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掉队的上能电气还能逆袭么?

掉隊的上能電氣還能逆襲麼?

TechWeb ·  2022/12/09 21:15

上能電氣的主要產品包括光伏逆變器及儲能逆變器,僅這兩塊21年收入分別佔到了80.91%/12.97%。

儲能逆變器成了公司今年業務的一大亮點,在三季度營收終於開始放量。中報顯示公司儲能板塊收入僅0.38億元,但到三季報後對應營收暴增至2.58億元,比去年收入還高出了80%。

憑藉儲能板塊放量,前三季度該收入佔比也超過了40%,業務結構的調整收效,令營收同比上漲了65%。逆變器板塊基本沒啥增長。

然而,儲能板塊的佔比提升並沒有帶來毛利率的修復。國內大儲市場雖然空間廣闊,但是競爭也足夠激烈。公司從儲能變流器出發逐步向系統集成層面發展,材料成本高企使得毛利率進一步下滑。公司Q3單季度毛利率12.84%,環比下降了8個百分點。

1670636481316.png

(同花順)

明年期待些什麼?

上能電氣不温不火的光伏逆變器業務,或許看到了曙光。

當前上能的光伏逆變器產品完成了從户用、工商業、到大型地面電站的覆蓋,主要陣地在國內集中式光伏,下游客户包括了中核集團、華電集團等發電企業。

21年在硅料價格上漲壓力下,終端電站裝機需求放緩,較高的組件價格限制了公司逆變器的出貨節奏,導致下半年收入不及20年。

而今年年末隨着光伏產業鏈價格進入拐點,國內光伏電站有望在年末迎來小波裝機高峯。並且風光基地項目陸續加碼,招標量比去年有大幅增長,集中式地面電站有望於明年迎來裝機高潮。

目前需求較旺盛的户用光伏市場一直是公司的薄弱項。2021年,公司推出了包含兩大機型、九款規格的“上能悦家”系列户用逆變器。針對海外户用光伏市場,公司有相關產品進行認證中,四季度後可面向歐洲、東南亞等國家銷售,並且預計在明年一季度推出户用儲能逆變器產品。

儲能業務方面,憑藉風光強制配儲的趨勢,以及原有逆變器業務積攢的客户渠道,公司將儲能業務當作新的業績增長點,且成績不俗。雖然在光伏逆變器上,華為、陽光電源、錦浪科技排在公司前面,但僅就國內儲能逆變器,公司去年市佔率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延續了領先優勢。

公司也不遺餘力地擴大產能,之前儲能變流器是和變流器共線生產的,去年年底公司大概有30GW光伏逆變器產能,500MW儲能變流器、300MWh儲能系統集成產能。今年公司投入建設5GW的儲能變流器和儲能系統集成項目。

同時,儲能業務毛利率高於光伏,未來儲能佔比有望繼續提升,業務結構調整能夠給盈利端帶來改善。

到今年上半年,公司在手訂單超過了20億元。截至Q3,公司實現營收10.66億元,同比+64%,由於下半年出貨節奏會更快,公司營收增長有望拉的更高。

估值貴不貴?

據機構一致性預測,今年同比增速將達到103.82%,有22億的營收,明年45億,繼續翻倍,淨利率在22年/23年分別達到5%/8%左右。

按照往年四季度的營收水平,今年基本達不到一致預期,但四季度以來股價漲幅達到28%,領先於同行業其他公司,市場對年末公司業績增長普遍給予較高信心。

1670636524530.png

(Choice)

當前市場普遍給了同行業逆變器企業較高估值,不過較其他企業而言,對上能電氣利潤增長的要求最為苛刻。然而公司在業務持續放量時,盈利水平卻遲遲跟不上其他逆變器企業。

1670636536569.png

(同花順)

這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公司主要業務來自集中式電站的逆變器及儲能業務,終端議價能力較強,價格和成本兩頭擠壓,毛利持續走低;其次,公司業務規模尚小,相較於陽光電源、錦浪科技20億規模以上的企業,費用率較高,規模效應一般。

更關鍵的是,上能電氣的運營效率與其他企業相比存在顯著差距。原因可能在於,國內地面電站從招標到完成裝機有着一定的時滯,組件價格成為了裝機需求的掣肘,一旦裝機需求放緩,滯礙了其他配件廠商的存貨處理。

國內主做集中式光伏業務的上能電氣,無論從上下游溢價能力,還是週轉效率上都遠不如海外户用光伏,存貨和應收款項增加,公司一季度現金流砸出了巨大的窟窿,現金流遭受拖累的還有陽光電源。

1670636549953.png

(Choice)

儘管明年外需可能放緩,隨着“十四五”規劃有序推進,國內新能源+儲能建設依然會保持較高的增速,對於主攻國內光伏和大儲的上能電氣,估值裏的確包含着對於業績放量的樂觀預期。

但僅與競爭對手相比,盈利能力尚存在差距,有機構在23年平均40X的預測基礎上給了50倍估值,如果無法致力於盈利修復,實力可能還是吊車尾。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