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凛冬将至!一文纵览:能源危机下德国工业巨头们打算如何过冬?

凜冬將至!一文縱覽:能源危機下德國工業巨頭們打算如何過冬?

新浪財經綜合 ·  2022/09/27 23:41

財聯社9月28日訊(編輯 瀟湘)根據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Gas Infrastructure Europe)的數據,截至今日,德國的天然氣儲氣量已經達到了91.43%。這緩解了人們對今年冬季德國在俄羅斯“斷氣”情況下可能耗盡天然氣的擔憂。

然而,這個成果是有代價的。能源價格的劇烈波動和持續的供應鏈問題威脅着德國這個歐洲製造業中心,一些經濟學家警告説這可能開啟一個去工業化的新時代。

德國工業聯合會(BDI)本月對近600家德國中型企業的調查顯示,每10家中型企業中就有1家因天然氣價格而減產或停產,這些企業提供了近三分之二的德國就業機會。

部分工業巨頭,特別是化工等重度依賴天然氣的行業,已經開始向其他地區轉移生產和採購,而另一些則開始從消耗天然氣轉向煤炭或石油,這又給它們的碳足跡帶來了麻煩。

以下是一些德國最大的工業企業為應對冬季到來,為減少天然氣消耗所採取的具體措施:

寶馬

寶馬在德國和奧地利的工廠每年平均消耗約3500GWh的能源,其中四分之三來自天然氣。該公司首席財務官週一表示,與去年相比,該汽車製造商可以減少至少15%的天然氣用量。

寶馬首席執行官Oliver Zipse在8月份時曾表示,該公司可以通過從其他地方購買電力,來取代來自天然氣熱電聯產廠的約500吉瓦時的電力,但這樣做將大大增加其成本。

一位寶馬發言人指出,該汽車製造商仍在評估這一措施。與此同時,該公司已關閉了部分建築和廣告位的外部照明。

巴斯夫

這家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已經減少了氨的產量。天然氣是氨生產的關鍵原料。氨可以作為氮肥,也是工程塑料和柴油尾氣液的原料。

巴斯夫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目前正在從歐洲以外地區採購氨,因為那裏的價格更低。“這(能源危機)究竟是一次結構性變化、還是一次暫時性變化仍有待觀察。”

大陸輪胎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大陸輪胎週二表示,自8月份以來,該公司一直在嘗試將天然氣消耗量減少20%,並以石油、電力或液化氣作為能源替代。

大陸輪胎同時指出,其也已開始擴大采購渠道,並儘量增加庫存。

科思創

化工集團科思創生產的產品包括用於牀墊、汽車座椅和建築隔熱材料的泡沫化學品。該集團既使用天然氣作為生產原料,也使用天然氣作為能源。

科思創的一位發言人表示,目前還不可能取代天然氣作為生產原料,替代天然氣作為能源的選擇也很有限,不過該公司正在測試——哪些地方可以用石油取代這種燃料。

該公司尚未將生產搬出歐洲,也沒有因為能源危機而改變未來的投資計劃。不過該發言人補充稱,“到了某一時候,我們需要問自己,這(留在歐洲)在財務上是否仍然有意義。”

戴姆勒卡車

戴姆勒卡車首席執行官最近在接受德國報紙《FAZ》採訪時表示,該公司原本希望將其電力和熱力工廠的燃料從天然氣轉為石油,但目前由於程序問題,只能從10月開始進行轉換。

戴姆勒卡車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減少能源能耗,包括將燈泡換成LED燈,並在冬季將辦公室和生產車間的温度降低兩攝氏度。

海德堡材料

前身為海德堡水泥公司的海德堡材料在今年7月時表示,該公司正在制定應急計劃,以轉向包括石油在內的替代能源。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稱,這主要是受到了電價上漲的影響,而不是天然氣價格走高,2022年上半年的能源賬單比去年高出了60%。

林德集團

林德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氣體公司。該公司在7月份表示,其生產的氣體從醫療或工藝安全的角度來看是至關重要的,因此相信將優先獲得德國政府的天然氣分配。

該公司發言人拒絕提供進一步信息,並表示將在10月晚些時候披露第三季度業績時再發布最新消息。

梅塞德斯-奔馳

這家豪華汽車製造商在7月份表示,其已經削減了10%的天然氣消耗。而根據該公司生產主管在9月下旬發表的最新評論,從那以後奔馳並沒有再進一步削減天然氣用量。

上述10%的削減,是通過更多使用電力而不是天然氣作為熱電廠的燃料,以及降低工作場所的供暖來實現的。

奔馳正在投資可再生能源產能,在德國北部建造一個風力發電廠,但這要到2025年才能投入使用,而且離南方的工廠很遠,那裏的風力通常比較小。這家知名汽車製造商正在探索在德國南部工廠的屋頂上安裝更多太陽能電池板——但即使在其最為現代化的辛德爾芬根工廠,太陽能也只能滿足30%的能源需求。

蒂森克虜伯

鋼鐵製造商蒂森克虜伯的一位歐洲發言人表示,由於客户在產品購買方面愈發猶豫不決,該公司已部分削減了在德國的產量,並認為這是經濟衰退的跡象。

蒂森克虜伯還將其在德國境內的部分生產轉移到了位於德國西部的杜伊斯堡工廠,在那裏,該公司能夠利用其熔爐和工廠的天然氣產生的蒸汽自己發電。

該公司發言人表示,“我們正在實施許多在正常經濟時期不會實施的措施,但現在這些措施對於節省天然氣和電力是必要的。”

大眾汽車

這家歐洲頂級汽車製造商在上週四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通過用煤和石油替代燃料,該公司已將天然氣用量減少了20%。該公司有應對供應商被迫停產的應急計劃,包括在倉庫、船舶和火車等各個地方儲備零部件。

大眾汽車高管還稱,公司在歐洲部分地區有6000家供應商,特別容易受到天然氣短缺的影響,目前正在研究中期內還能從哪些渠道採購。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