)也就該問題向佰仁醫療求證,但截至截稿前並未得到回復。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